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地震之后,政策變局與商品價格上漲沖動的博弈

2008-5-21 13: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盡管上周末(5月16日)國際市場出現了集體“暴動”行情:在美元貶值帶動下,原油、黃金、谷物、軟商品等等紛紛走高,但中國市場本周一表現平淡,遍及所有商品市場,今日(5月20日)在隔夜外盤谷物等下跌帶動下,幾近全盤走綠。 
  一定程度上而言,在當前“國難當頭”中國重心都在關注抗震救災的同時,市場以這種溫和的方式,似乎可以告慰更多的亡靈,但仔細分析,后期市場關注的焦點依然圍繞政策變局和商品價格潛在上漲沖動的博弈中發展。  
  震災對農業及相關商品價格、CPI走高的刺激沖動事實存在  
  截至目前災害損失:截至19日12時,我國四川汶川8級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陜西、重慶、云南、湖北、河南、湖南等省(市)34073人遇難,245108人受傷,1975年唐山大地震直接經濟損失約30億元人民幣,2005年南亞大地震造成巴基斯坦50億美元的損失,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造成經濟損失更高達1000億美元。專家預測,中國這次大地震的直接經濟損失會達數百億元人民幣,但從以往經歷來看,地震過后受災地區的工業生產往往會很快反彈。  
  農業影響相對嚴重: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四川省和重慶直轄市并非制造業重鎮,占中國全年的GDP不超過3.5%,但災后大量基礎設施的重建,必然增加了對國內銅、鋁、鋅等基本金屬的需求預期,對價格遠期的沖擊仍不可忽視;農業方面,四川的耕地面積占全國的8.2%,糧食產出則占9.2%,農業占到四川GDP的20%,由于農業對地震相當敏感,地震可能會使農作物或者推遲收獲或者絕收,為本來就偏緊的糧食供應帶來更大的壓力。  
  CPI上漲壓力加深:同時,地震后農業生產設備遭到破壞,農業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被損毀,年久失修的水庫及堤壩等都會成為農業生產的隱患,農業大省受災,將使中國已經相當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雪上加霜。過去的4個月中國CPI漲幅分別為7.1%、8.7%、8.3%、8.5%,市場預計如同今年2月的雪災一樣,此次地震將令2008年下半年的宏觀調控的難度加大,2008年國家初期制定的CPI控制在4.8%困難重重。 
  信貸緊縮面臨兩難抉擇:地震對四川工業、農業產生的破壞,以及受災群眾對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都將對目前早已繃緊的通脹施加新的壓力,同時災后重建對信貸資金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增加,有關方面將不得不擴大信貸額度以滿足重建的需要,因此,預計今年銀行信貸總規模相比去年會不降反升。  
  國際輸入型通脹夾擊:同時國際市場背景之下,在“輸入型通貨膨脹”(中國高價進口國際原料、金融資本各種渠道不斷涌入中國)夾擊下,將進一步加劇國內價格上行的沖動。因此就當前形勢來看,商品價格繼續維持高位甚至再創新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投資者仍需警惕。  
  政策調控后市難度加大  
  昨天、今日、明天,對于中國,乃至所有的華夏同胞都是個特殊的日子,定位為全國哀悼日,是對逝者的哀悼,生者的尊重,中國第一次對于普通百姓生命價值的尊崇,短期內中國人的個人感情以及愛國熱情將主絕對主導,如果說目前階段,包括行業從業者、市場的投資者以及部分國際貿易商等都不會觸及中國同胞的感情,配合國家的政策而動,那么后市能夠完全避免嗎,這里就是個問號。  
