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就業指導

過期畢業生遭遇求職三道檻

2008-5-2 21: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求職季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在全國上下緊鑼密鼓地進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日前透露,2006年高校畢業生總量達到413萬,按照70%的初次就業率計算,今年高校畢業生約有124萬人無法實現當期就業。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繼續增長,無法當期實現就業的“過期畢業生”人數會更多。告別校園,走進人才市場與在職人士同臺競爭崗位,“過期畢業生”遭遇的門檻不少。

  “過期畢業生”成才市求職主力

  在滬上每個周末的招聘會上,今年畢業但至今未找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成為求職者的主力群體。本報不久前在上海世貿商城大型綜合性招聘會上對1906位求職者進行的調查顯示,應屆畢業生比例超過了30%。

  來自吉林大學數量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小慧來上海找工作已經有好幾個月了,除了在朋友住處上網投遞簡歷之外,小慧的主要求職渠道就是跑招聘會。“網上發了很多簡歷,可到現在還沒有一點消息。”她每個周末都跑招聘會,經常是一天跑2~3場,好幾個月過去了,機會至今還是寥寥,偶爾有個單位對她有興趣,也往往是招業務員或是賣保險。蘭州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王慧娜與小慧處境相似。同樣是今年畢業,幾個月當中,王慧娜被一家小公司說動去跑了一個月的業務,但很快便發現不是自己所長,更非自己所愛。然而,環境工程對口的崗位在上海的招聘會或網絡上也并不多,即使有崗位也大多要求有相關從業經驗,且單位普遍偏好招男生。小慧與王慧娜產生了同樣的困惑,專業對口的工作找不到,自己還能做什么?

  三道求職檻攔截“過期畢業生”

  高校擴招后,應屆畢業生每年新增數十萬,大大超出了用人單位的消化能力,由此,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校園里未能落實工作,成為滯留在社會人才市場上的“過期畢業生”。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滬上人才市場上的“過期畢業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大多有著本科或碩士學歷,并以文科類或相對冷門專業的居多。隨著求職時間的拉長,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經調整了就業期望,然而,他們所要面對的門檻仍然不少。

  經驗檻。幾乎每一位跑過招聘會或上網投過簡歷的應屆畢業生都發現,“相關工作經驗”幾乎是每個崗位必備的資歷,而這恰恰是“一張白紙”的畢業生的最大特征。“一張白紙”使得他們與在職人士競爭崗位時遭遇“一票否決”。

  技能檻。技能是用人單位考察應聘者能否勝任的關鍵指標,不管是特定崗位上所需的專業技能,還是作為職業人的通用技能,比如溝通、團隊、時間管理等,都是應屆畢業生的軟肋。

  定位檻。相當數量的畢業生求職沒有明確的方向,在市場上求職時并不清楚哪里有自己的位置。正如上文中的兩位學生一樣,專業對口的工作做不了,又全然不知道該如何設定新的求職意向?如何才能找到就業突破口?

  自身調整仍是關鍵

  上海市勞動部門的研究顯示,一個人失業的時間越長,重新上崗的難度也越大。長期的待業會進一步導致職業競爭力的下降、就業心態的惡化等等。職業規劃師、某知名企業人力資源經理楊奕敏認為,對于“過期畢業生”來說,各種就業門檻有些是客觀就業環境造成的,但也有些是個人主觀原因。客觀環境一時難以改變,畢業生只能多從自身的調整上找出路。社會人才市場不同于校園招聘,畢業生必須與在職人士在同樣的標準下接受挑選,這種情況下,畢業生在個人職業定位的明確、求職期望值的調整、職業競爭力的盤點以及求職技巧等方面都需要下功夫。

  另外,楊奕敏認為,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還有待引導,“很多畢業生在上海找工作找了半年了沒有結果,卻還是不愿意到其它城市找找機會,還有些學生不愿意從基層崗位開始做起,這些也都是導致過期畢業生就業難的突出原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