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星夜兼程搶運忙——遠成集團成都分公司抗震救災的故事

2008-5-23 15:0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特約記者 張清平
    5月19日上午10點整,遠成集團成都分公司緊急抽調7臺八噸車,裝載著1400頂救災帳篷駛出成都火車西站,火速趕往距成都800公里外的馬爾康,救援當地災民。為保證物資順利到達,此次行動成都公司共安排了14名司機以及1名修理人員。車隊抵達馬爾康后將根據賑災指揮部的指示作出下一步行動。據了解,從5月13日開始成都分公司賑災物資運輸車隊的司機們輪流兩班倒,人休車不休,一直奔忙在生命通道上。
●趕赴馬爾康
    路窄、坡陡、彎多,路的一邊是突兀尖銳的巖石,另一邊是20余米的峭壁……
    5月19日下午14時25分,載有1400頂帳篷趕赴馬爾康的遠成車隊順利通過雅安境內賑災救災專用車道。入口處,西康大橋收費站懸掛著 “確保成雅高速公路安全暢通,全力支援抗震救災”的醒目橫幅。烈日下的馬路兩旁站著手舉礦泉水慰問賑災、救災車輛司機的雅安中學生志愿隊員。考慮到災區清潔水源緊張,有更多的司機需要,出發前遠成集團成都公司給車隊人員每人備了一箱礦泉水,所以大家婉言謝絕了志愿者的好意。
    14點28分時,奔赴馬爾康的七臺車同時按下汽笛,悲壯、嘹亮的巨響在巴蜀山谷間久久回蕩,為震災中遇難的同胞沉痛哀悼。車隊的司機們也恨不得為疾駛的賑災車再插上翅膀,為幸存的親人們即刻帶去溫暖和平安!
    山高路陡,但是大家的目標堅定:向前!進入雅安市后,路況明顯艱險起來。路窄、坡陡、彎多,路的一邊是突兀尖銳的巖石,另一邊是少輒20余米的峭壁……怕司機分神,大家都不敢輕易開口說話,副駕駛也協助觀察前方路面,神情緊張而專注。此次趕赴馬爾康執行任務的14名司機平均駕齡在9年以上,是公司最精銳的“王牌司機”,目的就是快速、安全地將賑災救災物資運到災區同胞手中。因為山高路險,地理環境惡劣,救災勇士們連續6天奔在賑災救災生命線上,吃喝睡都在車上,大家都處于極度疲勞狀態。而救災任務重,時間又緊,司機師傅們都不清楚集結號何時吹響,吃飯只敢吃個六成飽,中午每人兩塊沙琪瑪,四塊餅干,5點在一個提供開水的支援點才各泡了一桶方便面。進入災區的路況很差,有些新修好的路段并不十分安全,大家要擔心隨時可能發生的余震。災區水質污染,加上被掩埋在廢墟下的尸體腐爛變質,蚊蟲滋生,車輛需要燃油和水,而災區物資奇缺,燃油供應緊張,不少供水點被破壞,條件相當惡劣。阿壩藏族自治州晝夜溫差大,夜晚需厚棉被蓋著保暖,司機師傅們不畏艱難險阻,一個個斗志昂揚。
    下午16點10分,車隊進入寶興縣,沿著當年工農紅軍第一軍的長征路線向小金挺進,車右邊是奔騰不息的青依江。在穆坪鎮加水的時候,路邊抗震支援點的警察向司機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一位警察一邊遞礦泉水一邊豎起大拇指:“遠成集團車隊整齊有序,人員著裝整潔,精神狀態極好。”
●夜行夾金山
    右邊是面目猙獰、鋒利無比的巖石,左邊則是深不可測的深淵。
    經過艱難跋涉,晚上20點10分,車隊終于抵達海拔4114米的夾金山腳下。經過連續10個小時的長途路程,大家都是又累又餓。經過不足兩分鐘的商議,勇士們一致決定,連夜飛渡,用生命延續災區人民的平安與希望。隊長吩咐大伙給家人打個電話,謊稱車隊在安全地帶整修過夜,和家人道了晚安。5分鐘后,車隊抵達夾金山道班,再次將水箱注滿,大伙在夜色中挺進了長達34公里的盤山公路。一路都是上坡,環山公路沒有哪怕一百米的直路,一個彎道接一個彎道,坡陡彎急路生,車隊好幾次不得不停下來,司機下車前方探路后才能繼續前進。往上看,山腰和山頂有先行車輛的尾燈閃爍;往下看,有尾隨車輛車頭燈刺破黑幕的明亮燈柱;右邊是面目猙獰、鋒利無比的巖石,左邊則是深不可測的深淵。一路上碰到幾輛準備在山中過夜的賑災車輛,見他們沒有絲毫停留,也再次和他們踏上了登山之路。
    到達山腰,只見皓月當空,霧氣氤氳成潔白的云海。晚上22點45分,車隊順利登上夾金山頂,大家不由再次摁響喇叭,互相稱贊和祝賀。山頂可見稀疏的幾處殘留白雪,寒氣襲人,深入骨髓。因為擔心車輛油凍和供氧不足,大伙都不敢停留,即刻下山。車隊在山腰遇上一位震災中住宅倒塌的老鄉,老鄉看到燈光,從救災帳篷中匆匆跑出來,熱情地為每一輛車加滿水箱。
