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臺記者 傅偉:我現在是在湖北省宜昌市一個緊鄰三峽大壩的一個滾裝船碼頭,在我身邊,用于輸電線路搶修的大型施工設備正在裝船。再過一會,這條滾裝船就將從這里出發,把滿船的抗震救災物資送往災區一線。

今天隨船出發的,是宜昌供電公司赴四川災區搶修隊,攜帶有起吊機、發電車等30多臺災區急需的大型搶險設備。他們將乘坐滾裝船從宜昌到重慶萬州,再通過公路開進到四川災區。
宜昌供電公司總經理 姚太和:我們選擇水路和陸路聯合走,比我們純粹走陸路要節約12個小時以上。能夠盡早地進入災區,參與救災工作。

據了解,目前經湖北進入四川,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的各種大型設備,大都選擇在宜昌經長江進入災區。為讓這些抗災設備能盡快抵達,宜昌市專門建立了抗震救災物資運輸水上快速通道。這條通道包括宜昌--三峽專用公路--秭歸港--萬州等港口的滾裝運輸快速應急通道。
宜昌市表示:所有途徑三峽水上運輸的抗震救災物資及車輛,實行手續優先辦理、港口優先作業、車輛和船舶優先安排,抗震救災物資運輸車輛和船舶所需的燃油優先供應。

宜昌市港航管理局工作人員 孫明:我們組織了119艘船,近30多萬噸的運力,保證抗震救災物資及時、暢通、安全地到達四川災區。
截至到目前,已經有包括救護車、電力搶修車、電線桿在內的醫療、供電、通訊設備,通過水路順利抵達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