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客隆踏上信息化助跑器
2008-5-23 13: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高效運作的供應鏈系統,對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無疑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一項調查顯示,我國零售業的物流成本比發達國家足足高出了10個百分點。部分連鎖超市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經營模式和發展戰略,調整運營模式、優化供應鏈,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客隆”)就是其中之一。
京客隆目前在全國17個省、64個縣鎮建立了采購基地和種植基地,共有1800多家供應商,全國采購網絡基本搭建成型。面對眾多的供貨商,如何提高與供應商交互的效率?在京客隆副總經理高京生看來,京客隆構建的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的商業自動化系統和供應鏈管理模式,對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節約社會資源、減少企業內耗和方便企業管理等方面作用不可忽視,而高效運作的供應鏈系統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信息技術是企業的生命線,對改善零供關系、優化供應鏈條、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和經營模式,將起到革命性的作用。”高京生闡述著自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
高京生告訴記者,京客隆的店鋪大部分在居民社區,加上多業態的模式,從各門店自行采購到總部統一采購,他們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充分考慮了京客隆的業務特點,推行了無障礙結算體制。
“如今,至少有900家供應商是通過京客隆的采購平臺進行業務往來。”高京生高興地告訴記者,“當京客隆進行采購時,會將采購信息發送到供應商的系統里,供應商發貨后,可以通過京客隆的網站看到貨品驗收情況和退換貨情況。這些數據將在京客隆的系統中產生結算數據,再根據前臺售賣和庫存驗收等情況,自動形成結算清單,定期發給供應商。供應商在自己的系統里對此進行確認后,再開具發票。”
此舉一方面避免了大量信息的重復復制、確認和修改的繁瑣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京客隆的采購平臺上,每個送貨、確認、驗收等中間環節,將生成動態的過程報表,清晰了零供雙方的賬目,避免了結算賬目時互相推諉而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京客隆對信息系統的運營效率的追求,也體現在京客隆的物流體系中。以倉庫管理系統為例,貨品在倉庫內部的多次移動、組合和分拆等數據并不計入系統,因為這些數據對供應鏈體系沒有任何意義,只有當配送單傳給門店后,將自動加入門店庫存,門店收貨不用確認與填寫收貨單,這樣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與其他零售企業將物流系統并入MIS(管理信息系統)或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IT設計理念不太一樣,目前京客隆有兩個配送中心:一個干貨配送中心,一個生鮮配送中心。同樣,支撐物流業務的信息化系統與后臺MIS系統是分離的。之所以這樣設計系統,高京生告訴記者,這是因為物流配送的每個流程將產生海量數據,而企業真正在做業務分析時只會用到部分數據,因此只需要將物流系統的最終數據導入MIS系統即可。
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供應鏈系統的建立,使京客隆時刻感受著信息化建設帶來的顯著效果。一方面,在信息系統的帶動下,整個公司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以往繁瑣的業務流程變成了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降低了企業內部及與供應商合作中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新開分店在自動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帶動下,很快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繼續高速、健康發展。
如今,京客隆的店面已經從最初的7家發展到178家,營業面積15萬平方米,遍及北京市16個區縣及河北廊坊地區,并于2006年9月25日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京客隆發布的2007年年報顯示,去年營業額為56.4億元,較2006年增長24.5%。
■相關鏈接
目前,國際上企業應用最為廣泛的物流供應鏈系統是供應鏈管理(SCM),部分企業由于對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倉儲,或者對物流需求比較有限,則會選擇使用供應商管理庫存系統(VMI)和企業資源計劃管理(ERP)中的物流管理部分。然而據調查顯示,SCM、VMI及ERP等物流管理軟件在我國企業中實施的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業應用情況略好于流通企業,流通企業中實施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的比例目前則僅為3%左右。
調查顯示,我國第3方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仍然是以運輸和倉儲為主,與發達國家第3方物流企業的服務內容與手段相比,我國的物流企業不僅服務內容和手段過于簡單,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物流信息服務、訂單管理、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設計以及供應鏈管理等以物流管理軟件為基礎的物流增值服務方面,我國物流企業還沒有或根本沒有能力全面展開。(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