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物流案例

石油企業物流現代化,開發“第三利潤源泉”

2008-4-23 15: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世紀80年代,我國石油企業生產處于上產期,其經濟效益主要通過大規模的增加石油產量得到實現,是外延擴張型的發展模式。目前,我國的三大主力油田開發已進入中后期,產量逐年下降,只有通過精細管理,降低生產成本,走內涵式提高的發展模式,才能不斷地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石油企業每年的物流費用在1000億元以上,物流費用每降低1個百分點,即可以創造出10億元以上的利潤。因此,發展現代物流,可以提高我國石油企業的整體生產效率、降低流通費用,優化資源配置,開發企業“第三利潤源泉”。
  我國石油企業物流的特點 
  石油工業是典型的過程工業,復雜的鉆探施工過程、廣闊的工作區域和多變的野外施工作業環境、復雜的地質構造,以及企業辦社會的性質,決定了石油物流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內容復雜等特點。
  按照生產過程的不同,企業物流可劃分為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在石油企業,供應物流主要指圍繞油氣生產所完成的原材料采購、裝卸和搬運、保管和發放、配送,廢棄物的回收等業務;生產物流主要指油氣生產過程中發生的運輸和倉儲活動,以及從采油站到聯合站之間的原油和污水倒運、聯合站之間的原油傳輸等;銷售物流主要是指原油及天然氣的對外銷售。
  石油企業發展觀代物流的制約因素 
  我國石油企業目前的物流還不具備現代物流的特征,仍然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儲運。目前,制約石油企業發展現代物流的主要因素有:
  1.物流資源分散。主要是采購資源、倉儲資源,運輸資源分散。各石油企業從本位主義出發,重復建設,形成了目前石油企業“大而全”、“小而全”,“諸侯割據,自成體系”的局面。
  2.物流基礎薄弱。物流設備和技術相對落后,物流服務信息化水平低,缺少針對性強、信息資源完備的物流信息平臺與各物流運作環節的有效銜接,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和對物流資源的最佳配置,造成了物流資源的浪費;傳統物資管理中重顯性成本,輕隱性成本的觀察仍較突出。倉儲設施陳舊、利用率低;運輸組織多、小、散、弱,無法形成合力。
  5.對物流服務的需求不足。國有企業的工作慣性和部門利益的局限性企業習慣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體系;長期以來“重生產、輕物流”,對生產領域外的調控能力有限,無法形成除原油以外的大進大出的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
  4.單位之間缺少橫向協作。現代物流強調的是各系統資源的整合,發揮供應鏈中各環節的集合效應。我國石油企業物流管理體制滯后,各企業對庫存物資和自有車輛缺乏有效的調劑與調配,不能形成互補,增加了物資的庫存和運能的浪費。
  石油企業現代物流發展策略 
  1.建立現代物流信息系統。
  石油企業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應制訂統一的規劃和完整的方案,必須具備7種功能。
  一是物流信息采集功能。大力推廣使用條形碼、激光掃描,傳感器、盤點機、非接觸性的IC卡等技術和設備,實現數據采集過程的自動化,提高原始數據采集的準確性。
  二是物流信息存儲功能。建立大型的分布式的數據庫;利用網絡存儲技術,實現物流信息安全可靠的海量存儲與快速檢索;具備災難恢復能力。
  三是物流信息傳遞功能。充分利用公用電信網,特別是寬帶網資源,加速基于因特網的物流應用軟件建設。
  四是物流信息交換功能。實現物流信息在各類異構系統之間的平滑交換,具備與國際信息互通交換的能力。
  五是物流信息處理功能。具備信息快速檢索,分類,歸并、匯總等處理能力。
  六是物流信息開發和深度加工功能。對收集、處理后的信息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發現物流業發展的趨勢、規律及存在的問題,及時向政府和企業提供智能信息支持。
  七是信息安全管理和增值服務功能。包括信息公告,查詢,顧問、自助服務;緊急支援呼叫中心體系網絡;設施設備租賃、資源整合、業務外包、委托開發和管理等“一站式”服務。
  發展電子商務,實現無紙化辦公。實現中國石油企業內部各單位間的電子商務活動,主要包括網上報送計劃,開單、結算、支付,傳遞單據等,可以免去以往交易、結算過程中大量的單據往來、人員往返,能夠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2.整合采購資源,實現聯合采購。
