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發展的新臺階
2008-5-21 23: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盡管我國物流業發展較快,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去年我國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重約為18.4%,而歐美發達國家僅占8.99%;我國公路貨車空載率高達40%,而歐美發達國家只有10%左右;在許多領域,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約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出40%至50%。
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已經成為阻礙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的一個重要因素。要大幅降低我國企業的物流成本,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以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思想來帶動物流行業的全面發展,構建起全社會的“大物流”系統。
國家推動的物流監管信息化成為驅動物流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規劃綱要首次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并將物流信息化列為重點建設工程。2007年國家陸續對食品、藥品、危化品、通關物流等項目實施重點監管。在此帶動下,這些領域的信息化工程也迅速推進,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青島,藥品醫療器械電子監管網已經建立并投入運行,有效實現了對藥械流通的實時監管,通過對藥械的生產、經營單位的資質和物流過程實施監管,大大提高了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管水平、監管能力和工作效率。該網還可以通過與全國其他監管信息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實現對進出青島市區的藥械物流的遠程監管,避免監管的斷層。
在物流信息標準、規范制定方面,原交通部在2006年、2007年兩年間連續頒布了《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發展規劃》、《關于加強交通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和《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標準建設方案(2007—2010 年)》,明確了交通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的建設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以及建設重點計劃表,對促進交通信息資源開發、共享和利用起到了推動作用。物流標準的相繼制定和完善為信息技術大規模應用清除了障礙,也大大提升了公路運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