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搶抓三大機遇建設臨港強縣
2008-5-18 13:24:00 來源:河北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唐海縣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唐山市東南沿海,環京津交匯區域,陸域面積73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28平方公里,總面積960平方公里,是規劃建設中的曹妃甸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唐海縣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河北省國營柏各莊農場,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唐海縣,隸屬唐山市,現仍實行縣管農場體制,1988年被列入河北省12個沿海開放縣之一。
隨著唐山市“四點一帶”和“四大主體功能區”開發建設,為唐海加快區位優勢向發展優勢、競爭優勢轉變,在沿海經濟隆起帶上率先崛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今年,科學發展(曹妃甸)論壇在唐海舉辦,這是繼曹妃甸和冀東油田開發之后,唐海迎來的第三大歷史機遇,為接軌國際、融入區域、提升形象、加速發展創造了戰略良機。
搶抓“三大”機遇,唐海縣委、縣政府按照當好沿海經濟隆起帶上的排頭兵和科學發展示范區主力軍的要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開放創新、富民強縣,建設科學發展示范縣,建設人民群眾幸福家園,推進全縣經濟社會跨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2007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7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88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30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02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在河北省排名第11位,是全省沿海地區強勢發展大背景下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的區域之一。
自覺在“四點一帶”和曹妃甸新區建設中找位置、定角色—
唐海縣在服務中謀求科學發展
唐海作為曹妃甸新區唯一的建制縣,自覺在“四點一帶”和曹妃甸新區區域規劃、發展中找位置、定角色,按照“優勢互補、產業融合、政策共享、錯位發展、互利共贏”的思路,瞄準曹妃甸、冀東油田主導產業鏈條,狠抓項目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集聚,構筑現代產業體系框架,全力打造曹妃甸主導產業配套項目首選承接地,為縣域經濟培育新的戰略支撐和發展引擎。
———狠抓項目園區建設
一是曹妃甸新區配套產業區。唐海強力推進與曹妃甸工業區管委會合作開發的十里海臨港產業園區建設步伐。園區的發展方向是倉儲物流業,以期形成與曹妃甸工業區配套的產業集群。目前,注冊2億元的開發公司已經成立,項目區規劃、基礎設施全面啟動。文豐集團鋼鐵延伸產品加工制造項目、天津鑫昌投資有限公司現代物流項目等5個投資幾億、幾十億的大項目相繼簽約并進入實施階段。今年預計投資7億元,完成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10平方公里土地前期開發,入區項目投資達到10億元以上。
二是曹妃甸濕地旅游休閑度假區。以唐海濕地為依托,以論壇舉辦為契機,曹妃甸濕地旅游休閑度假區已經模型初具,正以她獨特的風姿匯聚著多方的目光。年內完成投資3億元以上,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現代品位、獨具魅力、濕地特色、國際著名”的生態旅游品牌,成為市內知名文化旅游休閑產業基地。芳草鮮美,樹影婆娑,亭閣錯落,魚塘、蘆葦、海鳥相映,唐海濕地,正以其傲然不群的美麗,成為環渤海地區生態旅游的新亮點。
三是城西經濟區建設。目前,城西經濟區一期建設已經完成,二期開始啟動。園區主要發展適宜在城區建設的設備制造、機械電子、服裝加工、新型材料、生物制藥以及高新技術等項目。現在落戶園區項目達到38家,總投資超過15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總產值將超過28.5億元,年利稅超4.5億元。今年,海信信息產業園項目、天津小貓電力電纜項目、北京硅鈣肥項目等一批大項目都將開工投產。
———培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大支柱產業
本著“以點帶面、培育品牌、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以零部件配套加工、鋼鐵精深加工及交通運輸、通用機械、電氣設施等領域設備制造為重點,以項目為龍頭、以園區為基地,發展先進制造業。以近期建設生產基地、遠期形成研發制造體系為目標,支持文豐鋼鐵動車組輪轂和ERW焊管等項目當龍頭、做骨干,建設專業園區,以商招商,形成規模產能、品牌優勢和集聚效應。