    山腳遇上一隊交警時,才知道他們已經到達小金縣達維鄉,正是紅軍第一、二方面軍會師原址。交警催促他們前行找開闊地帶停車,說預報晚上有七級余震,把大伙嚇出一身冷汗。爬山不到10分鐘,所有人的手機信號都處于服務盲區,他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懵懵懂懂地翻越了夾金山。在達維鄉政府門前,大伙實在餓得不行,鄉政府的同事燒好了開水,熱情地招呼大家泡面、續開水。大伙囫圇咽下一桶泡面,車隊再向前開出大約兩公里,找到一個沒險峻山峰夾道的地兒后,將車窗關好,車隊司機們和衣在座位上睡覺。不到一分鐘,兩位司機已響起熟睡的鼾聲,此時是5月20日凌晨1:05分。
●驚險蒙筆山
    道路以“Z”型連環急彎居多,路兩邊不時可見皚皚白雪,霜風陣陣,吹得人皮膚和眼睛生疼……
    運送救災物資的遠成車隊于5月20日上午10點20分開始登蒙筆山。蒙筆山峰海拔4114米,峰頂終年積雪難融。11分鐘后通訊再次完全中斷。車隊于12點47分艱難登頂,大家看到了峰頂的“阿壩人民歡迎您”的告示牌及“馬爾康”的路標指示牌。
    古人有“上山容易下山難”的說法,下蒙筆山的道路兇險萬分,道路寬僅5米左右,下坡度在20度以上,道路以“Z”型連環急彎居多,路兩邊不時可見皚皚白雪,霜風陣陣,吹得人皮膚和眼睛生疼,車右是刀砍斧削般垂直高度在200米以上的懸崖。耳邊不時傳來剎車刺耳的滋滋聲,鼻端聞到橡膠燒焦的臭味,好幾次車體擦著金屬護欄轉彎。往前看,前路淹沒在巖壁之后;往外看,山路像被斬斷的幾截皮帶,沒頭沒尾地墜在半山腰。
    快到山中間,大家才看到一只云鷹在翱翔。絕大部分人員都有明顯的耳鳴高原反應。雖然山區氣溫寒冷,但握著方向盤下山的司機無不緊張得出了一身冷汗。
●開赴新征程
    前無去路,路面狹窄崎嶇,一端就是垂直幾十米下湍急的河流……
    中午13點20分,車隊順利駛入阿壩藏族自治州首府馬爾康的賑災物資交接點。在交接點大家看到大批救災物資被堆積在龐大的廣場內。負責人告訴大家,車隊不用卸貨,分三路將帳篷運往汶川、理縣、蒙縣,一想到災區同胞還深陷于水深火熱中,大家爽快答應并積極行動起來。在招待所吃完便餐后,隊長高文均便組織大家分好組。38972廂車司機孫燕龍、李斌主動要求去最艱險的重災區——汶川。戰友們在貨場互道珍重,依依惜別,隨后各自重新組隊奔赴災區一線。橫在汶川勇士前的是繼夾金山、蒙筆山后又一座更高的險峰——海拔4458米的鷓鴣山。
    兵分三路后,負責運送其中400頂帳篷去汶川災區的38972廂和39577廂車于20日下午17點12分從馬爾康出縣卓克基鎮出發,晚上19點07分開始,天空下起蒙蒙細雨,隨后越來越大,20點17時轉為黃豆大的急雨。車輛在漆黑的雨夜穿行,沿途經過的村莊、小鎮沒有一絲光亮,死寂一片。坑洼的路面積水翻騰著層層的霧氣,說不出的恐怖、詭異。晚上22點26分,他們行經距離理縣15公里左右的夾皮溝,遇到山體滑坡導致的塌方將道路封住。此時,雨越下越大,兩旁的山坡不時有碎石滾下,夾雜著土層下滑沉悶的聲響。前無去路,路面狹窄崎嶇,一端就是垂直幾十米下湍急的河流。夾皮溝兩端綿延10多公里都是崇山峻嶺,車輛已深入中央地帶,退出去已不可能。在這萬分危急時刻,他們果斷決定:將車門、窗鎖好,棄車突圍!每人帶了一瓶礦泉水,三把雨傘,借著僅有的一個手電光亮,互相攙扶,冒著瓢潑大雨原路步行返回。大雨、黑夜、泥濘、水坑、飛石…一路的艱險無法言表。
    因通訊完全中斷,他們和公司去往茂縣夜宿卓克基的戰友從9點開始就失去了聯系,惟有在心底里祈禱大家都平安。45分鐘后,他們一行5人安全抵達夾皮溝出口,當大家向設于出口一個電站內的臨時避難所求援時,主人得知是賑災救援人員后,熱情接納了他們。中年男人主動騰出了自己的床鋪,睡到外面去,還搬出一床新棉被、一張新席夢思供大伙休息。大家千恩萬謝,和衣擠到一處,疲累至極的他們很快酣然入夢了。
    5月20日注定了他們要渡過一個不平靜的夜晚。從馬爾康出發時,賑災物資接收調撥處的人員就提醒他們晚上可能有8級余震,瓢潑大雨幾乎一夜未停,雨蓬被雨點擊打出的 “滴嗒”聲綿綿不絕;兩臺廂車還停泊在夾皮溝的一處峭壁下;耳畔不時傳來山石滾落掉進雜古腦河激出的 “撲通”巨響……他們所處的避難帳篷點后就是兩個高高的電網支架,雨篷有幾處漏水。大家晚飯都沒吃,衣服、鞋襪在突圍中都沾滿了泥濘。所幸夜里只有3次小余震,感覺床鋪動了幾下,放在椅子上的礦泉水掉在地上,6級余震只是虛驚一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