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RFID產業發展與終端滲入

2008-4-10 3: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RFID產業鏈發展
  像互聯網經濟的騰飛必須有廣大的PC終端作基礎一樣,RFID在世界范圍內的應用從現在的啟動到騰飛還需要在RFID基礎設施投入方面花不少精力和時間。盡管沃爾瑪和美國國防部都要求某部分供應商在某個期限之前應用RFID標簽,但受到技術條件及標準問題的限制,在國際上也還沒有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只有若干試點項目正在實施,例如麥德龍的未來商店,沃爾瑪的前100名供應商對RFID標簽的試驗,海爾在冰箱生產線的RFID試點,以及其他一些制造商和零售商在RFID系統應用方面的探索。可以預見,RFID應用的閉環產業鏈將首先在某些巨型零售商及用戶的供應鏈后端形成,然后推廣到高附加值、高安全性及有特殊要求的商品生產、配送、零售中。
  據埃森哲公司對亞太地區RFID/EPC技術應用的調查顯示,亞洲近半數被調查的制造業及零售業行政主管預期,對無線射頻識別系統的投資會帶來高額回報。盡管業界普遍看好RFID的應用前景,但由于目前技術狀況與中國RFID UHF頻段標準尚懸而未定,中國RFID應用市場的成熟尚需幾年的時間,像ERP引入中國的早期一樣,RFID應用模型在尋求各個行業的最佳實踐。
  從市場需求來看,內需對RFID的拉動在短期內也難成規模畢竟從產品供應到基礎設施的建設,再到全程IT系統的管理和維護難以一蹴而就。從外需來看,許多人認為沃爾碼的RFID部署會激活中國的初期RFID市場,因為沃爾碼70%的供貨來自中國。但事實上,中國本土企業很難躋身沃爾瑪全球前100名的供應商之列。因此,在去年這部分的影響難以波及到中國。今年,中國的沃爾瑪供應商已經開始有部分感受到沃爾瑪的壓力,但步伐還是并非預期的那樣快。另一部分在中國生產的合資或外資企業,雖然其母公司可能是大供應商,但是中國分支機構的RFID相關產品采購需要遵從母公司的全球采購策略,無法自己做決策,暫時也就無從拉動中國的RFID市場需求。
  我國的RFID產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產業基礎方面,需要盡快確定RFID系統的合法工作頻點以及相關的指標限制,如頻帶寬度、邊帶電平、發射功率限制等,積極推進RFID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此外,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機構中國人的參與也是必不可少的。
  產品開發方面,國內在標簽芯片的開發和讀寫器開發方面都比較落后,還沒有形成比較大的產業,現有的產品多是代理國外品牌。我們必須大力發展標簽的多樣性設計、讀寫器的多樣性設計,從而形成與應用需求相適應的系列化產品,這可以說是標簽和讀寫器研究開發的方向。另外,有關產品的測試標準、測試手段及應用環境的測試也是RFID產品開發企業應予關注的方面。
  系統集成方面,由于RFID技術尤其是UHF頻段遠距離RFID技術的應用范例還不是很多,系統集成方面的關鍵是能夠將不同的應用與RFID系統的長處給予很好的結合,也就是說,需要更多的有經驗、成熟的系統集成商建立起更多的應用樣板,以點帶面發揮示范作用。
  終端用戶方面仍然對RFID系統缺乏較為深入的了解,造成對RFID技術的理解偏差。RFID系統實施的造價仍然居高不下,使得許多本來可以實施的應用系統無法啟動;RFID系統應用后所能帶來的收益是否值得采用這樣的系統,也是終端用戶應格外關注的方面。此外,上RFID帶來的透明化和自動化會使人員和業務流程的調整也是用戶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RFID將通過移動終端滲入民生
  傳媒已經將RFID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普通百姓對其概念還比較陌生,同時也沒有體會到RFID給生活帶來的方便和迅捷。而今,一些RFID技術以外置單獨讀頭或以NFC(近距離無線通信)集成RFID功能的形式與手機相結合的應用,將率先滲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所謂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由RFID感應式識別與互聯技術演變而來,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簡單的說也就是在手機中嵌入非接觸RFID卡,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NFC采用13.56MHz作為通信頻率的近距離通信標準。