唐海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支持曹妃甸建設、加速產業融合的戰略選擇,傾力打造服務業產業集群。堅持“高端、高效、高附加值、高輻射力”的產業發展方向,逐步形成區域特色鮮明、功能層次清晰、發展水平領先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積極引導餐飲娛樂、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總部經濟和中介服務、旅游、會展、文化創意、休閑娛樂產業。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這縣以開展“全面開放年、產業轉型年、戰略投資年”活動為載體,拓展開放思路,創新開放模式,優化開放結構,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優勢。預計年內對接國內外500強企業數量達到10個以上,引進億元以上投資項目達到10個以上。
承接輻射、借勢發展,腳下富庶的土地開墾出更加豐富的內涵。唐海,在服務中謀求科學發展。
真情關注民生改善
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唐海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著力解決民生問題。三年來,該縣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超過10億元。
近年來,唐海縣在全省、全市推出了一系列讓百姓歡顏的“第一”:全省第一個農村實行基本養老保險社會化統籌;全省第一個實行了城鄉低保并軌,農村特困戶最低生活保障線達到2040元/年,全省最高;全省第一個實行農村五保戶縣級集中統一供養,供養標準每人每年4000元,全省最高;全省第一個實現城鄉醫療保障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標準高于全省試點標準37%;全市第一個實施農村特困戶危房救助3年工程,3年間財政投資讓全縣153家貧困危房戶從此告別破舊寒舍的凄風苦雨,唐海縣被民政部、建設部授予河北省唯一一家全國農村安居減災工程示范單位。
今年起,唐海縣在全市率先實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是該縣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從關注民生、推進城鄉一體化、提高全民幸福指數角度出發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這縣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又一次新跨越。對此,該縣制定了《唐海縣場鎮居民養老保險試行辦法》,從今年6月1日全面實施。全縣3.1萬無養老保障人員從此有了養老保障,以此實現基本養老保障全覆蓋,使全縣居民都能夠“老有所養”,共享發展成果,提高幸福指數,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同樣是在今年,唐海將新農合作為民心工程大事來抓,在市級以上財政補貼標準提高一倍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本級財政補貼力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標準由去年的82元提高到150元。該縣財政年人均補助標準比上年提高34元,增長121%,財政人均補助標準以及籌資額度居全省各縣區之首。
作為全市城鄉一體化試點縣,唐海縣圍繞構建城鄉一體化格局和城鄉等值化發展體系,深入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城鄉建設一體化、城鄉產業一體化、社會管理一體化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堅持公共財政向農業農村傾斜,縣財政資金安排用于農業和新農村建設1.09億元;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實施農村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強力推進社會保障向基層覆蓋,確保城鄉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使之盡快過上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住有所居、幸福和諧的小康生活。
生態宜居
看唐海
2008年的春天,也是唐海建設富強文明的現代化臨港城市的春天———以創建“文明城、園林城、衛生城、環保模范城和全國生態縣”為總攬、以構建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健全、人居環境改善、發展協調有序的現代城鎮體系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全力以赴地打好(曹妃甸)論壇會址建設、城市改造建設、小城鎮建設“三大硬仗”……這一年,唐海共安排城建重點項目52項,概算總投資58.85億元,其中財政投資8.16億元。投資強度、建設規模可謂空前。
