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該不該向錢看
2008-4-12 13: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什么才是大學生求職最為看重的因素呢?記者近日在成都市的一些高校采訪時,不少大學生表示收入水平是最關鍵因素。
即將畢業的四川大學研究生小馮告訴記者,他不久前被成都市內的某家房地產公司和一家報社同時錄取。“雖然我很喜歡自己的新聞專業,但房地產公司的收入更高。最后我還是忍痛割愛,和房地產公司簽約了。”小馮說:“以前我總認為專業和興趣最重要,但現在我覺得選擇收入高的工作更實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像小馮這樣為了“高收入”而舍棄了興趣和專業的大學生還不在少數,收入水平不僅成為了他們擇業的“最關鍵因素”,而且校園內攀比收入的風氣也越來越濃。
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小閆告訴記者:“從找工作開始,同學之間一碰面就問‘簽約沒有’,下一個問題必然就是‘工資多少’。收入高的自然非常自豪,收入低的就抬不起頭。”
不少大學生認為,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向“錢”看實屬無奈。西南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小鮑說:“現在的物價水平也比較高,我曾經計算過,如果在成都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話,生活起來都會比較緊張,更別說買房子了。而且我們這一代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以后贍養父母的壓力也比較大。”
然而,一些大學生片面看重收入水平不僅縮小了自己的就業面,也讓一些單位犯難。來成都招聘的一家企業的人事科科長無奈地對記者說:“我們是國有企業,工資有嚴格的級別規定,所以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收入不高。我們本想招幾名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就因為收入不高他們都不能接受,最后一個人也沒有招到。”
四川大學教授吳建說:“大學生在選擇工作的過程中看重收入水平本無可厚非,但片面看重收入,甚至為了高收入而放棄自己興趣和專業的做法并不可取。一些學生往往走上工作崗位后才發現自己無法勝任,最后不得不重新求職。這暴露出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因此,一方面學校應進一步加強就業指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另一方面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需理性選擇,應充分考慮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