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幅環比下降8.8%宏觀調控關鍵是尋找平衡點
2008-5-15 18: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CPI與出口“一升一降”,宏觀調控關鍵是尋找平衡點
據新華社北京電關注宏觀經濟,不僅要關注CPI,出口等需求的變化也至關重要。昨(12)日,4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和出口額同時公布。前者同比上漲8.5%,漲幅比上月攀升0.2個百分點,后者同比增長21.8%,增幅比上月下降8.8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的攀升和出口額的明顯回落,給我們描繪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的錯綜變化。
回落仍屬正常波動
“我國前4月出口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長,增速雖有所回落但屬于正常波動。”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外貿研究部研究員李健說。
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對美國、歐盟前兩大貿易伙伴出口的減少,是影響出口增速的主要因素。前4個月,我國對美國出口額同比增長6.9%,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2.4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額同比增長25.4%,增速低于去年同期7.5個百分點。
李健認為,雖然對美、歐出口不振,但我國對新興經濟體的出口保持了強勁增長,這是目前出口仍能保持20%以上增速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前4個月我國對印度、俄羅斯、越南、巴西等國的出口增幅分別達到了48.6%、50.4%、77.2%和77.6%。
“出口增速回落,貿易順差減少,這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不過,也要看到由于國內外不利因素疊加在一起,對我國出口增長的負面影響正在加大,未來幾個季度出口可能呈現不斷放緩的態勢。”李健說。
即將赴任世界銀行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11日表示,我國對美國的出口仍會相當強勁,也許增長會放緩一點,但絕對不會變成負增長。
2003年至2007年,我國出口貿易年均增長28.5%,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警惕需求回落被掩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提醒記者,當前CPI走勢表面很高,讓人緊張,其實未來漲幅會有所降低,但作為中國經濟增長重要拉動力的出口增幅回落必須高度重視。
他認為,4月份中國出口增幅的回落,已經開始顯現美國次貸危機等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出口增幅的回落,還受到國內人民幣持續升值、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等因素影響。一旦出口增速過快回落,對需求和整個宏觀經濟會產生不利影響。
“分析宏觀經濟形勢要關注需求變化。”張立群指出,從今年以來需求變化看,出口增幅在回落,貿易順差在減少;投資總體比較穩定,但扣除價格因素,一季度投資增幅回落了6個多百分點;消費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速也略微降低。必須注意一種現象(CPI居高)掩蓋下的另一種現象(需求回落)的發展。
經歷了連續5年兩位數加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如今面臨著通貨膨脹壓力和需求變數增多的錯綜局面。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也指出,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趨緊,不確定因素還在進一步增加,需要引起重視,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
關鍵是尋找一個平衡點
國家統計局在發布4月份CPI時強調,把控制物價上漲、抑制通貨膨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此,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表示認同。他指出,雖然當前CPI大規模快速上漲階段即將過去,但中等程度的上漲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國際市場能源、原材料、糧食價格居高不下,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依然值得警惕。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認為,從當前國內外因素來看,CPI結構性上漲仍將延續,但經濟的基本面并未惡化。應該繼續堅持現有的宏觀調控政策,但要注意在抑制通貨膨脹與保持經濟增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蔡志洲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總體上非常好,但一方面通貨膨脹壓力不小,要繼續堅持抑制通貨膨脹;另一方面出口等需求可能正在變化,要及時應對,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