江蘇的王先生來唐海經商已經兩年,他說:“這兩年,唐海給人最強烈的感受就是城市天天在長高。馬路寬了,環境美了,居住更舒適了。我在海龍花園小區租了一套兩居室,一年租金一萬二,我已經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了。”近年來,這縣先后投資28億元,啟動城市建設項目100余項,一連串的大動作讓昔日的偏遠小城初具現代化沿海城市的氣象:大力實施城北區開發,創業廣場完成改造,文苑、海龍、四季華庭等一批特色住宅小區相繼建成使用,國投曹妃甸有限公司辦公樓及公寓、首鋼京唐鋼鐵公司公寓等紛紛落戶唐海,四星級海澳大酒店、皇冠國際大酒店、綜合商務寫字樓等地標性建筑拔地而起,具有現代氣息的都市建筑群落初步形成。
然而,隨著唐山市建設沿海“四點一帶”“四大主體功能區”進程的加快,隨著濱海大道、沿海高速、唐曹高速等大的基礎設施陸續完工、投入使用,隨著唐山市城鄉一體化試點縣的正式確定,唐海作為一個縣,無論經濟建設還是城市建設都要迎接更為嚴峻的挑戰。當然,以濱海新城為核心的沿海城鎮區域大規模開發,必將形成大量的人流、物流的聚集,大量施工隊伍、設計隊伍也要集中于此,這勢必對唐海的城市建設、城市經營起到巨大的拉動作用。面對挑戰和機遇,唐海高站位地提出:利用三到五年時間,使城市建設迅速形成規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提高城市的實力、活力和競爭力,這正是唐海城市化建設未來生命力之所在。
以“每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為主基調的城市建設高潮已然在唐海遍地開花。
這期間,城市房屋拆遷改造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成為城市建設的一號工程;按照3年基本完成城區平改任務的目標,總建筑面積96萬平方米,年內開工建設20萬平方米。同時,強化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年內完成2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徹底解決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將新建開發首鋼京唐鋼鐵公司公寓、盛唐府邸、唐海明珠等5處小區,總建筑面積達80.4萬平方米,力爭年內完工65.5萬平方米。如此大的規模在唐海房地產開發史上堪稱之最。
今年,唐海縣總計安排了19項市政設施工程,總投資達2.65億元。無論是新建的大型熱力站、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廠,新設的停車場、交通信號燈、城區公安監控系統,還是實施高壓線路搬遷、水廠增容、長途汽車站搬遷,以及濱河帶狀公園、城南公園,城區綠化、亮化建設,都將在6月或10月底前完工。
這縣將提升城市品位,放在了突出位置,以建設具有一流水準和現代品位的商務中心、總部中心以及樓宇經濟聚集區為目標,今年重點抓好國投曹妃甸辦公樓、海諾國際大廈、曹妃甸投資大廈、皇冠酒店及寫字樓、海澳大酒店寫字樓等一批體量大、造型新、功能全的標志性建筑,年內確保完成主體工程。與此同時,實施二小搬遷、三中新建和檔案館、文化館、科技館、圖書館綜合文化設施建設,新醫院建設、計劃生育服務站和婦幼保健院搬遷、氣象站搬遷6項工程,確保12月底前竣工或完成主體,逐步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文化和醫療衛生體系。
2008年為群眾
辦15件實事—
1、實施農村飲用水改造工程,當年實現飲用水安全達標,三年實現中心村、基本村24小時供水。
2、在個人繳費20元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增加財政補貼,新農合統籌金提高到150元/人,逐步實現新農合與城鎮醫保并軌。
3、建立寒門學子資助救助機制,自2008年起對全縣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大學生每人每年發放救濟金3000元。
4、完成第二小學搬遷,啟動第三中學建設,農場中心幼兒園建設宿舍、食堂,實現一日全托。
5、實施農場客運公交化改造,縣城到場部開通公交車。
6、青林公路縣城至曹妃甸段安裝路燈,建設港城亮化長廊,方便群眾進區務工經商。
7、建立場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具有唐海縣戶口,男60歲以上、女55歲以上沒有退休待遇人員,自今年6月起,每人每月可領取60元養老金。
8、興建大型副食、糧油、果菜、水產批發市場,繁榮城區經濟,增加居民就業,提高為曹妃甸供應保障能力。
9、搬遷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重建電影院,提高文化設施建設水平,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10、完成建設大街東延、永豐路、大通路、光源路南延以及跨干渠路橋工程,基本形成城區網格貫通的交通體系。
11、加快商品房開發和平房改造步伐,調整住房供求關系,提高群眾居住水平,年內開工建設回遷房、經濟適用房、商品房60萬平方米以上。
12、建立城市應急救助調度指揮中心,實現119、120、110并網,提高城市應急救助效率水平,方便群眾生活。
13、建立城區治安科技防范系統,優化城鄉治安環境,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
14、啟動村莊道路硬化、亮化、綠化三年攻堅工程,年內完成18個村莊主干道“三化”工程。
15、加強實用技能培訓,加快人才交流中心和就業服務中心建設,服務全民創業。全年就業培訓人數達到15000人,實名制勞務輸出3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