  但商品價格的最終取向在于實際的供求狀況,就這一點而言,似乎令后期價格上漲存在著上漲的沖動。包括國家商務部、發改委、國家糧食局等等在內的物資調配部門已經發出保證災區基本生活資料供應和價格平穩的相關通知,按照受災人口1000萬、每人每天1斤糧、保證三個月供應的標準,研究提出加強地方和中央儲備糧油調度,保證災區糧油市場供應的方案和措施;并從實際角度出發,包括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等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儲備機構,向災區運送大量的糧油物資,上周四(15日)16.4萬噸的中央儲備糧油緊急投放到地震災區,包括10萬噸中央儲備稻谷、5萬噸中央儲備小麥和1.4萬噸中央儲備食用油。預計未來還將有大規模的儲備糧油投放災區。  
  這似乎是給了借機拉升商品期貨價格的投機者明確信號,供應本已成為問題,突然增加的這部分更是令儲備捉襟見肘,如何平衡這些因素,可能是未來中國商品價格走向的一個關鍵因素所在,尤其是目前上市的幾大商品期貨品種,包括大豆、豆油及其它三大植物油、小麥等價格走向。 (首創期貨)
 豆價逼近前高調控預期加大   期貨日報5月21日:近期國際大豆市場缺乏新消息,市場反復炒作阿根廷罷工事件和農作物播種進度。國際市場走勢缺乏方向,對國內市場指引不強,然而近期海運費市場持續暴漲令人關注。海運費的大漲增加國內大豆進口成本,推動國內市場走勢振蕩上行,走勢強于CBOT大豆市場。 
  CBOT豆價搖擺不定 
  美國農業部5月份供需報告對于2008/2009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的預估遠低于市場預期,支撐大豆市場振蕩走高。不過,由于大豆播種活動仍在進行之中,種植面積仍存變數。經過短暫炒作之后,市場關注的重點又重新回到阿根廷農戶罷工問題上。自3月份以來,阿根廷農民為抗議政府上調農產品出口關稅舉行了罷工活動。阿根廷大豆出口受阻,刺激美國大豆出口反季節上升,對CBOT大豆走勢產生了支撐作用。4月份,阿根廷農戶暫停罷工一個月,但農民與政府的談判陷入僵局,5月初阿根廷農戶再度開始罷工,預計罷工可能持續到21號。不過,政府以及農業團體領袖態度緩和,希望再次舉行談判。周一,阿根廷農業團體領袖宣布,將在21日結束罷工,與政府進行談判。隨著阿根廷農戶罷工事態的發展,CBOT大豆走勢搖擺不定。預計在罷工問題解決前,大豆市場走勢仍將維持振蕩格局。不過,一旦罷工結束,阿根廷大豆恢復出口,季節性供給壓力將對CBOT大豆走勢產生較大壓力。 
  大豆面積增幅受限 
  除了阿根廷罷工問題之外,近期市場關注的另外一個重點是農作物播種進度。自玉米播種以來,美國中西部地區持續潮濕天氣,令玉米播種延遲。一旦錯過最佳播種時機,玉米單產將下降,美國農戶可能會轉向播種大豆,這令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的可能性上升,對走勢產生一定壓力。不過,近期天氣好轉,玉米播種進度加快,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幅度受限。據美國農業部周度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止到5月18日,美國玉米種植率為73%,前一周為51%,仍低于去年同期的88%。大豆種植率為27%,低于去年同期的52%。近兩周以來,玉米播種進度明顯加快,但大豆播種進度較為緩慢。從作物生長報告來看,對于CBOT大豆略有利多。不過,市場對于播種進度的炒作仍未結束,天氣對市場的影響也將增強。 
  國際海運費持續暴漲 
  近期,海運費市場持續暴漲令人關注。作為進口成本的一部分,海運費的持續暴漲導致進口成本增加。四川地震災情備受世界關注,對期貨市場的影響也逐漸表現出來。由于四川發生地震,市場預期中國對于水泥及鋼材等原材料的需求增加,為海運費市場提供了新的動力。近幾日國際干散海運費連創年內新高,目前南美至中國糧船運費已經超過170美元、美國至中國糧船運費接近160美元。海運費的大漲抵消了CBOT大豆市場的跌幅,推動進口成本上升,對于連豆走勢產生支撐。 
  除海運費上漲對國內市場的提振之外,國產大豆存量不多,也對近月合約走勢提供支撐。在多頭資金進場推動下,A0809合約躍躍欲試,沖擊前期高點,但A0901合約反彈受阻,目前兩合約價差維持在千元以上。由于兩個合約分屬不同的作物年度,因此兩者價差不能用持倉成本來簡單計算。在2008/2009年度世界大豆供給形勢趨于緩和的情況下,遠月合約上漲幅度受限。雖然短期走勢來看A0809合約可能突破前期高點,但市場面臨的壓力仍然較大。今年國內突發事件較為頻繁,加之CPI指數的走高,預計后期國家調控壓力將加大,國內市場面臨的調控壓力仍需引起投資者關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