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就業指導

我國加工制造業開始告別勞動力廉價時代

2008-4-30 14: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勞動力成本低廉”——這個以往中西部招商時常常標榜的優勢,現在已很少聽到。因為物價上漲以及一系列相關法規的實施,中西部加工制造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已經逼近珠三角等東部地區。 

    “冠德科技”2006年從深圳轉移到廣西北海市,生產電源、電源識別器、充電器等,同類產品銷售量名列全球前5位,產品80%出口,主要供應歐盟和美洲市場。公司經理陳石華說,不含保險、伙食補助等,員工每月“拿到手”的收入達1200元,這個數額比在深圳老廠的工人少300元左右,“由于北海廠的員工基本來自本地,生活成本要比深圳低,實際收入與深圳差別不大。” 

    經常帶學生到珠三角實習的北海市國發職業學校校長文元林說,由于物價上漲,打工者月收入低于1000元已經難以維持生活,“與當年的農民只是為了填飽肚子就外出打工不同,現在的打工者有更多的生活需求,甚至希望在城里買房成為城里人,對薪酬的要求自然水漲船高。”他說。 

    近年來,以勞動密集型為特征的中國制造加工業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民工荒,無論是從事簡單工藝的一線普通工人、還是技術崗位人員,都遭遇了“招工難”。 

    在珠三角,從深圳到東莞的公路兩旁,“廠房出租”和“高薪招聘”的大幅廣告十分醒目,大多數廣告上開出的薪酬超過1500元。而為了解決招工難、降低勞動力成本而轉移到中西部的企業發現,這種招工難并不因勞動力的“本土化”而減輕。“冠德科技”所有員工基本都在廣西境內招聘,目前80%的員工來自方圓100公里內,但流失率很高,很多人干了10來天或個把月就離開,有的員工甚至已經三進三出。 

    文元林說,勞動力短缺現象在政府免除農業稅后逐漸顯現,由于現在種糧食不僅不用交稅,還能獲得補貼,雖然進城打工收入仍然多一些,但在家務農除了養家糊口還略有剩余,不少洗腳離田的農民重新種起了田。“我春節回湖南老家,村子里很多過去因全家外出打工而空著的屋子又住上了人,除了年輕人愿意外出,不少結了婚的青壯年陸續回來,不愿再外出打工了。”他說。 

    從今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企業拖欠工資、不繳納社會保險的現象屬于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企業要承擔較高的違法成本。而即將于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也將賦予工人更有利的維權武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規范勞動用工關系后,不能再違法規避而需要兌現的加班工資、社會保險費等,使勞動力成本提高了30%至40%。 

    面對不再廉價的勞動力,珠三角地區從政府到企業都在尋求產業的轉型,一些向內地轉移的企業也尋求一步到位,引進先進設備生產。文元林說,勞動力成本提高后,過去加工制造企業依賴大量勞動力的生產模式已經難以為繼,那些由人工操作的簡單工序將會用機械化、自動化來替代。他認為這對中國目前如何加快職業培訓教育,提高勞動力素質,是個新的挑戰。 

    北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張海濤把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稱之為“把工人當機器來使用”。“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樣的空間。”他說,“那些希望轉移到西部的企業不可能再靠廉價勞動力獲取高額利潤;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復制珠三角當年依靠大量廉價勞動力創造加工制造業的繁榮。” 

    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力認為,中國經濟從低成本時代進入高成本時代的趨勢不可避免,這實際上是持續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使市場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的結果,而這種變化,正是經濟轉型的強烈信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