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警惕出口急劇下滑結構調整不宜過急

2008-4-14 11: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第103屆廣交會將于15日在廣州開幕。作為中國全年出口風向標的廣交會,在經歷了前幾年的火爆之后,今年在外需下滑和人民幣大幅升值的雙重影響下,恐怕形勢不容我們樂觀。    今年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18.4%,其中出口僅增6.5%,同比回落45個百分點,比1月份降20個百分點。這種現象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很多人士開始擔心,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進一步惡化,中國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會不會被遏制。 
  海關總署4月11日發布的出口數據,讓市場稍微緩了一口氣。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達到5703.8億美元,同比增長24.6%。其中出口3059億美元,增長21.4%;進口2644.8億美元,增長28.6%。這樣的數字,意味著3月當月,中國出口增速又恢復到30%以上。 
  不過市場仍然不敢過分樂觀,因為一季度累計出口的增速,相比去年一季度下滑了6.4個百分點。更令人擔憂的是來自國外市場的變化,次貸危機遲遲看不到盡頭,這在相當程度上打擊了市場信心。在次貸危機起源地美國,中國去年一年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和服務,增長了25%,而今年1~2月累計到美國的出口僅增長7%,出口增速下挫18個百分點。同樣遭受次貸風暴沖擊的歐洲,去年一年中國出口增長高達33.9%,而今年1~2月累計到歐洲的出口僅增長19.5%,大幅滑落14.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乍一看,中國出口增速減緩的主要原因似乎就是來自外需的變化。不過更仔細地觀察一下出口數據的變化,我們會發現,從去年8月開始的次貸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并不大,而未來才會累積、滯后地反映出來。 
  去年2月之前,中國出口增速基本維持在30%以上的水平,不過在2月份調整出口稅率政策后,2月的搶出口現象讓出口增速高達50%以上,3月的增速則驟降到6.9%。此后,出口增速維持在27%~28%左右的水平。而去年7月也因為中國出口稅收政策的調整,出口增速從34%銳降至8月的22.8%,此后4個月的出口增速都基本穩定在這一水平。 
  數據告訴我們,去年兩次出口增速突然下滑,都與國內政策調整相關,只不過后一次出口增速下滑的時間,剛好與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時間巧合。 
  但這一觀點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忽視次貸危機對外需的影響。不利的消息已接踵而來,據美國消費者信心及家庭開支指數顯示,4月份該指數從3月份的33.1下降至29.5,是自2002年開始采用以來的最低水平,標志著消費者信心已連續四個月下降,至歷史新低。 
  美國勞工部上周發表報告稱,3月份美國失業人數下降了8萬人,是五年來最大的降幅;失業率從4.8%上升至5.1%,是自墨西哥灣沿岸遭受颶風破壞以來的最高水平。在消費占比高達70%的美國經濟體中,消費的下滑幾乎肯定意味著美國經濟的衰退。完全可以認為,次貸危機對外需的影響,很可能在未來逐步、甚至加速體現。 
  而我們在外需受次貸危機影響的同時,從去年10月開始,人民幣卻開始加速升值。僅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升值就達4%。如此緊縮的結果,將使中國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面積利潤減少、虧損甚至倒閉。隨著美國次貸風暴和人民幣加速升值對出口影響的滯后效應“發酵”,未來中國的出口幾乎必然會受到內外兩個因素的雙重夾擊。 
  需要引起高度關注的是,在未來出口條件可能加速惡化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還采取簡單控制出口增速、抬高出口成本的做法,可能會得不償失。從2003年開始火爆的中國經濟,讓我們過高地警惕流動性過剩可能導致的資產泡沫。隨后,一系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措施出臺。在外貿領域,高調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已經成為主要工作思路。不過流動性過剩宜疏不宜堵,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切忌被“簡化”為壓出口、增進口。 
  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調整結構是一個典型的中長期目標,不能夠指望用簡單的減順差、舒緩流動性過剩的手段來實現。去年的出口數據已經告訴我們,突然的政策調整可以實現遏制出口增速的目的,但外貿出口的起伏,關乎“又好又快”全局,出口企業轉型、轉移和外貿增長方式的調整都需要時間,我們應該在控制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同時,警惕過急的結構調整導致外貿出口急劇下滑的風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