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毒藥”:盲目攀比
2008-4-5 2: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阿林與阿祥在學校時是同窗好友,畢業后,都先后找到了工作?蓻]多久,阿林就有些心灰意冷了。原來,阿祥做的是管理職位,工作相對輕松,薪酬也比較高,頗有發展前途。而阿林被一大公司錄用后,只是擔當普通員工,工作勞累不算,月薪比阿祥還低了不少。阿林心想,自己學歷、能力同阿祥不相上下,怎么我這么窩囊?心態失衡的阿林選擇了跳槽,可奔波了近3個月,不僅沒找到如意的工作,連生活也只能靠借錢維持。
職場中盲目攀比的現象并不鮮見,誰不追求理想職業,獲得豐厚的報酬?如果把握得好些,恰當的攀比也是不斷向前的動力。然而有些求職者,往往出現心態失衡,又無法及時糾正。其實,無論就業或擇業,不僅受到知識、技能等的制約,而且興趣、性格、機遇等因素也很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求職也是同樣道理。也許兩人條件差不多,但別人善于推銷自己,把握機會的能力強些,最終的職業取向,乃至職位、薪酬、福利等回報都要好些。更不用說原本自身實力就相差甚遠,只能適合做普通員工,卻一廂情愿地同別人比崗位、比薪酬,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因此,怎樣保持理智、清醒的頭腦,對自己的職業定位、選擇有準確的了解,是十分關鍵的。自己能做什么,如何能干出成績,離開了實事求是的自我定位,容易陷入盲目攀比的誤區,既可能妨礙目前的就業與擇業,更會給長遠的發展留下后患,實在得不償失。即使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向往更高目標,也應立足保住飯碗,腳踏實地等待時機!
看別人偷懶你也磨洋工,看別人出色你也想較勁,或者想踩下去別人而自己往上爬,到頭來只會給自己惹麻煩。想去除攀比心要有個基本出發點:“個人的言行是對自己負責,而不是要與別人比或秀給別人看!崩纾斮Y歷水平不如自己的同事被提拔為上司,是否甘愿被其領導?失去了高薪職業,是否能夠受薪資低得多的新職?拿了高學位卻找不到稱心工作,能否泰然任職于普通崗位?住過了大房豪宅,搬入小屋能否住得慣?曾經有過名聲顯赫時期,退休之后能否承受冷落?……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意識下,對各種職業也分三六九等,認為白領高于藍領,科研業高于服務業,當老板總比為人打工強等等。常有華人因“大材小用”而感到心理失衡,因落入生活就業低谷而產生沮喪,甚至發生精神變態或厭世悲劇。
人往高處走,追求任高職掙高薪是人之常情,但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掂量是否配坐此交椅掙這份薪水。如果此職位或行業對你來說壓力太大或過度辛苦,說明并不適合于你,最好有自知之明主動降級轉行,反而會工作得舒暢而持久。因為在經濟不景氣時,高職高薪者往往是首當其沖的解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