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王岳闖蕩物流軟件市場

2008-4-1 19: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0年,王岳帶著自主研發的物流貨代軟件CARGO2000只身闖蕩上海灘,白手起家創辦了匯驛軟件公司,只因為認定上海必將是中國物流業的航母城市。8年后的今天,匯驛軟件乘風破浪,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物流領域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成為眾多物流企業堅實的合作伙伴。在 “Your Best Logistics IT Partner”(物流IT合作伙伴 )的使命中創造一個又一個的新的至高點。 
  深圳的黎明在實踐中成長
  1990年,臨近大學畢業的王岳正在為就業還是進修猶豫不決,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計算機網絡系統及撮合交易系統的研制和開發改變了他日后的生活軌跡。高強度的工作和學業不能兼顧,王岳也在工作中發現了不同于求學的樂趣。就這樣,8月份,正式畢業的王岳加入了深圳黎明網絡有限公司。
  應用數學是一種研究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其他范疇(尤其是科學)的數學分支,這也為王岳進入計算機行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畢竟怎樣的科學都是要在生活中實踐的。1993年,王岳成為了深圳黎明工業集團計算機事業部的總經理,隨后又在1997年出任深圳黎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光鮮的不只有不斷提升的職位,這幾年時間里,王岳主持了上海證券交易所PBX/DDN廣域網絡系統的建設等不少重大工程,并且開發了首臺商業應用的國產數據網絡路由器Combinet,為數十家證券公司的遠程行情和交易業務提供了性價比更高的數據通信產品。
  在深圳黎明的這幾年,王岳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集技術和管理于一身的人才。在這段時間里,王岳也對IT技術的應用有了很深刻的認識。
  “我中學的時候就接觸過計算機,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個人電腦,而是帶有編程功能的計算機,”王岳說。對當時的王岳來說,計算機是一件新奇有趣、似乎擁有無窮無盡潛力的東西。
  在深圳黎明,王岳們從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數據通信、網絡等方面。龐大的數據流可以通過網絡瞬間傳送到任何地方;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更是可以輕易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都讓王岳意識到,把IT技術運用到任何領域,都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力量。
  一個契機進入物流行業
  王岳當初并沒有想離開穩定又能體現個人價值的崗位去創業,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有聲有色地工作著。其實他后來選擇在物流行業創業,來自于一個偶然的機會。
  在黎明公司的邊上,有一個很大的工廠倉庫。工作之余,王岳偶爾會觀察這個倉庫里工人運輸、裝箱的情況。很快王岳發現工人把貨物裝入集裝箱的時候,完全是憑借經驗在辦事。出于職業習慣,王岳馬上提筆計算,如果以最科學的方法裝箱,一個集裝箱最多可以裝下多少貨物呢?結論很讓他驚訝,如果用科學的方法裝箱,每一個集裝箱可以多裝15%到30%的貨物,也就是說,原來需要搬運5次的貨物,其實只要4次就可以搬運完畢了。
  這個發現讓王岳很感興趣,于是他和這家工廠合作,為他們提供了幾套程序,讓裝箱效率“最優化”。這次提供程序并不是出于贏利的目的,卻是他在物流行業的初次嘗試。
  隨著IT技術在國內的不斷普及,意識到其巨大潛力的顯然不止一個兩個人,各種各樣的技術、前瞻性的文章熱鬧起來。
  “當時我看到兩篇文章關于IT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的文章,一篇叫做《物流是第三利潤源》,一篇是《物流是黑大陸》,這兩篇文章都闡述了這樣的觀點,在剩余價值、降低成本之外,節省物流成本正成為企業一個新的利潤來源。”王岳回憶說。
  這樣的文章像是為他指明方向的路燈,王岳終于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想要做什么——把IT技術運用到物流行業中去。
  讓王岳有了創業之心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98、99年國企改制,頻繁的人事變動取代了原來平穩的工作環境,王岳認識到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需要一個更好的機制和環境。
  自己創辦公司,終于擺上了他的日程。
  寄語創業者
  創意誠可貴,團隊價更高
  無論是對公司方向的把握,還是具體的業務能力,王岳在個人能力上非常出眾,不過在他眼中,想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更重要的還是團隊。
  “我手上也有幾個年輕人,有了全新的計劃想要出去闖一闖。他們的計劃我看過,有一些真的很出色,但是很多人離開公司創業并不成功。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找到一個成熟的團隊。”
  王岳認為現在IT技術和很多領域搭配,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跨行業工作的情況下,一個互相幫助的團隊的作用是很大的。他平時在公司里也很注意培養團隊氣氛,這也是匯驛一路走到現在的立足根本。
  兩個選擇
  關鍵時刻的重要決策
  “匯驛”這個名字,是王岳和幾個一起創業的朋友在茶館里閑聊的時候決定的。匯者,江河匯聚,寓意物流的交通運輸網絡;驛則取自驛站,意指供應鏈和物流中的節點網絡。在匯驛軟件公司創立伊始,其發展方向就已經決定了。1999年離開深圳黎明公司以后,王岳和合伙人花了1年的時間深入物流企業,感受真正和現實的中國物流狀況與需求。他面泛笑意地說:“那個時候我們和哪個物流業的老總混熟了,就帶著電腦去他的公司搞研發工作。”
  就這樣,經過周密的準備,2000年初,注入啟動資金后,匯驛軟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正是因為之前的準備周全,公司成立之后,很快推出了相應的物流服務軟件,并且在業內受到廣泛好評。
  “我記得IBM主動找上門來向我們購買軟件,當時我們不過是一家成立不久沒有名氣的小公司,IBM這樣的大企業伸出的橄欖枝,給了我們許多信心。”王岳笑著說。
  正是這種“工作得到認可”的感動,激勵著匯驛上下齊心開發產品,訂單也越來越多。2003年,出于發展的考慮,匯驛搬到了上海。王岳認為上海是中國物流的樞紐城市,在上海發展對公司的前景非常有好處。
  和王岳期待的一樣,來到上海以后,匯驛的業務也蒸蒸日上。就在公司穩步上升的時期,王岳發現他遇到了又一個大問題。
  是做產品還是項目?
  匯驛開發的物流軟件就是產品,而項目是指根據客戶提出的訂單,在軟件的基礎上專門針對其業務進行定制開發。但是技術人員是有限的,當他們都忙于開發項目的時候,真正維系到公司命脈的“產品”由誰開發呢?
  這個時候王岳再次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完成手頭的項目訂單之后,毅然將公司主要資源投入到研發產品,不再接受定制化項目。對于公司來說,這帶來了不小的資金壓力,對于這一點,王岳坦言,“在第二個產品研發周期,公司經歷了之前難以想象的考驗。”但是,做先進的產品、高品質的產品一直是王岳和他的團隊追求的目標,有了好的產品,他們終于可以在為客戶開發的項目中更好地行使“您身邊的物流IT合作伙伴”的使命。
  現在,匯驛軟件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就像大海在聚集了深厚的能量后,掀起了新的一個不平凡的浪潮。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