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供應鏈設計的原則

2008-4-22 4: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供應鏈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認為應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以保證供應鏈的設計和重建能滿足供應鏈管理思想得以實施和貫徹的要求。 

    1.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結合的設計原則 

    在系統建模設計方法中,存在兩種設計方法,即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自頂向下的方法是從全局走向局部的方法,自底向上的方法是從局部走向全局的方法;自上而下是系統分解的過程,而自下而上則是一種集成的過程。在設計一個供應鏈系統時,往往是先有主管高層做出戰略規劃與決策,規劃與決策的依據來自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規劃,然后由下層部門實施決策,因此供應鏈的設計是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綜合。 

    2.簡潔性原則 

    簡潔性是供應鏈的一個重要原則,為了能使供應鏈具有靈活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供應鏈的每個節點都應是精潔的、具有活力的、能實現業務流程的快速組合。比如供應商的選擇就應以少而精的原則,通過和少數的供應商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于減少采購成本,推動實施JIT采購法和準時生產。生產系統的設計更是應以精細思想(Lean Thinking)為指導,努力實現從精細的制造模式到精細的供應鏈這一目標。 

    3.集優原則(互補性原則) 

    供應鏈的各個節點的選擇應遵循強-強聯合的原則,達到實現資源外用的目的,每個企業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的業務過程,就象一個獨立的制造單元(獨立制造島),這些所謂單元化企業具有自我組織、自我優化、面向目標、動態運行和充滿活力的特點,能夠實現供應鏈業務的快速重組。  

    4.協調性原則 

    供應鏈業績好壞取決于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是否和諧, 因此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合作企業關系模型是實現供應鏈最佳效能的保證。席酉民教授認為和諧是描述系統是否形成了充分發揮系統成員和子系統的能動性、創造性及系統與環境的總體協調性。只有和諧而協調的系統才能發揮最佳的效能。 

    5.動態性(不確定性)原則 

    不確定性在供應鏈中隨處可見,許多學者在研究供應鏈運作效率時都提到不確定性問題。由于不確定性的存在,導致需求信息的扭曲。因此要預見各種不確定因素對供應鏈運作的影響,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信息延遲和失真。降低安全庫存總是和服務水平的提高相矛盾。增加透明性,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提高預測的精度和時效性對降低不確定性的影響都是極為重要的。  

    6. 創新性原則 

    創新設計是系統設計的重要原則,沒有創新性思維,就不可能有創新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供應鏈的設計過程中,創新性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要產生一個創新的系統,就要敢于打破各種陳舊的思維框框,用新的角度、新的視野審視原有的管理模式和體系,進行大膽地創新設計。進行創新設計,要注意幾點:一是創新必須在企業總體目標和戰略的指導下進行,并與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二是要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綜合運用企業的能力和優勢;三是發揮企業各類人員的創造性,集思廣益,并與其他企業共同協作,發揮供應鏈整體優勢;四是建立科學的供應鏈和項目評價體系及組織管理系統,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可行性論證。 

    7. 戰略性原則 

    供應鏈的建模應有戰略性觀點,通過戰略的觀點考慮減少不確定影響。從供應鏈的戰略管理的角度考慮,我們認為供應鏈建模的戰略性原則還體現在供應鏈發展的長遠規劃和預見性,供應鏈的系統結構發展應和企業的戰略規劃保持一致,并在企業戰略指導下進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