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鋼鐵業積極迎接新挑戰
2008-4-24 14: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本最大、世界第2大鋼鐵企業新日鐵從2008年4月1日起,由副總裁宗岡正二取代三村明夫擔任新一任總裁。而恰在此時,日本鋼鐵工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業內人士紛紛猜測宗岡正二上臺后是否會改變新日鐵現行的經營方針。
前任總裁三村明夫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為了防止新日鐵被外國企業惡意并購而與日本其他鋼鐵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2007年12月中旬,新日鐵、JFE、住友金屬和神戶制鋼宣布將總計出資2600億日元擴大現有相互之間的交叉持股比例,由此創建防御聯盟,有能力抵御任何外國鋼鐵企業的惡意并購。雖然日本鋼鐵企業否認擴大交叉持股比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外國鋼鐵企業的并購,以及對外國企業并購的高度敏感,但大多數觀察家認為,交叉持股就是一種防范并購的措施,而東京證券交易所更是公開指責,鋼鐵企業的這一做法等同于拒絕外國資本進入日本市場。
問題的關鍵在于,這4家日本鋼鐵企業(2007年粗鋼總計產量達到9000萬噸)間的合作是否會引發未來的全面合并。雖然從生產規模看,合并能夠更為有效地防止惡意并購,但合并似乎難以實現。日本鋼鐵企業表示,4家公司成立聯盟就是為了建立并強化純粹的合作關系,合作并不意味著合并,每一家企業都為自己獨立運作而感到自豪。
日本鋼鐵公司的自豪感來自于作為全球鋼鐵業領先的、具有創新性的鋼鐵企業一直在困境中發展壯大。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日本鋼鐵工業面臨轉型巨變,而90年代又受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到2000年,日本僅運轉著45座高爐,而1965年有65座高爐開工生產。然而,2007年日本粗鋼產量卻達到自1973年能源危機以來的最高點1.202億噸。可以說,日本鋼鐵企業之所以能夠恢復活力,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合并與創新。日本第2大鋼鐵企業JFE公司,就是2003年由NKK公司和川崎鋼鐵公司合并組建而成,是對當時惡劣的市場環境的直接回應。
進入21世紀,隨著鋼鐵生產技術的進步,日本鋼鐵企業可以向汽車業和機械制造業提供高強度超輕鋼板,向石油開采業提供高級無縫鋼管,向造船業提供高強度中厚板等高附加值鋼材,不斷擴大其在國際鋼材市場的競爭優勢。日本鋼鐵企業生產的鋼材被認為是高質量的同義詞。雖然任何一家鋼廠都可以生產一般用途鋼材,但日本鋼鐵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并擁有高級鋼材的生產能力。
最近,日本鋼鐵企業又幸運地趕上了汽車業迅速發展的大好時機。日本鐵鋼聯盟指出,2007年日本鋼鐵企業的主力鋼材產品(用于汽車、機器制造和電子業的熱軋寬帶鋼)產量同比增長5.3%,達到4693萬噸。雖然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預計,2008年日本國內乘用車需求量將連續第4年下降,降至532萬輛,但興旺的海外需求,將使日本汽車產量可以在2007年連續第3年超過1000萬輛,預計2008年日本汽車產量仍將穩步增長。
2007年中厚板需求強勁增長。在亞洲造船業需求旺盛的支撐下,2007年日本中厚板產量增長8.4%,達到1301萬噸。新日鐵預計從2008年4月1日開始的2008財年中厚板市場供應仍將持續緊張。新日鐵和JFE是日本最大的中厚板生產廠,年產能均達到540萬噸。雖然JFE沒有設計提高中厚板產能,但在需求強勁的帶動下,新日鐵計劃提高其大分廠高級中厚板產能。新日鐵計劃投資200億日元,到2009財年上半年將中厚板年產能提高到600萬噸。日本中厚板產量中的75%在國內消費。從造船完成量看,日本是世界第2大造船國,僅次于韓國,領先于中國。2007年1~11月,日本厚板出口量同比增長9.8%,達到295萬噸,出口韓國的厚板同比增長7.3%,達到168萬噸。日本鐵鋼聯盟預測,在制造業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截止到2008年3月31日的2007財年,日本粗鋼產量將達到1.18億噸,同比增長1%。
市場人士指出,生產低級鋼材(如鋼筋和線材)的電爐鋼廠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目前日本粗鋼產量中約有25%來自于電爐鋼廠,剩余是來自高爐鋼廠。受日本建筑業不景氣的影響,2007年日本小規格鋼筋產量同比下降1.1%,降至1197萬噸。
日本鋼鐵企業主要生產目前中國鋼鐵企業尚難以與之競爭的高端鋼材。據中國臺灣的AllianzGI TW投資管理公司鋼鐵分析師稱,中國鋼鐵工業要趕上日本還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中國鋼鐵業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將會趕上日本,屆時中國鋼鐵企業將可與日本鋼鐵企業一爭高下。
日本新日鐵新任總裁宗岡正二未來最大的挑戰將是公司在遇到困境時,確保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潤水平。因此,需要創新性的經營策略,包括面向海外、更加國際化的策略。分析師預計,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鋼鐵企業通過建立獨資或合資企業(如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將視野擴展到整個亞洲乃至世界,同時擴大自身的生產規模。在不斷增加日本國內產能的同時,新日鐵計劃提高與寶鋼和安賽樂米塔爾在上海合資成立的汽車用鍍鋅板生產企業BNA公司產能,增加45萬噸,總投資250億日元的新生產線預計將于2010年投產。在該合資企業中,新日鐵擁有38%的股份,寶鋼擁有50%的股份。此外,新日鐵還計劃對其現有鋼廠進行設備投資,總投資額為12500億日元,到2010年鋼鐵年產能增加500萬噸,總年產能達到4000萬噸。
2007年,JFE和廣鋼正式在廣州組建了年產能為180萬噸冷軋板合資企業, 2010年開始商業化生產。JFE還與日本貿易企業三井公司以及鄂爾多斯電力冶金公司計劃將其在中國的硅錳合資企業年產能提高1倍,提高至15萬噸。2008年初,新日鐵和JFE均表示有興趣在泰國建設鋼鐵聯合企業。神戶制鋼也計劃在浙江建設月產能為2100噸的第3家特鋼線材廠。住友金屬公司與中鋼公司正考慮在越南建設年產能為170萬噸、生產冷軋板、鍍鋅板和電工鋼板的合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