  計劃和市場是調節經濟的兩大手段,加大石油企業內部市場的計劃配置,強化采購的計劃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按照國際慣例,將我國的石油企業,按區域劃分為東北區、華北區和西北區等若干個大區,在各大區開展企業間的橫向聯合,實行物資的聯合采購,發揮批量采購的規模優勢,降低采購成本,節約采購資金。
  3.物資集中存儲,實現二級單位“零庫存”。
  現代物流理論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同一種物資只儲存在一個倉庫里”,以達到倉儲成本最低的目的。因此,撤銷各石油企業二級單位的倉庫,將物資集中存儲到企業下屬的物資公司(也叫供應處,石油企業是專門從事物流與采購的單位)的倉儲中心,實現石油企業各二級單位的“零庫存”,大幅度的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
  4.組建運輸聯盟,規范內部運輸市場。
  對現有運輸單位進行整合,建立以市場為紐帶、資本構成多元化的運輸聯盟,全面負責石油企業內部運輸市場的統一管理,運輸工作量的分配、營運車輛的調度和調劑等工作。為了實現現代化管理,對所有運輸車輛統一安裝地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電子地理信息系統(GPRS/GIS),實施24小時的監控和調度,隨時完成物流運輸的路線優化、統計查詢等工作。
  5.發展現代物流配送。
  發展現代物流配送,石油企業發展現代物流配送,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第一,物資的直達配送。對品種單一、需求量大,可整車運送的物資,由配送人員依據配送計劃,從供貨廠商處提料,直接送達用料單位;或由供貨廠商提供車輛、配送人員押運,將物資直接送達用料單位。
  第二,加工配送。通過物流加工和配送相結合,在不增加物流中轉次數、不增加太多資金投入的情況下,求得物流增值服務的合理化。同時,借助于配送,使得加工的目的更加明確,和用戶的聯系更為緊密,避免加工配送的盲目性。在提供基礎性物流服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拆裝,分揀、分包、包裝、裁制等物流增值服務。
  第三,共同配送。對在同一配送路線上的不同單位所需的多品種、小批量的零星物資,“化零為整”,精心設計配送方案,科學安排配送時。線路,將物資送往各用料單位,從而求得物流配送的合理化。
  第四,送取結合。各石油企業相互配合,將各自生產的產品(或其附近,相同運輸路線上的單位生產的產品)送出的同時,帶回當地的產品。這種送取結合的方式,可以使運力得到充分利用,配送功能得到更大發揮。
  第五,廢棄物回收。采取以現金作價回收、以舊領新等辦法,收回生產建設過程中的廢棄物和包裝物,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的,實現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的雙贏。
  6.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管理機制。
  要根據市場經濟對社會化物流服務的要求進行改革、重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專業化、社會化,高效、靈活的現代化物流組織結構。
  ——研究制訂規范的物流管理實施辦法,改進對物流相關領域的管理方式,建立適合供應鏈管理一體化發展需要的物流管理制度和可持續性發展的物流政策。
  ——制訂物流技術標準體系,包括集裝箱標準、包裝標準、特種運輸標準,搬運標準等。建立以物流信息分類編碼和信息技術標準化為主要內容的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和現代物流統計信息的收集、研究,監測體系和物流統計指標體系。
  ——采取多種形式,加快培養物流專業人才,營造人才“柔性流動”的政策環境。鼓勵石油企業與科研院校,物流咨詢機構進行多種形式的技術交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實現石油企業物流的產學研聯動發展。
  ——成立中國石油企業物流協會,由協會組織并領導行業管理規范和標準的制訂,物流業發展規劃的編制。針對協會各成員單位開展物流業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咨詢,調研、培訓等工作。向石油企業提供促進物流發展意見。
  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為我國石油企業物流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為了加速我國石油企業物流的現代化,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應盡快健全相關的物流產業政策,積極引進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經營理念,以應對即將來臨的挑戰和沖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