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鋼鐵市場控制供應人為短缺
2008-4-28 15: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熱軋卷突破1000美元/噸在即
當前,國際鋼鐵市場受到需求強勁以及一些國家供應緊張的支撐。歐洲鋼廠擔心市場供應過剩,因而大幅壓縮成品鋼材產量。本文認為,至少在2008年上半年,國際鋼鐵市場都不太可能出現供應過剩。特別是中國鋼材出口一定會保持在可控范圍,首先中國鋼生產增長減速;其次中國限制鋼材出口;第三2008年1季度中國國內鋼材需求增長。國際市場其他主要鋼材出口國(如:獨聯體國家、日本和巴西等)也難以大幅提高鋼材產量,同時也沒有跡象表明主要鋼材進口國的需求減弱。上述這些因素不但造成鋼材供應緊張,而且還推高市場行情。一旦國際需求足以支撐中國產鋼材征收出口關稅后的高價位,那么中國出口才有可能反彈。1季度中國熱軋卷出口離岸價已經上升至810美元/噸。在歐洲,需求旺盛、供應受限,以及鋼廠減產,都有力地推動了歐洲鋼材行情上漲。問題是這一狀況還能持續多久?鋼材售價和盈利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2008年上半年噸鋼的稅前盈利有望不斷改善。本文預計,全球性的鋼材供應短缺風險還在上升,除非2012~2015年鋼材價格高漲足以吸引投資進入鋼鐵領域。
控制供應
中國鋼鐵生產增速減緩,市場供應總體平衡。盡管一些地區鋼材需求強勁,但目前國際市場景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控制供應所致。歐洲鋼鐵聯盟表示,2007年4季度歐洲鋼材需求同比減少4.7%,2008年1季度減少4.4%,而鋼鐵企業也相應減產,歐洲鋼鐵工業的設備利用率只有91%。北美、除歐盟外的其他歐洲國家、中東和南美鋼材供應量略有增加。鋼材價格上漲表明市場供應不足,而鋼鐵企業也似乎并不準備完全滿足市場需求。中國鋼產量增長減速,以及國內消費增長,出口減弱,都造成亞洲鋼材供應短缺,但歐洲鋼廠為了應對低迷的市場需求,而壓縮產量。在美洲大陸,鋼材需求自2007年下半年的疲軟復蘇,鋼廠適度增加供應。
需要進口的國家和地區
近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鋼材出口國,但政府采取一系列調控措施抑制鋼材出口。目前,北美、非洲和中東是國際主要的鋼材進口地區。此外,一些亞洲國家(如:越南、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鋼材進口需求也相當旺盛。印度鋼材進口規模較小。本文預計,2008年前3個季度北美、中東和非洲國家都將保持鋼材凈進口地位,進口鋼材主要來自于獨聯體國家、日本和中國。獨聯體國家鋼材內需強勁,出口勢頭減弱,也導致主要鋼材進口國供應的短缺,鋼材價格上漲有望持續到2008年上半年。為了滿足國內需求,這些國家不得不提高鋼材現貨進口價。
2008年鋼價與成本的博弈
鋼材成本
自2007年2季度,在鐵礦石和煉焦煤漲價的支撐下,國際鋼材發貨價相應上漲。本文預計,2008年國際主力鋼鐵企業的噸鋼成本將增加106美元。其他成本(鐵礦石和煤炭運輸成本、能源成本)也大幅上升。基于2008年2月份達成的鐵礦石年度協議價和煤炭價格,本文估計,2008年2季度噸鋼成本還將增長130美元(主要適用于在國際市場中采購煉鋼原料的鋼鐵企業)。那些自己擁有鐵礦石和煤炭資源的鋼鐵企業的成本增長相對較低。
鋼材價格
