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ERP是基礎,精益是方向

2008-4-17 20: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ERP作為一種應用軟件在西方發達國家都沒有過時,在中國就更沒有。過時的可以說是‘ERP’這個詞本身,在國內各種各樣與企業有點關系的軟件公司都紛紛標榜自己為ERP廠商,‘ERP’一詞在中國市場被濫用到幾乎成災的地步。于是乎,國內一些主要的廠商又開始炒作新概念,雖然其本質內容卻沒有實質性的變化,甚至目前系統應該有的很多核心功能都不夠成熟。 
    在西方發達國家,應用軟件市場發展趨于成熟。它不是過時,而是成為企業日常運轉不可或缺的基礎。缺了它,企業沒辦法正常運作,但是有了它卻未必能給企業帶來任何競爭上的優勢,因為ERP系統能帶來的競爭優勢大家都享用到了。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的今天多少預示著中國市場的明天。 

    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給我們帶來的另外一個預示是精益生產正在成為制造業的發展趨勢。而服務于制造業方面正在出現一個全新的領域——那就是既有進行精益生產培訓、咨詢和實施的技能和經驗,又有相應的專門精益生產軟件系統的精益生產服務領域。而且此精益生產系統能與ERP系統進行有機結合,幫助企業順利向精益生產轉型。 

    近幾年以來,一方面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另一方面迫于市場競爭環境的壓力,使中國的企業管理軟件市場呈現出熱鬧非凡的景象。而軟件廠商特別是國內廠商的大力炒作,使ERP的‘熱’度進一步升溫。忽然間大家發現中華大地冒出了數不清的ERP廠商。其實,真正算得上是ERP廠商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 

    在這種熱浪滾滾但有些混亂不堪的場面下,有一家不太為大眾注意的面向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軟件廠商在穩健發展。他專注自己的領域,不張揚,卻不折不扣的拓展市場和更好地服務于客戶。這就是四班FourthShift)。四班是目前為止思博(SoftBrands)在中國市場最主要的企業管理軟件。作為先驅之一,四班于1989年進入中國市場。很少有國外的軟件系統能象四班這樣進入中國市場10多年一直穩健、強勁地發展。在一些競爭對手淡出中國市場的時候,四班卻一再連創在中國市場盈利額、現金流量及銷售額的新高。四班始終專注于中小型制造企業領域,不斷利用最新技術完善和加強產品功能和服務措施,確保客戶的持續成功。 

    從第一批國外企業管理軟件廠商進入中國帶動企業管理軟件在中國的發展,到國內軟件廠商的轉型及發展已經歷了10多年的歷程。但縱觀整個中國市場,中國的企業信息化還處于成長階段。中國的企業管理軟件市場的潛力非常大,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的管理軟件。 

    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與中國截然不同。在發達國家,管理軟件市場已經步入成熟。在美國,企業管理軟件系統已經不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原因是所有上了一定規模的企業,都在使用管理軟件系統。管理軟件能帶來的效益,大家都已經享受到了。包括應用軟件在內的IT系統作為一種基礎技術發展到成熟的標志是,它已經成為企業日常運轉不可或缺的基礎,缺了它,企業沒辦法正常運作,但是有了它卻未必能給企業帶來任何競爭上的優勢。IT系統運作的任何間斷,都可能使企業的日常運作無法正常進行。考慮怎樣確保IT系統的安全和正常不間斷的運作會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而考慮IT新系統或IT技術的新發展將次之。 

    西方IT市場的今天多少預示著中國IT市場的將來。不同的是,中國IT市場的發展歷程會不完全一樣,因為中國IT市場的發展雖然落后于西方數年甚至更長時間,但對最新技術和管理理念的接觸卻幾乎同步。 

    我們可以看到IT技術持續發展的潛力非常大。在一個領域(比如企業管理軟件)成熟后,IT又會創造出新的增長領域。在西方發達國家現在可以看到兩個正在成長(增長)的軟件市場。一個是基于Web的聯接不同電腦系統和應用軟件的平臺產品,另一個則是商業智能(BI)軟件。而思博也不失時機地在全球,包括管理軟件仍在成長期的中國市場,推出了商業智能產品。 

    對于制造業來講,僅僅通過實施企業管理軟件,改善傳統制造的管理模式,將會遠遠不夠。制造業的將來發展方向是精益生產(Lean Manufacturing)。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表的一份關于汽車工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大型實證性研究報告,與傳統大量生產方式相比,精益生產可帶來的效益包括: 

    1.所需人力資源——無論是在產品開發、生產系統,還是工廠的其他部門,與大量生產方式下的工廠相比,均能減至1/2; 
    2.新產品開發周期——可減至l/2或2/3; 
    3.生產過程的在制品庫存——可減至大量生產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廠占用空間——可減至采用大量生產方式工廠的1/2; 
    5.成品庫存——可減至大量生產方式工廠平均庫存水平的1/4; 
    6.產品質量——可提高3倍。 

    精益生產能產生的效益如此巨大,但一直未能普及,究其原因,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缺乏經驗豐富人員的專業指導和咨詢,另一方面傳統的看板管理方式難以適應需求不平穩的市場環境。為了使精益生產能得以行之有效的實施,最終會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軟件系統以實現動態的看板管理,應對市場需求的波動。同時,這個系統能把動態看板上采購需求信息即時傳達到上游的供應商處,而促進精益物流的實現。 

    很多人把基于‘推式’的企業管理軟件系統立于基于‘拉式’的精益生產的對立面。而在現實的世界里,最現實的卻是把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已經進行精益生產改造的企業發現,精益生產是沒有辦法一步到位的。精益生產按需拉動生產運作的方式,關鍵的一點是其各供應商能實現‘精益’供貨,即按需小批量即時供貨。要使整個交錯并行的供應鏈實現‘精益’,其過程可想而知是非常漫長的。不管企業的精益生產改造進行的深度如何,只要存在采購周期長的原材料/零部件,他們還是得依賴基于‘推式’的企業管理軟件進行物料需求計劃運算,計算出合理的采購提前期和采購量,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運作。所以對于踏上精益之路的企業,如何能搭起‘精益’與ERP之間的橋梁非常重要。 

    在這種形勢下,一個協助企業走向精益之路的全新服務領域正在悄然興起,那就是既有進行精益生產培訓、咨詢的技能和經驗,又有相應的專門精益生產軟件系統的精益生產服務領域。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企業踏上精益之路是大勢所趨。能夠促進的精益生產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將是既有專業技能、經驗又有專門軟件系統的精益生產服務商的興起。因為只有這樣的服務商才能將‘推式’與‘拉式’有機地結合,幫助企業順利、平穩地在現實環境中踏上精益生產之路,在創造前所未有的效益的同時,游刃有余地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需求波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