  試想一下,如果將手機做成RFID的閱讀器,那么它的用途將會有多大?這不是癡心妄想,諾基亞04年就研發出適用于GSM手機5140的RFID工具包,去年在芬蘭推出了支持NFC的3220手機并進行了它在公交支付和電子門票的試點。無獨有偶,西門子和飛利浦也先后開發出集成了RFID和NFC等多種高端技術的多功能手機。可以想象,RFID的大規模商用甚至是民用時代正向我們款款走來。
  在未來,用戶只需將手機接近RFID標簽,就可以快速讀取標簽的代碼和內容,一旦手機接入互聯網,則可利用讀出的標簽的EPC代碼在網絡中迅速查找相關的信息,并將結果顯示在手機屏幕上,以此為手機用戶帶來各種各樣的便利服務。
  設想一下,當你在商場購物的時候,看見一款心儀的商品,首先會想到商場的價格是否合理?有了RFID系統,你只需掏出手機,閱讀出商品的EPC代碼,并以此為索引查找該類商品在網絡中的報價,由此得到各種比較信息,或許同款商品就在你附近商場正以半價銷售。再設想一下,當你漫步在街頭,看到一幅讓你心動的商品廣告,這時只需拿出手機,閱讀商品的RFID標簽,由此獲得詳細的商品信息:功能特性、性能指標、價格指數、定購辦法等一目了然。假如你喜歡的話,只需輸入銀行的賬戶密碼,幾個按鍵輕松完成網上訂購過程,等你回家之后,新款商品已經等在家門口。另外你也可以將喜歡的商品推薦給自己的朋友,輕按鍵盤,包含詳細商品信息的電子郵件就迅捷到達。 現在我們的居室面積也越來越大,存放的物品也越來越多,也許有一天你會在偌大的居室中怎么也找不到自己曾經買過的一件商品,這時你可以掏出自己的手機,在“可疑”區域內掃讀一番,馬上你就會在某個不起眼的盒子或抽屜里面發現了“潛逃者”。
  但是如果實現以上場景,我們將對無線數據通訊的數據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些數據量將比目前移動通訊的CDMA、GPRS所支持的數據流量大大提高,而且對數據安全的要求比以往更高,需要國內的通信運營商提供強大的通信服務支持。從技術上來講,就是需要采用3G技術。3G技術可以以更為低廉的價格和更安全的機制為移動和固定用戶提供高速數據傳輸而且以提供豐富多彩的數據服務。此外,3G的產業鏈不僅包括電信運營商、設備供應商和終端設備廠商,越來越多的內容供應商和服務供應商都將參與進來。3G的發展在解決了標準和技術問題之后,最大的瓶頸就在于應用開發,如何開發出有經濟效益的產品和用途來吸引客戶使用3G成了眾運營商頭疼的問題。而RFID潛在的廣闊應用市場正是3G產業鏈上眾制造商、運營商和內容供應商所夢寐以求的增值服務處女地。
  RFID+3G產業鏈的完成和成長需要各環節的積極參與與共同努力:內容提供商提供詳實的商品數據信息,服務供應商提供豐富的應用平臺與程序,電信設備供應商開發高性能的手機終端產品和電信設備,電信運營商則架起RFID所承載數據的高速通道。這個過程中,標準化是關鍵。標準化的作用之一就是把一項技術或發明朝著商品化和產業化的方向不斷邁進。通過標準化可以讓更多的參與者加入到正在形成的價值鏈中,盡快實現新技術的產業化和商品化是實現技術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
  話說回來,人們最先在通信領域中見到RFID仍要基于現在各地廣泛使用的一卡通的基礎之上,作為電子支付的一種手段來使用。僅2005年我國非接觸式RFID卡發行量達到1.2億張(不含二代證),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已啟動市場,此外中國銀聯和各家銀行也正在推動基于RFID技術的芯片銀行卡的EMV遷移。中國移動對于NFC技術非常感興趣,已成立研究小組負責支持對NFC商用的準備工作,預計2至3個月內進行地鐵與銀行領域的試點,年底前有望正式商用。 中國聯通也正在積極研究包括NFC在內的各種非接觸支付技術,并可能在年底之前出臺移動支付標準。移動運營商的介入將使傳統一卡通由某個城市、某個行業的閉環使用逐步走向開環應用,對消費者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將錢包中的各種卡的厚度變薄。
  想一想出門時你會檢查身上什么東西不要落下?沒錯,是鑰匙、錢包和手機。一旦RFID技術革命前兩個老伙計,再搭載上手機這個最廣泛應用的移動終端,上面問題的答案便只簡化為兩個字了。
  作者簡介:錢恒 高級工程師,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留學美國匹茲堡大學作訪問學者。現為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射頻工作組副組長,全國物流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物品編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質監總局優秀中青年專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