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服裝出口貿易壓力凸顯
2008-5-19 11:49:00 來源:中國服飾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有關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消息源源不斷。 日前有公開消息顯示,今年服裝紡織品的出口退稅可能還會下調,調整幅度可能高達4%。國內一知名稅務專家表示,出口退稅率的下調無疑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給服裝、紡織等低利潤行業帶來一定的壓力。
退稅調整帶來多重影響
對于市場上不斷傳出的各種消息,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我國外匯儲備進一步增加的壓力下,紡織業是出口退稅調整的主要行業。如果出口退稅繼續下調,那么國家調整貿易順差的壓力將放在生產貿易順差最大的紡織品方面。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兩次調整出口退稅再加上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沉重打擊,目前紡織品服裝出口已經是危機四伏,國家會在充分考慮行業承受能力的情況下,慎重做出每一項事關行業發展的政策。
由于紡織服裝企業高度倚仗海外市場,顯而易見,一旦出口退稅率下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提高紡織服裝企業的出口稅務,進而降低企業利潤。業內人士指出,對于該行業的優質龍頭企業,一方面可以減少出口比重,轉而內銷,畢竟市場轉移的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提高出口品價格,對于部分有定價權的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的方式轉嫁出口退稅率下調的風險。
出口退稅率下調對出口企業的影響不言而喻,但對不同類型的出口企業而言,影響程度則存在著不同的差異。據企業反映,出口退稅率每降低1個百分點,出口成本就增加1%,也就意味著企業的利潤減少1%、國內上市公司業績受到影響。特別是出口營業收入比重較大的上市公司,與出口退稅率調整有著密切的聯系。
作為服裝大省的浙江省,一服裝企業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是一臉無奈。該人士表示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公司的辦公場所已經換了三個,從高租金的慶春路搬到租金稍低的城西,現在又搬到了臨平的自建廠房里,原因就是受稅率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影響,企業毛利率一步步降低。
據業內人士預計,浙江服裝行業平均利潤率為7%-9%,屬于薄利行業。因此,有紡織外貿業內人士估算,幾次下調出口退稅稅率,加上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利潤縮水已經達到7%左右。如果服裝出口退稅率繼續降低,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就是離虧本又近了一步。
希望退稅調整不要“一刀切”
國內一知名網站發布的《出口退稅調整對紡織服裝企業影響的調查報告》顯示,為減少出口退稅率下調帶來的影響,有4成以上的企業表示將提高產品價格和進口商共同分擔,有超過20%的企業將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轉變出口模式。14%的企業將考慮減少出口,加大國內銷售力度。此外,還有9%的企業表示要創立品牌,增強競爭力。
分析人士指出,企業向高附加值生產轉移這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當退稅率下調后,中國服裝的價格優勢就被削弱,特別是勞動力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甚至一些訂單會轉移到周邊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而進口商為了維持貿易穩定,這種轉移可能會是長期性的。
對于出口退稅率下調的傳聞,一些上市公司的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公司將會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應對,至于具體會采取何種措施,則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此外,一服裝行業上市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家為減少順差,下調出口退稅率的初衷可以理解,但希望不要搞"一刀切",可以考慮只調整國內出口量大的服裝產品退稅率,這樣可以明顯降低貿易順差,同時也可為服裝企業提供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
雖然消息滿天飛,但不少服裝企業還是做好了充分的應對準備。如在簽訂出口合同的同時提前做準備,與客戶進行談判以及減少出口等,爭取讓損失降到最小。
兩種聲音"響應"調整傳言
對于出口退稅調整,也有企業提出了一些建議,認為應進一步拉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退稅稅率:首先中國服裝企業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而他們的服裝面料和輔料主要來自進口中國,如果中國面料的出口退稅稅率過低的話,那么這些國家進口中國的面料成本也相應提高,最終有利于保持和提高中國服裝出口的競爭力;其次,服裝是勞動密集產業,保持中國服裝出口競爭力,對社會穩定有好處;第三,面料印染是高污染和高能耗產業,減少面料出口,有利于中國的環境保護。
當然,更多的企業認為,由于國內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勞動力成本迅猛提升,加之人民幣持續升值,如果服裝出口退稅率再下調的話,那么對小型服裝出口企業,特別是對出口低檔休閑服裝的小型企業而言,意味著"雪上加霜"。中小型紡織服裝企業不可能全部一味追求出口中高檔服裝,不可能一起爭搶中高檔服裝市場這一塊"大蛋糕",歐美市場低檔休閑服裝市場也相當大,進口比例在60%以上。假如下調服裝出口退稅率,無異于把這個市場拱手讓給東南亞國家。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出口退稅率再次下調,那么紡織服裝行業內企業的利潤空間將再次被大大減縮,對于部分利潤率本身就很薄的企業來說打擊將更加劇烈。
出口退稅是目前被各國普遍采用的一種鼓勵出口創匯的政策。由于出口退稅政策實施具有針對性強、影響面較小等特點,國家一直把出口退稅政策作為宏觀調控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力手段之一。2001年以來,國家已經5次調整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最后一次調整為2007年6月18日,其中服裝、鞋帽、箱包由13%調至11%,粘膠纖維由11%調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