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博弈:嵊州領帶行業集體議價自救
2008-4-30 17: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嵊州領帶行業發起集體議價
每條領帶的外貿訂單提價0.2美元?
4月28日,嵊州市領帶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慶余向本報表示,來自全球各地的采購商、零售商近日云集嵊州,在這個至少占有全球70%領帶產量的產業集群內部相互試探,拷問著生產企業的承受底線。
5月1日,這場全球供應鏈上的博弈將見分曉。
提價風波
嵊州領帶集體提價信號是從4月2日發出的。
當天,嵊州市領帶行業協會換屆,巴貝集團董事長金耀被推選為會長。他在會上算了一筆賬:一、匯率調整,目前人民幣升值近5%,去年4月15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7.724元,今年同日是6.996元;二、出口退稅下調2%,土地稅上調0.3%;三、勞動合同法實施,提高銷售成本1.5%;四、真絲原材料價格不穩定,年初白廠絲每噸16.7萬元,現每噸18.58萬至19萬元,上漲12.5%。
這些綜合因素,壓在了出口均價約為2.35美元/條的小小領帶上,直接導致全行業陷入微利或虧損狀態。金耀提出,如果每條領帶提價5美分,嵊州領帶產業就可以多得2000萬元凈利。這番表白,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同。
4月11日,嵊州領帶協會召集美國RANDA公司的7家供應商開會,宣布在原來的價格基礎上,每條真絲領帶提價0.2美元。之所以先瞄準RANDA公司,是因為它是嵊州領帶最大的采購商。2007年,該公司在嵊州的領帶采購額2000多萬美元,其中約80%為色織真絲領帶,占當地領帶總出口額的10%以上。
次日,協會再次召開會議。6家日本市場的供應商,在提價協議上集體簽字。
然而,不同的聲音很快就出現了。領帶協會一位人士透露,當地一些企業拒絕行業協會的提價倡議,他們認為在市場條件下價格由自己說了算。如果更多采購商的訂單流向不參加提價的企業,那么集體提價無疑將成為一場泡影。
為此,領帶協會逐一上門拜訪有關企業,但“游說之旅”收效甚微。一些企業表達了各種不同看法:一是行業協會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二是擔心自己的訂單轉移到其它企業;三是由于大、小加工廠的生產成本有差異性,提價幅度要有差別;四是內外貿要一視同仁,預防采購商“曲線救國”。
而領帶行業協會會長金耀的處境也異常微妙。4月14日,美國RANDA公司負責人造訪嵊州,當他得知提價風波后,取消了與金耀約定的飯局。
在對方眼里,這個領帶行業協會會長或許是個“麻煩制造者”。
爭奪定價權
“靜觀其變。”身處提價事件漩渦中的RANDA公司高級經理鐘鵬表示,現在既不表示接受提價,也不一口拒絕。
RAND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男士飾品采購商,其嵊州辦事處2002年成立以來,每年有2000多萬美元的采購額。這些領帶大多出現在美國一些大型商場及超市的貨架上。
如果每條色織真絲領帶提價0.2美元,那么對RANDA公司來說,每年約增加200萬美元采購成本。那么,RANDA是否愿意讓出這部分利潤空間?
“美國零售業是個競爭空前激烈的行業,買家對我們說再見也是很容易的事。”鐘鵬說,RANDA也不可能將成本轉嫁給終端零售商。然而,從普遍低于3美元的出口價到近50美元的美國終端零售價之間,究竟還有哪些環節?
鐘鵬表示,嵊州領帶企業不可能跳過中間商,直接和終端銷售商發生貿易往來。因為美國零售業是個專業分工十分細致的領域,中間商這個群體具有自己獨立的生存空間。
鐘鵬說,在一定程度上,是中間商、專業設計機構等引導著全球領帶的市場潮流,而非生產商或零售商。
不過,嵊州領帶企業顯然不愿意被剝奪定價權。“我們輸沃爾瑪的領帶單價3.5美元,利潤約為1美元。”就在與RANDA公司嵊州辦事處一墻之隔的“泰紳領帶”,其總經理張帆如是說。
嵊州市外經貿局提供的數據表明,包括巴貝、雅士林、麥地郎在內的10多家嵊州領帶企業,已在海外設立辦事處。在全球聞名的意大利科墨領帶設計中心,也有多家嵊州企業入駐。這些機構的目標均為:引領領帶業時尚潮流,并進入國外銷售終端環節。
“我們要將提價堅持到底。”周慶余說,中國95%以上的真絲領帶出口集中于此,大量訂單不可能轉移到全球其它地方。
金耀則表示,中國領帶產業必須“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