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沙區回龍壩變物流園區 千家紡織企業何去何從?

2008-4-15 13:56:00 來源:時代信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是退出還是產業升級,困境中的回龍壩紡織企業必須作出選擇。 記者 任君 攝 
    僅需購置一套普通商品房的錢就可以辦起一個紡織廠,短短十來年間,依靠如此之低的行業門檻,沙區回龍壩鎮催生出上千個企業老板;與此同時,也讓這個默默無聞的小鎮一躍成為重慶最大的紡織城。 
    隨著城市區域功能定位的重新調整,回龍壩的紡織企業必須為即將興建的中國西部最大物流園區讓位。然而自去年以來,由于人力資源成本的不斷攀升、人民幣大幅升值,以及我國開始執行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標準等等壓力,已經讓進入微利時代的紡織業倍感生存艱難———在這個時刻,回龍壩的紡織企業老板必須做出選擇:是從此退出市場,還是借機向產業升級發起沖擊? 
    回龍壩上千紡織企業所面臨的困境,也為目前重慶眾多處于產業鏈條低端的中小企業敲響了警鐘。 
    十余年催生上千老板 
    盡管上半年是紡織行業非常繁忙的時期,重慶科源紡織有限公司幾位負責人顧不得生產繁忙,還是堅持不斷到外地考察。 
    “我們這算是未雨籌繆。”公司負責人李杰說,回龍壩已經不再是中小紡織企業的“洞天福地”,幾年后這里會完全見不到紡織企業的蹤影,而將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物流園區而進入重慶市民的視野。 
    盡管已經在這里生根了5年,但他們也不得不盡早尋覓另一塊適合發展的土壤。 
    目前,重慶市已經將回龍壩紡織工業園的大部分土地劃為鐵道部下的“西部最大的物流園區”。3月初,物流園區的前期籌備部門已經到這里測量地理環境,雖然具體的搬遷日期表并未確定,然而,退出回龍壩是這里的紡織企業遲早的事。 
    出于對企業未來發展的考慮,4月初,李杰和公司其他兩位負責人就開始外出考察,選擇適合搬遷的地塊。然而半個月過去了,他們仍然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地方。“再也不會有回龍壩那樣便宜的生產用地了!崩罱芨袊@說。 
    2003年,他和朋友湊集100萬元的資金共同創辦重慶科源紡織有限公司,其中7萬多元用于土地和廠房建設。而不到40萬元買來的18臺紡織機器,算是當時回龍壩中小紡織企業中最好的。 
    “當時企業有20多名工人,年銷售額在500萬元左右。但由于各類成本相對較低,企業每年還能保持有15—20萬元的純利潤!崩罱苷f,首先是土地價格便宜,每畝土地的租金每年不到2000元。而企業的廠房大都是自建,建設廠房的投入也就是三四萬元。而且由于都是生產的低端坯布,機器上的投入也可以“量力而行”。實在沒有錢的可以買相對低端的“有梭”機,每臺不到萬元。 
    以最低的成本計算,如果你手里有30來萬元也就可以在這里開一個小的紡織廠了。 
    正是由于這樣的低成本,從90年代開始,短短10多年的時間,面積39.2平方公里,常駐人口3萬人的回龍壩及周邊地區就催生上千家紡織企業,員工兩萬多人,而主打產品坯布已經占據全國低端坯布市場20%以上的份額。 
  低成本時代從此結束 
    不過,這種低成本的時代正在走向結束。 
    作為回龍壩地區最大的紡織企業揚子江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就算是不搬遷,企業也面臨重重壓力。 
    首先是人力資源成本的上漲。 
    “以前1000元就算是高工資了,現在1400元都難以招到一個熟練工!彼榻B,這兩年來,僅員工工資就增長40%,而紡織行業的利潤卻一直沒有增長,平均利潤不到3%,做得好的時候才有5%,根本不足以承擔這些新增的勞動力成本。 
    “不僅僅是工資上漲,企業還得面臨民工荒的壓力。”該人士介紹,由于這里的紡織工人流動性大,僅春節后,就流失50多人,由于未能及時招到工人,現在廠里還有10多臺機器處于停工狀態。至于其他一些小企業的情況就更為嚴重的。 
    回龍壩紡織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紡織產業鏈中的高附加值環節包括印染、加工及外貿出口,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地區;而“織”這一環節是整個產業鏈中勞動密集度最高、附加值卻最低的環節。而重慶回龍壩紡織工業園內的企業基本只有“織”這一環節,不僅利潤較低,受人力資源成本上漲的影響也最大。 
    此外,近兩年來,受人民幣升值影響,沿海地區的印染加工企業出口壓力大,不得不對上游企業壓價,大大壓縮了上游紡織企業的利潤空間;此外,全球石油價格暴漲又引發了化纖原料價格的暴漲———“在這些重重壓力下,連大企業都受到嚴重波及,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小企業也就更難以生存。”回龍壩紡織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有幾十家企業陸續關閉或轉向經營 
    想要突圍困難重重 
    “突圍?想過,難!”中等規模的江城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郭城告訴記者,目前回龍壩紡織企業的主要產品是低端坯布,這不但是附加值最低的一種紡織產品,還最容易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有時候的價格低得連本都保不住也要賣! 
    雖然企業也意識到提升產品檔次,卻力不從心。郭城說,首先無力改善設備。目前回龍壩中小企業當中普遍使用的紡織機就是“無梭機”和“有梭機”兩種,“無梭機”算好一點的,每臺約兩萬多元。如企業想要生產出技術含量更高一點的中、高檔產品,至少需要每臺20多萬元的設備,以他的企業為例,如果想全面轉向,至少需要投入800萬元來更換設備。企業根本無力承擔這筆費用。 
    此外,就是技術瓶頸,郭城說,回龍壩曾經有企業還鬧過這種笑話:花了100多萬元買了5臺新設備,結果弄回來后,發現無人會操作,設備擺了幾個月才招到會用的人。 
    郭城說,目前回龍壩的大量紡織工人都不具備生產高端產品的技能,作為小企業而言,他們根本沒能力聘請掌握高端技術的人員,即便是企業愿意培訓現有的紡織工人,這個行業的流動性這么大,培訓要承擔很大風險。小企業并不愿意這么做。 
    同時,目前回龍壩的紡織企業都以生產低端坯布為主,想做高端產品缺乏銷售渠道,市場沒打開,盲目進行升級轉向,企業反而死得更快。 
    “我們企業的規模有限,向銀行申請貸款也比大企業更困難!惫钦f,他是2005年進入這個行業的,先期投入了200多萬元,購買了近40臺機器,有員工50多人,到現在快3年了,企業規模一直都沒有擴大,生產的產品仍然是低端坯布。 
    買不起設備,沒有技術,沒有高端產品的銷售渠道,郭城的企業和這里的大多數企業一樣,幾年來一直在產業鏈的低端徘徊。 
    “高端市場沒辦法進軍,連低端市場都面臨著巨大沖擊!惫钦f,今年的形式更加嚴峻,由于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要求,不少沿海的印染企業受波及,無力承擔環保成本,選擇關閉,這也讓企業損失了一批長期客戶。 
    “我們只能在夾縫求生!惫钦f,事實上,回龍壩有6成以上的企業都屬于他這種規模,很多老板都是沖著門檻低、技術含量不高等原因進入的這個行業,產業升級需要承擔一定的。 
    信報記者湯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