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國際物流論文

日本物流業施策大綱簡述及發展方向

2008-4-17 1: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由日本大型制造企業掛帥,覆蓋日本制造企業、物流企業、物流設備商、綜合商社,教學科研單位(有多位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及其他院校的教授出任副會長、理事和顧問)及其它機構。
2007年11月底,本刊記者受日本大福株式會社的邀請,訪問日本。在大福公司東京總部與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的專務理事德田雅人進行了交流,其主要內容包括了日本國內物流現狀,日本物流系統協會(JILS)活動概況以及日本國內物流設備的產量、銷量的統計概況三部分,這是本刊記者與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的第二次接觸。
制造業主導,凸顯社會對物流業的重視
從手頭的資料來看,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的會長已由兩年前來自豐田的董事長張富士夫變更為目前新日鐵的董事長三村明夫,由日本大型制造企業掛帥,覆蓋日本制造企業、物流企業、物流設備商、綜合商社,教學科研單位(有多位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及其他院校的教授出任副會長、理事和顧問)及其它機構的格局,顯示出日本企業界對物流業的重視程度以及從制造業及流通業中充分挖掘物流需求的導向,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的成員構成體現出了日本社會對物流之于現代生產流通方式的支持作用的這一精髓的準確把握。
截止到2007年10月10日,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總共有1026家企業會員,在長長的名單上,幾乎可以找到任何一家普通中國人認識的日本企業。這1026家會員還按照不同的類別分為了46個分會。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和同為行業協會的中國的各種協會相比,在理念上中日兩國有不小的差異。
在國內,各個“泛物流”行業協會之間在條塊分割的問題尚沒有解決的情況下,要實現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之間建立共同的協調溝通機制,可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兩年一度的東京物流展主辦單位就是日本物流系統協會,但支持單位就包括日本的三十多個協會。涵蓋了社會的各行各業。所以對日本物流系統協會工作的了解,基本上可以看出日本物流業的發展概況。記者對日本物流系統協會具有的這種廣泛的行業代表性表示由衷地欽佩。在這樣一種軟環境下發展起來的日本物流業,具有成為物流強國的堅實基礎,同時也孕育了一批象日本郵船(NYK)、日本通運、宅急便、大福(DAIFUKU)、豐田物流、日立物流這樣的世界級企業。
日本物流系統協會普通企業會員入會費是10000日元,(合人民幣650元),年費120000元,合人民幣7800元,個人年費僅為人民幣1950元,相較日本的經濟發展水平,會費算是相當低廉的。
綜合施策大綱
日本物流系統協會從1997年開始,每四年制定一次“綜合物流施策大綱”作為引導全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本期的綜合施策大綱是時間段從2005年至2009年,大綱確定的日本物流業的發展目標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是建立低成本、快捷、無縫的國內國際系統;
二是建立綠色的和環境融洽的物流服務體系;
三是建設重視消費者權益的高效物流體系;
四是建設服務國民生活安全、安心生活的物流體系。
日本物流系統協會不僅為日本物流業的發展制定了為期5年的施策大綱,還單獨就環境保護問題制定了行業發展的環境政策。
日本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針對日趨嚴重的地球溫室化效應問題,根據2005年12月簽署并生效的國際公約的要求,日本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其二氧化碳的排放要比1990年削減6%,而運輸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總量的20%,所以推進所有物流從業者重視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達到減排目標是國家環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日本制定了相關法規,要求個人和企業共同承擔節能減排的責任,從2007年秋季開始規模較大的企業要定期向政府有關部門匯報能源的使用情況。比如日本大福株式會社就連續幾年發布環境報告書,并建立了環境會計核算體系。
目前貨主企業和物流企業已經對削減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全球變暖的目標達成一致。2004年12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聯合五個協會召開了綠色物流伙伴會議共有2612家企業會員和72名個人會員參會,會議成立了相關的專業委員會,制定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的標準并成立了對外宣傳機構,負責對優秀案例的宣傳。
2006年3月15日,在京都議定書簽字生效后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的所有會員通過了綠色物流宣言,協會要求會員自覺降低經營活動對環境的壓力,并擔負起向協作企業傳播綠色物流理念的責任,在從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的約兩年的活動期內,協會的主要工作是培養相應的人才,以落實對應的環境保護政策,可見推進綠色物流的各項政策已經成為日本物流系統協會的主要工作內容。
國際物流發展大綱
為提高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日本物流系統協會也制定了國際物流發展的行動大綱,并召開了一系列的國際物流競爭力合作伙伴會議。
由日本政府的相關部門及和物流業相關的12個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成立了委員會來推進此項工作,具體的目標包括:
第一、建立廣泛的物流網絡,近期的工作重點是著眼于在東南亞地區建立物流網絡;
第二、 加強能夠熟練掌握各國通關手續的專業人才的儲備;
第三、 新的技術及設備在物流業的應用;
第四、 推進各國通關手段的電子化、效率化、合理化的實現;
第五、 日本進出口制度的改善。
其中著重要提到的是日本物流系統協會正著手在東南亞地區推進和便捷通關相關的系列人才的培養工作。
由JILS主辦的“物流技術管理士”資格認定的講座已經在泰國開展,如果可行,這項工作將馬上在東南亞各國開展。
這項工作的著眼點顯然是為了在新興的東南亞地區構筑有助于日本產品流通的外部環境。開展此項工作的意義對加強日本企業在該地區的競爭力具有戰略意義。除了保持日本產品在品質上一貫的競爭優勢以外,這項工作的開展將凸顯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的現實,企業的競爭將延伸到海外市場的爭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具有相當高度的戰略舉措,值得我們深思。
日本物流業的發展趨勢
日本物流系統協會還對會員進行一年一度的調查,在2006年度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企業對物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的關注程度和變化。2006年度的調查共向1054家企業發出調查問卷,有效回收334份,在334份有效問卷中,制造業企業占31.25%,物流企業占43.0%,流通業占9.9%,服務業占9.3%,其它業種占6.6%。
本文中的一系列圖表是此次調查的數據統計結果,經過統計分析發現,降低物流成本和加強人才培養一直是日本各個企業關心的永恒主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