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中國與東盟的物流走廊
2008-4-1 14: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月30日,中國與越南在老撾首都萬象簽署諒解備忘錄,正式把南寧-河內經濟走廊和友誼關跨國口岸納入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跨境運輸協議框架。根據協定,大湄公河次區域6國跨境客貨運輸將逐步享受到交通、海關、質檢和邊檢部門在口岸實施的單一窗口和一站式聯檢服務。
特殊使命:物流基地
“其最大好處就是,人流、物流、資金流更加方便、快捷,尤其是極大地促進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的騰飛。”廣西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黎鵬說。
北部灣位于中國南海西北部,是指中國的廣西沿海、廣東雷州半島、海南西部,以及越南東北部所圍成的海域,即通常所說的“兩國四方”。總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于北部灣頂端的中心位置,處于中國-東盟自貿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一圈”、泛珠三角經濟區、西南六省(區、市)協作等多個區域合作交匯點,是中國沿海與東盟國家進行陸上交往的樞紐,是促進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基地。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主要包括南寧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所轄區域范圍,同時,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積4.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95公里,人口1250多萬。
2008年1月16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灣、溝通中東西、面向東南亞,成為連接多區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橋梁和合作平臺,努力構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從上述表述可以看出,‘物流基地’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承擔的特殊使命。”黎鵬說。
運輸藍圖:水陸并進
在“2007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新加坡著名企業萬邦集團與北部灣港務集團簽署北部灣商貿物流項目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北部灣配煤中心和北部灣遠洋航運公司。目前,項目進展順利。
“廣西北部灣完全有能力扛起中國與東盟物流大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瑞賢說。
中國政府正在從海陸空全方位打造北部灣出海出邊國際通道體系。2005年12月28日,中國通往東盟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全長近180公里的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正式通車,使得越南首都河內到南寧只需4個多小時。
鐵道部此前與廣西簽署協議,計劃在五年內投資1000億元改造和新建2500公里鐵路,支持廣西對接東盟。
在南寧召開的“2007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交通部負責人全面勾畫了今后幾年中國對接泛北部灣地區的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體系藍圖,這一體系由公路、沿海港口和內河水運三張網構成。
陸路方面,將修建南寧-東興口岸-越南河內和南寧-友誼關口岸-越南胡志明市兩條通道。另外越南與廣西已達成共識,共同推動修建友誼關-河內、東興-河內兩條高速公路,并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承諾。
港口方面,已明確防城港為中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預計到2010年,北海、防城、欽州三個港口吞吐量將超1億噸。另外,民航部門將加快南寧至東盟國家新航線的開辟,設立輻射東盟及連接日、韓、歐盟等國的國際航班;將支持各航空公司以南寧、桂林為中心開設輻射周邊的直線航班,優先安排北部灣經濟區開辟飛往國內的航班。
2007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到2025.5億美元,同比增長25.9%,提前三年實現了雙邊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