出口成倍增長 廣州汽車產業調整見成效
2008-5-26 9:54:00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通過與跨國公司開展戰略性合作,廣州汽車產業已形成以轎車為龍頭,客車、貨車、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協調發展的格局。截至2007年底,廣州市共引進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項目391個,投資總額62.9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86億美元,其中超千萬美元的項目107個。
近幾年來,通過與跨國公司開展戰略性合作,廣州汽車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并拉動出口迅猛增長,廣州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設已在今年3月底正式啟動。據廣州海關統計,2008年1~4月,經廣東口岸出口汽車(包括整套散件)2.1萬輛,價值2.8億美元,量、值分別增長82.7%和1.2倍。
廣州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出口以小轎車為主,今年1~4月,經廣東口岸出口小轎車1.6萬輛,增長62.3%,占同期經廣東口岸汽車出口量的78.2%;出口卡車3753輛,增長2.5倍。
汽車出口主要以中外合資企業為主,1~4月,經廣東口岸中外合資企業出口汽車1.6萬輛,增長61.8%,占同期汽車出口量的79.4%。出口市場主要是歐盟,1~4月經廣東口岸出口至歐盟的有1.4萬輛,增長58.3%,占同期汽車出口量的70.1%;
本田(中國)新聞發言人朱林杰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1~4月份本田(中國)出口轎車1.5萬輛,出口數量多少主要由歐洲的市場需求來決定,歐洲顧客最認可的是轎車的品質,尤其是德國對轎車質量要求非常嚴格。本田一直更強調的是質量,質量不斷提高自然會拉動數量的增長,數量只是一個結果。
朱林杰還談到,出口受到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影響,但本田在進入中國設立生產基地之前已經考慮到此因素并對此進行詳盡評估以及采取相應的措施。
“在泰國、越南等國家制造汽車的成本比中國的低,但我們選擇在廣州設立生產出口基地,一方面是中國在零部件配套、人才等方面具有優勢,另一方面有龐大的市場,我們在這里生產的汽車不僅是出口,例如主要出口的本田飛度,同時也在中國市場銷售,海內外市場同時銷售有利擴大同一車型的產量以及降低成本。”朱林杰說。
通過與跨國公司開展戰略性合作,廣州汽車產業已形成以轎車為龍頭,客車、貨車、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協調發展的格局。截至2007年底,廣州市共引進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項目391個,投資總額62.9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5.86億美元,其中超千萬美元的項目107個。建立了以東部廣州本田、北部東風日產和廣汽日野、南部豐田汽車和廣汽自主品牌汽車為核心的汽車產業基地。
廣州汽車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產量由2000年的3.81萬輛提高到2007年的約78.8萬輛,比2000年增長19.68倍,年均增長54.15%。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也隨之快速增長,由2001年的0.37億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0.71億美元,年均增長75.23%。
廣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肖振宇表示,廣州正在積極推進汽車出口基地建設,進一步優化汽車產業布局,重點發展廣州開發區、花都汽車城、南沙國際汽車產業園、廣汽集團番禺汽車研發生產基地等汽車基地。自今年年起,每年市本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區(縣級市)兩級財政共用于扶持出口基地發展的專項資金不少于1億元,主要用于支持技術研發、自主品牌的培育、開拓國際市場等。
此外,對于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按規定考核確認為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相應的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汽車企業引進跨國公司總部、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對經認定為總部、地區總部或研發中心的,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
廣州市外經貿局汽車出口業務負責人江榕處長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廣州汽車以及零部件出口快速增長,與廣州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關,國家鼓勵高技術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汽車以及零部件出口恰好吻合這種趨勢。廣州引用外商技術和資金發展整車出口,同時也拉動本土民營企業汽車零部件出口快速增長,今年1~4月,廣州汽車零部件出口1.46億美元,同比增長95%。
據了解,廣州汽車產業發展目標是,力爭2010年汽車年產量達到130萬輛,汽車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其中整車產值2000億元,零部件產值1000億元。在出口規模上,整車及零部件出口規模達到18億美元,年均增長30%以上,出口超1億美元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3~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