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構建自由貿易區 海南努力邁向新的經濟中心

2008-3-9 11: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周邊地區震撼海南的事大抵有兩個。在海南“特區”聲望式微的時候,2002年11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啟動,“陸路大通道”泛亞鐵路開始籌建。處于湄公河上游(瀾滄江)的云南,自然成了獲益最大的省份,廣西、廣東次之。海南,一下子面臨的是被戰略邊緣化,在農產品、旅游等支柱產業,面臨著東南亞國家在內地市場上“零關稅”的同質競爭。當時,媒體對海南地位的判詞,是“孤島之虞”。去年9月,洋浦保稅港區獲批,在海南掀起了投資考察熱。但很快,今年2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作為浦東、濱海(天津)、成渝、武漢和長株潭試驗區之后的“補選特區”獲準建設。近日,廣西自治區政府高層又透露,目前國務院已經要求海關總署研究,在北部灣建立保稅港區。盡管學者、專家大都認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北部灣經濟區對海南主要是利好,是機遇,但擔憂也是有的。
  能夠廣泛參與東盟合作的地區,主要在于與之接壤的云南、廣西、廣東和海南4個省區。云南、廣西和廣東,皆有陸上腹地的銜接優勢,而且“零關稅”后,廣東省的輕工業產品在東南亞國家具有更強勢的競爭力。海南的地位,雖然非常微妙,但從國家決意于開展深度的中國-東盟合作上看,海南被邊緣化的命運是不合時宜的。不但要有陸上大通道,也需要傳統的“海上絲路”。從國家層面,不可能允許僅有陸上通道,正如不可能允許僅有海上通道一樣,所以海南的海上樞紐位置不應該被弱化、邊緣化。而海南廣闊的海域開發,以專業化的方向去整合北部灣目前惡性競爭的港口資源參與國際競爭,及中國與東盟國家爭端的擱置、化解,能源戰略的落實,也需要把海南納入為“中國—東盟俱樂部”的核心成員。所以,以現今的格局,提出在海南建自由貿易區,平衡海南的戰略地位,對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全面展開,既迫切,也必須。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8》中,建立海南島自由貿易區的建議,也是出于提升中國與亞洲國家的合作水平和互動能力的考慮,不過范圍更廣。報告基于中國和平崛起的“和平鴿”戰略構想,提出未來由博鰲亞洲論壇和亞洲合作對話等為基礎組建的亞洲國家聯合會,如果亞洲國家聯合會的秘書處選擇設在海南島,則可以考慮將海南島建成一個自由貿易區,海南島未來會成為亞洲的一個“生態型自由島”,成為亞洲國家聯合會的理想會所,成為亞洲的“海上明珠”。課題組長何傳啟說,“之所以選擇海南,是因為海南既有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天然地理優勢--一條海峽自然將海南與內陸隔離開來,又有20年辦經濟特區積累的經驗。”他重提“地理邊疆”的開放意義。其實,這里還隱含了另一層含義,就是中國新一輪的“特區”試點,還必須承擔開放環境下的排爆結構性矛盾、深水區體制改革的任務,絕不僅僅是GDP競賽。優惠政策是一個條件,體制創新和新的增長方式的探尋,才是最終的目的。于是,海南過去的經驗和教訓,都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輔料--既敢于探索,試錯的成功率也將比其它地區更高。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被明確為拓展對外開放深度和廣度的重要舉措。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說,自由貿易區的概念從提出到現在已有50年歷史,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了1200多個自由貿易區。2004年中國開始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目前有12個正在談判或建設的自由貿易區。 
    中國現階段的自由貿易區只有一種形式,那就是和兩國或多國之間共同簽訂自由貿易區協定,諸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而給海南的定位則是劃定一個區域面對多國甚至全世界的自由貿易區,這種形式的自由貿易區在國內還是一個空白!∪涨,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在全國“兩會”期間說:“十七大胡錦濤同志提出了‘自由貿易區戰略’,我看把海南作為‘自由貿易區’試點倒是個好主意。” 在何傳啟和他的課題組的設想中,海南自由貿易區在當下主要面向亞洲國家,成為中國和亞洲國家合作的大平臺,因為加強和亞洲國家的合作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基礎。海南在服從這一國家和平發展戰略的同時自身也能獲得難得的發展機遇。 “海南有可能崛起成為中國和亞洲的一個經濟中心,其地位很快會在全國和亞洲得到提升。”何傳啟滿懷憧憬地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