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就業指導

身在外企有多少不如意之處

2008-4-12 13: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畢業到現在,夸張地來說,我跳槽也跳了無數次了,不知道是我運氣不好還是自身真的承受不起太大的工作壓力,總覺得所呆過的公司都不適合我,不是壓得我喘不過氣就是讓我遭受不公正待遇。

  所以,經歷了那么多,我覺得有些企業實在去不得。

  首先,我在一家韓國人公司做過事,雖說比起傳說中的日企,這里的工作強度和壓力要稍稍好一點,但是仍然很明顯的透出韓式作風。有中國員工和韓國員工共事的地方,我覺得那家公司的韓國人即使表面不表露得太明顯,還是依然掩飾不了內在的優越感。比如,在一些小事上,他們不會傾向于向同事說一句小小的“謝謝”,而以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隨后我曾服務于一家德國企業,這里的企業文化比較嚴謹踏實,在里面做事必須具備事無巨細、刻苦耐勞的精神。最關鍵的是,德國老板的時間觀念很重,做下屬的其他可以緩一緩,但是守時是必須優先做到的。然而,我一直覺得在他們的公司里面做事實在太死板,他們的辦事方式相當保守和程式化,做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很長一個過程,有時和節奏加快的市場步伐候不能保持一致,敗在了時間上。加上工作氣氛很沉悶,叫人受不了。

  戰戰兢兢型必須適應美企的人員流動

  Ben某電子公司(美國)職員

  美國公司雖然說起來的確是工作環境更加休閑、節奏效率更加快、更加強調團隊精神等,但是現在在中國的美國企業也多多少少要本土化一些,不會完全依照美國公司的一整套管理模式來運營。因此,根據中國人文傳統和市場規則,在中國的美國公司也借鑒和利用了一些中國企業的管理操作模式。

  比如,并不是說美國企業就真的能一屁股坐在桌子上跟同事熱烈討論起項目來,或者沒大沒小地跟老板調侃,還是要按照辦公室里上下級的制度,符合國情地行事。在公司里,美企很注重“人”的概念。我們公司本部在美國,自身已經具備了一套成熟穩定的運作模式,而這健全的組織結構也是靠一個個以個人為單位建立起來的,因此人力資源就顯得很關鍵。但是就因為有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模式,使得整個公司也不會因為某一個個人的因素而亂了方寸。

  美企里面靠本領說話,做不好的就走人,而做得優秀的翅膀硬了想跳也只能讓他跳。所以也就不奇怪,在我們公司里人員流動非常大,往往這個禮拜你還兢兢業業服務的上司,下個禮拜已經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于是,不斷接觸新的同事、新的上司或者新的下屬就是家常便飯了,磨合人際關系也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呆在美企,就得適應這一點。

  云里霧里型新加坡企業好喜歡報告

  Blue某新加坡公司市場營銷

  我在一家新加坡企業工作,擔任市場營銷專員。原本一張報紙一杯茶的機關生活,就這么被無數報告所代替。每個星期、每天、每個決定,我們都必須要用報告的形式記錄下來,報告上去。新加坡老板做事十分小心謹慎,因此他們的工作效率也比較低,什么事都需要層層匯報,這點有點類似我們的國企。我對他們做事手腳太小的風格很是意外:外企難道這么不Open?

  在我們公司,最不適合的就是做市場營銷了。因為,那實在太難了。比如,客戶已經做出了不少承諾和保證,可是我們的新加坡老板還非要再補充那些多余的保證,就好比,對方用一種語氣答應了,我的老板就一定要求對方再用另一種語氣來再答應一次,這為實際的談判憑空增添了許多麻煩。

  有時,他們的小心謹慎十分明顯,老板心里把對方視為最想做下的客戶,但又要擔心對方會不會有問題,會不會給公司帶來風險,會不會把市場做亂,會不會……這樣下來,無論是老板自己還是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要重復很多工作,效率和信譽都比較低。有時,我會想風險控制是必要的,但不能過分緊張。我覺得如果你是一個喜歡三思而后行的人,我想你應該選擇新加坡的企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