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鐵路局:快速脈動的鐵路救災“心臟”
2008-5-23 21:0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12”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我國重要的鐵路樞紐鄭州鐵路局爭分奪秒,不惜代價,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災運輸“生命線”的暢通和抗震救災物資運輸工作。
30小時開出25趟救災專列
汶川大地震發生不到1小時,鄭州鐵路局的運輸應急預案已迅速啟動。局長張軍邦、黨委書記楊建祥等局領導從那時起,日夜盯在運輸指揮中心,指揮救災行動。全局總動員,爭分奪秒、不惜代價,搶運救命物資,搶運救命設備。該局展開了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密度最大、反應最快的救災物資搶運行動。
12日17時,全局停裝所有貨物列車,緊急調運管內82輛平板車和110輛客車,向鄭州東、洛陽等車站貨場集結,隨時準備裝運救災物資。
12日20時,緊急抽調3000余名干部職工、大量裝卸機械分別在鄭州東、鄭州北、洛陽、許昌等車站貨場集結完畢,等候裝車命令。
在隨后的30個小時里,25趟專列分別從洛陽、許昌、開封等地相繼開出,運送部隊官兵8050名、大型救災機械裝備數百臺(輛),速度之快、密度之大,前所未有。
截至5月23日,鄭州鐵路局裝運救災專列72列,其中運送抗震救災軍專列31列,裝運帳篷40584頂、糧食2411噸、蚊帳50000頂、礦泉水780噸、方便面(米)93754箱、衣被63588床、藥品2771件、醫療器械5940件、切割機和工程搶險車等700多臺。
哪怕只有一節救災車,也要按專列對待
大地震發生后,地處路網中心的鄭州鐵路局管內的京廣線、京九線、隴海線、焦柳線成為北方省份救災物資入川必經的生命通道。除了管內救災物資裝運任務之外,該局還擔負著周邊10余個省份救災列車的通過辦理業務,運輸生命線的暢通關系重大。
“只要是開往災區的救災列車,哪怕只有一節,我們也要按照專列對待,一路綠燈到災區!”鄭州鐵路局局長張軍邦堅定地告訴記者。
在搶運抗震救災物資過程中,該局對運輸抗震救災物資的列車,按照列車最高規格對待,做到計劃優先安排、運力優先配置、限制口優先放行,最大限度滿足運輸需求,保證救災物資以最快速度運到災區。13日21時,一列僅掛兩節車廂的救災專列從鄭州東站開出,趕赴災區,這在我國鐵路運輸史上前所未有;14日2時02分,該局又以同樣的方式,從太焦線上的東坡車站開出了一列只掛了兩節車廂的救災列車。
對各地通過鄭州鐵路局管內的救災列車,該局在繁忙的京廣、隴海鐵路打開一條“生命通道”,通過壓縮車輛停留時間、提高車輛運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與災難爭時間、搶速度,確保救災列車除了必要的檢修,一路不停,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抗震救災第一線。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開往災區的救災專列,鄭州鐵路局全部采用雙車頭聯掛牽引,以確保專列的運行速度。同時,為保證救災列車的絕對安全,該局還于地震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對全局所有線路、橋梁、隧道及信號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維修、更換了受地震影響的線路及行車設備,確保了行車特別是救災列車的絕對安全。
截至5月23日記者發稿時,該局線路暢通、運輸高效,共自裝和辦理其他省份開往災區的專列達242列,為挽救災區人民的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
就是不睡覺也要讓救災列車跑快些
大災必有大愛。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時刻牽動著鄭州鐵路局13萬干部職工的心。職工們表示,為了災區人民,不管再苦再累,也要把物資用最快的速度運走。
5月13日凌晨2點至11點,鄭州東站400名干部職工將40個車,1萬頂帳篷裝車完畢準備吃飯時,又陸續接到兩個再裝1650個36平方米大帳篷的命令,大家二話沒說,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直到下午2點裝車完畢。看著列車順利開出,大家雖有倦意,但寫在臉上更多的還是寬慰和期盼。
5月20日,鄭州鐵路局趕赴四川轉運傷員的“生命列車”L17次旅客列車到站成都。為了減少和緩解傷員在搬運和運送過程的痛苦,乘務人員立即按照外傷和腦外傷傷員的運輸要求,對列車臥鋪、行李車進行全部改造。同時,列車上49名列車員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突擊學習搬運傷員、心肺復蘇等醫護知識,以協助醫護人員做好傷員的搶救工作。5月21日,這趟列車從德陽接上200多名災區傷員直奔貴陽,并將一路不停地往返于成都和昆明之間,轉運傷員。
在鄭州鐵路局抗震救災調度臺,滿眼血絲的陳文興主任向記者說,好幾個調度員兩天兩夜都沒合眼了,看到那么多遇難的同胞,大家都很悲慟,自己不能到災區,但看著監視器里,一列列解放軍官兵和物資往災區開去,就在想,他們是代替我們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