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通現代化核心評價指標研究
2008-4-5 11: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連鎖經營指數
連鎖是國內外零售業的一個新興業態,連鎖經營發展的程度標志著一個國家零售業與世界零售業接軌的程度,是體現一個國家流通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
按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口徑統計,2003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連鎖率(即連鎖企業零售總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到39.46%,說明從銷售額的角度講,連鎖作為一種新興的零售業態已經在零售業中占據重要地位,表明中國零售業在逐步與世界零售業接軌。
按區域市場口徑統計,2002年中國各地區的連鎖率(即各地區連鎖企業銷售額占當地零售額的比重)不盡相同,東部地區的連鎖率最高,中部地區的連鎖率高于西部地區的連鎖率,而且,東部地區的連鎖率高于中西部地區連鎖率的和,這表明中國中、東、西部地區的連鎖程度差距較為懸殊。
就不同省份而言,見表7,上海的連鎖率高達90.78%,位居全國第一,而甘肅的連鎖率為1.14%,全國最低,此外,內蒙古和西藏的連鎖率為0,各地平均的連鎖率達到25.48%,城市的連鎖率明顯高于農村的連鎖率,這表明中國各地區連鎖經營的發展程度是不均衡的。
根據連鎖企業門店數量和銷售增長情況的統計可見,1998-2003年連鎖企業的門店數量由11324家上升為30640家,銷售額由600億增加為2549.6573億元,連鎖企業零售額占社會銷售總額的比重由5%上升為39.46%,可見,連鎖企業的數量逐漸增加,規模逐漸擴大,在社會零售業中的地位日漸上升。
物流配送指數
物流配送的發展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物流發展的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是一個國家流通現代化程度的重要表現。
專業化的物流配送主要表現為除商品生產方和供應方之外的第三方以專業化設施和手段所從事的專業運輸、儲存、管理等活動,即第三方物流。2002年美智(Mercer)管理顧問公司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合作,對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表明,中方客戶更重視直接運輸和倉儲成本,管理和庫存成本被排除在物流成本之外,只有33%的客戶知道物流整體成本的數字。庫存量過大與流動資金周轉緩慢是物流成本較高的主要原因。調研結果還顯示,沒有一家被調查的企業擁有超過2%的市場份額。
目前中國官方統計中并沒有“第三方物流”這個科目,沒有一個權威的、統一的“第三方物流成交額”的數值進行國際比較,且中國“第三方物流”的涵義與歐美等國的界定也不盡相同,但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狀況,仍能看出中國的巨大差距。
從歐洲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情況看,如表9所示,在2002年歐洲第三方物流市場份額中,英國、法國、德國等占據的份額較大。以英國為例,20世紀90年代初,英國的貨物配送領域中,由“第三方物流”承擔的營業額占貨物配送市場份額的額32%,而到1997年,在英國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已達70%以上。可以說,歐洲第三方物流的應用水平高于美國。
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和發展對物流資源合理配置、物流成本下降、物流效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前,政府應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降低工業企業從自營物流服務中退出的成本,消除國內存在的各種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不利于現代物流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的障礙,營造全國一體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經營環境。同時,利用市場力量幫助現有第三方物流企業提高自身素質,加速它們向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轉變。
此外,連鎖企業的統一配送也是社會物流配送整體的一部分,連鎖企業的統一配送程度也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物流配送的發展程度。2003年,連鎖企業中實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的企業所占的比例達到89.69%,其中,直營連鎖零售企業的統一配送比重達到68.1%,加盟連鎖零售企業的統一配送比重達到45.4%。與國外著名的大型連鎖企業如家樂福、沃爾瑪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連鎖企業的統一配送主體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連鎖企業自有配送主體和非自有配送主體,據統計,2003年,直營連鎖零售企業的自有配送比重達到43.5%,非自有配送比重達到24.5%,加盟連鎖零售企業的自有配送比重達到33.7%,非自有配送比重達到11.7%。連鎖企業的自有配送無論從專業化程度還是從適應連鎖企業的需求角度講都優于非自有配送,自有配送比重越高,說明連鎖企業的連鎖程度越高。由上述統計數據可見,目前中國連鎖企業的自有配送程度相對高于非自有配送程度,直營連鎖零售企業的自有配送程度略低于加盟連鎖零售企業的自有配送程度,從配送的角度講,直營連鎖企業的連鎖程度低于加盟連鎖企業的連鎖程度。
電子商務指數
電子商務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交易形式,是在全社會由工業化向信息化方向邁進的過程中流通領域產生的重要新生事物,其發展程度標志著流通領域的信息化程度,也是一個社會的流通現代化程度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