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對中國企業物流現狀的認識

2008-4-19 1: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統一開放的全球市場已經形成,物流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熱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推動,現代物流在我國蓬勃興起,并對社會經濟生活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這種新的經濟市場形勢下,我國現有大多數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不僅遠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而且已經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和工業化的產業主體,是社會進步與富民強國之本,也是一個體現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中國制造業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增長,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產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發展中期,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制造業物流也將成為今后我國物流發展的主體。
我國制造業物流經過多年的發展,盡管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己經被大多企業所重視 ,大多企業已經將物流管理工作提到一定的高度,以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但我國大多數制造企業由于受到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和“大而全”、“小而全”傳統習慣勢力 的影響,物流活動仍然處于分散管理的階段,采購、制造、運輸、倉儲、代理、配送、銷售等環節彼此分割,導致企業內部的物流管理缺乏統一性、協調性,物流成本明顯處于高位。
(一)我國企業物流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社會物流的發展,而且整體水平不高。企業物流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管理技術相對落后國外的物資采購理念正在隨著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理論的發展而發生重大變化,采購功能己經由簡單的照方抓藥提升到為企業提供價值增值的高度。按采購對企業貢獻率高低可以把采購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Purchase,就是物品采購,主要關注價格,追求最低價格:第二個層次是Procurement,就是成本采購,在采購過程中更加關注采購綜合成本控制,關注與供應商的關系駕馭管理,注重降低采購總成本;第三個層次是Acquisition,就是價值采購,關注的焦點延伸到物資需求形成過程,著眼于優化需求以取得采購在市場中更加有利的地位,追求采購價值的最大化,關注通過采購為企業增加了多少價值,是一種專家采購。目前國際化大企業在采購理念方面己上升到第三個層次,相比較而言,我國企業物流在采購理念方面還停留在第一和第二層次之間,整體上已經落后了。
(二)企業對物流服務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刻。
隨著 經 濟 的發展,顧客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可是我國的許多企業只把物流看作是企業對顧客的單向貢獻,一味地削減物流成本,沒有充分發揮供應鏈的增值功能,未能將企業物流上升到戰略層高度。甚至有很多企業目前還存在著“物流腐敗”現象,比如有些采購人員鉆體制改革的空子,犧牲企業的整體利益來謀取個人私利,使物流成本高居不下。另外,大部分的企業還沒有意識到2080的重要性,將有限的物流資源平均分配給所有的顧客和所有的產品,這種“一刀切”的服務形式勢必要挫傷“20”關鍵消費者的利益,從而失去“80”的利潤口
(三)企業的基礎設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
從運輸方面看,我國許多企業僅擁有一些單一的運輸手段,運輸網絡也不完善,重復、對流運輸比率較高,有數字顯示目前我國貨運汽車空駛率高達37%,返空現象嚴重。另外,倉庫空間浪費大、保管不合理;大多數企業物料出、入庫仍然由一些簡易的機械設備來完成:很多企業的倉庫僅具有傳統的存儲功能,還未向流轉型轉變。
(四)企業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我國信息產業發展比較晚,不同利益階層的人對企業信息化的認識存在著分歧。受財力、物力、人力等條件限制,一些企業的領導還不能接受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因而大部分企業還未能實施數字化的物流管理,先進的電子數據交換、自動識別和條碼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更無從談起。這就使得企業無法對自己的物流服務進行即時監控,也無法實現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消費者的信息共享,更沒有與社會物流合作的兼容接口。
(五)企業缺乏專業的物流人才
物流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技術,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員不但要熟悉整個工藝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術、掌握企業內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條供應鏈的管理等綜合知識。而我國現在具備綜合物流知識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嚴重缺乏,不能滿足企業物流現代化的需要。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物流管理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大的動向和發展趨勢,全世界的物流管理都在進行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企業物流現狀的趨勢認識:
一是管理正在演變為企業的外部資源管理。越來越多的企業把供應商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外部資源,納入到企業的統一規劃里去,改變過去視供應商為競爭對手、相互封鎖信息、一味地壓榨供應商的做法,著手與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共享庫存信息、聯合降低成本、共同解決產品質量、成本控制和技術開發問題。這已經成為一種非常盛行的大趨勢,這個大趨勢帶到我們采購實踐中就是戰略采購。
二是企業物流管理正在演變為企業內部運營管理、成本控制的核心功能。采購供應部門長期以來就被認為是三線、后勤,保供是最主要的職能。這幾年已經有所改變,被認為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兩大觸角(銷售、采購)之一。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把自己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非核心業務外包,企業對外采購比重越來越大,企業采購上花的錢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也就越來越大。這部分錢花的水平怎么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是專家采購趨勢。特別強調專業化的采購管理,強調科學理性采購,注重采購經驗的積累和隊伍建設。比如在BP,沒有生產、技術或工程等方面的背景,你是沒有資格去應聘采購崗位工作的。我們現在很多企業的觀念也有所改變,有幾家供應體制變動比較大的企業,在招聘采購管理人員的時候,都是面向整個公司,背景要求也很高,事實證明效果明顯。
四是全球化采購趨勢明顯。全球化采購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同時統籌使用,全球化采購使國際化公司的集中采購趨勢明顯。我們看到許多國際化大公司通過集中采購和全球化采購,提高了他們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可以說,傳統的管理理念、采購模式和方式方法在全球化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己經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正在被雙贏的理念、協同的原則、合作的模式取而代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