據2008年1季度最新公布的Steelbenchmarker鋼材價格指數,鋼材價格從2007年的低點快速反彈。以熱軋卷為例,美國熱軋卷加權平均價自2007年8月13日的560美元/噸上漲至當前的785美元/噸。西歐國家熱軋卷加權平均價自2007年7月23日的663美元/噸升至目前的834美元/噸,漲幅達到171美元/噸。國際市場加權平均出口價也從2007年7月23日的550美元/噸升至767美元/噸。北美、西歐和亞洲三大鋼材區域市場熱軋卷平均價自去年的低點上漲了204美元/噸,足以帶動鋼鐵企業的利潤增長,其中,歐洲熱軋卷漲幅相對較小,主要由于開始漲價時,歐洲已經是全球鋼價最高的地區。
2009~2010年鋼價與成本
鋼材成本
天氣惡劣成為制約煉焦煤生產的關鍵因素之一,推動2008年2季度煉焦煤現貨價格大幅上漲,并由此支撐2008年度煉焦煤協議價大幅上調。然而,本文認為,2009年煉焦煤價格有望下跌,反映了鋼鐵市場景氣循環下降。此外,本文也預計,2009~2010年鐵礦石價格也將下跌。2007~2008年國際海運費高漲,但隨著海運能力擴大,2009~2010年鋼鐵生產成本將減少10~20美元/噸。
鋼材價格
本文預計,鋼材價格將自2008年3季度的高點下跌,2009年2季度煉鋼原料成本下降有助于平衡成品鋼材降價對鋼鐵企業的影響。2008年鋼材的年度協議價的漲幅低于實際成本的上漲,預計2009年煉鋼原料價格下跌后,鋼材年度供貨協議價(特別是長年協議價)才有利可圖。
世界鋼材主要供應地區
確定鋼鐵工業長期發展走勢的因素是建立準確預測模型的關鍵。以往,在評估鋼材需求時,主要取決于經濟變化(GDP)和工業生產。然而,這種評估方法只適用于工業發達國家,而對于評估鋼鐵市場快速增長的國家和地區(中國、獨聯體國家、中東、亞洲新興經濟體國家和非洲)則往往誤差很大。
2006~2007年,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占全球總計鋼需求量的58%,占鋼需求增量的68%。為了滿足全球鋼材需求,鋼廠需要每年擴大鋼鐵產能3%,到2013年將增加鋼鐵產能1.75億噸。盡管印度國內鋼材需求增長,但新建鋼廠項目推遲嚴重影響當地鋼材的自給率。中東國家鋼材需求也強勁增長,當地煉鋼需要的直接還原鐵供應不足(直接還原鐵生產工藝與高爐煉鐵相比更具競爭力)。本文預計,到2013年,除中國外,全球需要額外新增煉鋼產能1.75億噸,如果中國不再是凈出口國,那么還將需要2.5億噸的新建產能。印度為了滿足國內基建工程用鋼的需求,還需要新增8000萬噸煉鋼產能;而中東地區鋼材旺盛,推動了當地一直拖延的直接還原鐵項目的迅速動工。到2010年之前,鋼鐵企業在盈利增長的刺激下,才可能提高產量。 本文略微上調2009~2010年鋼材價格預期,但影響鋼材價格的關鍵因素是煉焦煤價格自2008年2季度高點306美元/噸將降至2010年2季度的110美元/噸;鐵礦石價格也將從2008年2季度的87美元/噸降至2010年2季度的66美元/噸。
國際鋼材消費者有可能支付中國的出口關稅,熱軋卷發貨價將突破1000美元
2月底,中國熱軋卷出口離岸價漲至810美元/噸,1個月內上漲了70美元/噸。俄羅斯產板坯黑海港口離岸價達到700美元/噸。2008年1季度國際市場熱軋卷平均發貨價為719美元/噸。如果中國內需持續增長,出口價格保持目前的水平,那么國際市場交易價還將上漲。中國熱軋卷出口至歐洲的到岸價達到900美元/噸,至美國的到岸價為940美元/噸。本文認為,歐洲熱軋卷發貨價有望升至950美元/噸,美國將升至1000美元/噸。如果需求持續旺盛,一旦價格超過950美元/噸,那么鋼鐵企業的利潤能夠有所改善。2007年2季度國際熱軋卷售價為620美元/噸,2008年2季度升至770美元/噸,但噸鋼盈利僅小幅增加15美元/噸。熱軋卷價格達到950美元/噸時,噸鋼盈利將明顯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