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 出口鞋企利潤下降
2008-4-11 15:1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昨日報6.992,匯改以來累計升值超過18%
人民幣昨(10)日迎來重要里程碑,美元兌人民幣自1993年以來首次跌破7元大關。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為6.992元人民幣兌1美元。以2005年7月匯改前的人民幣兌美元比價8.22765:1計算,目前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超過18%。也就是說,同樣兌換1美元,現在比兩年前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幣。
升值幅度:今年已升值4.47%
自央行2005年7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再保持緊盯美元的匯率機制,1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也不再被限于8.23元附近。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兩年多來總體呈現小幅持續上揚態勢。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步伐今年明顯加快。
在今年3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7.1:1關口后,“破7”早已在市場預料之中。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屢創新高,累計升值達4.47%。而2007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為6.5%。
雖然影響匯率變動因素較多,但市場人士公認“美元持續貶值”是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
四川省社科院經濟學家陳武元表示,人民幣升值是把“雙刃劍”,在給一些進口行業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給一些勞動密集型中國出口企業帶來巨大壓力,讓一些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
有利影響:
有助于抑制通脹
人民幣兌美元過去兩年多來18%的升值幅度對市民消費帶來了有利影響。人民幣兌美元購買力增強后,市民出國留學、旅游和購買進口商品都變得越來越便宜。
另外,人民幣大幅升值被認為有助于抑制通貨膨脹。
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抑制通貨膨脹,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近日在京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季度例會也提出,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是今年金融宏觀調控的中心工作。
多位經濟學家曾表示,目前國內CPI增幅創下十多年來的新高,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是輸入性通脹所導致。由于美元持續貶值,國際市場上價格與美元掛鉤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鋼鐵、銅、礦石、糧食等,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或高位運行。這些價格上漲也傳遞到國內,增大了國內通貨膨脹壓力。
在這一背景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認為,人民幣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貨膨脹,未來有必要推動人民幣在可控程度內的升值。他指出,有關機構曾測算,如果人民幣升值10%,則進口石油、大豆和豬肉等的價格會迅速下降10%左右。
不利影響:
出口企業壓力大
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另一面卻是出口企業面臨的壓力在不斷增大。
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兌美元每升值10個百分點,出口企業增長速度受其影響大體上放慢3到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人民幣加速升值后,對從事農產品(23.10,1.10,5.00%,吧)、低端紡織業等基本沒有定價權的企業帶來的沖擊越來越大。
據2007年底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對數千家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若今后一年內人民幣升值相比過去速度不減,有36.8%的企業經營者認為對產品出口“影響較大”,這要比上年的調查數據增長6.8個百分點。
“一雙鞋現在至少要少賣25元,利潤越來越薄。”面對人民幣匯率不斷創新高,成都花晨月鞋業老總陳昌國顯得很無奈。他說,人民幣升值每提高一個百分點,鞋企的利潤也會下降一個百分點。
專家分析:
升值幅度會減緩
“在目前通脹壓力仍然很大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仍然會繼續升值,但升值的幅度會有所減緩,今年1美元兌人民幣不大可能跌破6.5元!标愇湓f。
美國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與策略主管汪濤也表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快速升值,幅度超過4%,部分原因是由于美元貶值所推動。
他表示,長期而言,人民幣兌美元不會以15%的年增長率持續升值。一旦通脹壓力使得出口數據出現明顯放緩或減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調整速度就會減弱。
他預測,今年6月底人民幣匯率將打破6.8,到年底將升至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