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出口美國遇冷義烏瞄向中東

2008-3-6 10: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在對美出口上已初步顯現  
  義烏出口困局 
  國內 
  ◆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通脹壓力 
  國外 
  ◆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創新低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皮具產品的戶主俞女士,每周五晚上都會堅持去位于義烏市中心的稠州中學接受外語和電腦知識的培訓。最近幾個月來,這個由義烏個體勞動者協會組織的免費培訓課程里,多了英語之外的另一個語種——阿拉伯語。 
  在大洋彼岸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其影響正悄然傳遞給浙江的外貿企業,催款周期加長、美國訂單減少,加上《勞動合同法》實施后給江浙勞動密集型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都使已成國內小商品出口金字招牌的浙江義烏面不得不尋找新市場,規避“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市場風險。 
  美國次貸危機波及中國 
  2006年以來,美國房價出人意料地開始下跌,大量的借款人還不起貸款了,一批房屋抵押貸款機構紛紛倒閉。多家銀行宣布業績虧損。很快,次貸危機就像被推到了的多米諾骨牌一樣,開始波及到整個美國經濟領域。 
  在不少華爾街專業人士看來,美國次貸危機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二戰以來的1987年股災、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金融系統風險,以及9.11等歷次危機的沖擊。 
  中國國內最先直觀感受到美國經濟陣陣寒意的,應屬美國采購商對中國的第三大日用消費品展會??義博會。2007年9月如期舉辦的義博會上,美國采購商與會人數的排名從第二名退至第五名。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浙江省出口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月小幅回落,2007年出口額比去年增長27.15%,而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12.34%,也就是說對美國出口的比重正在下滑。今年以來,該省對美國出口34.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紡織服裝作為主要產品之一,今年1月出口2291萬美元,同比僅微增4.7%。 
  來自美國的訂單呈減少趨勢 
  中國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副局長駱斌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不斷有商戶反映,來自美國的訂單呈減少趨勢。由于美國一直是義烏國際商貿城最大的出口國,商戶的意見被立即反饋到相關主管部門。隨后的相關調查也顯示,整個2007年,該商城出口額的增長速度呈減緩趨勢,出口到美國的小商品金額在整個小商品出口市場所占比重銳減。 
  他認為,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不斷創新低,都是造成2007年義烏國際商貿城出口業務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因素。由于美泰玩具召回事件對義烏出口市場的挫傷較為明顯,很多機構在分析義烏出口數據時,往往忽略了美國次貸危機、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等經濟規律層面對出口市場的不利影響。 
  長三角很多外貿企業歇業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美國小商品進口商多是批發零售商,周轉資金主要靠銀行,次貸危機直接導致了這些公司流動資金嚴重“缺血”。 
  “在此背景下,美國采購方不斷減少采購業務、拖長回款周期,又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連創新低為借口拼命壓低采購價格。國內生產企業受原材料漲價壓力及勞動合同法影響的生產成本抬升,又不斷要求提高供貨價格。”上海一家專業從事蠟燭、玻璃產品進出口業務企業的業務經理陳虹表示,農歷新年以來,已經明顯感覺到來自美國方面訂貨熱情的降低,長三角很多外貿企業已經因利潤難以為繼而關門歇業。 
  到非洲東亞尋找新市場 
  義烏個體勞動者協會蔣躍進坦言,該協會在去年下半年增加阿拉伯語的課程培訓時,并未考慮到美國次貸危機對出口會造成不利影響。但培訓進行了一段時間后,確實起到了幫助商戶接觸新的海外市場、規避單一市場風險的作用。該協會在今年下半年還將新設韓語課程,并指導商戶主動出擊,尋找中東、非洲等地區新的市場支撐點。 
  近日,在義烏的大大小小商品城內,記者看到很多來自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印度的采購商。盡管雙方語言溝通上還存在很大的障礙,但商人們用計算器在桌子上推來推去,就完成了一筆筆商品交易。 
  出口美國為何遇冷各方說法不一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外貿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對此番小商品對美出口趨緩的原因均有不同的看法。 
  商戶:“中國造”失去價格優勢 
  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多名商戶表示,由于玩具一直是國內小商品出口的一個重要產品,去年發生的美泰玩具召回事件,使國外進口商對“MADEINCHINA”有了一個短暫的心理抵觸期,相關主管部門因此再次提高玩具類產品的出口標準,導致很多商戶無法再直接經營相關產品的進出口貿易。 
  部分在義烏小商品城內直營進出口業務的生產及流通企業表示,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通脹壓力,導致很多缺乏附加值的“中國造”失去價格優勢,不少業務被印度、越南等新興生產大國所取代。上海新星進出口有限公司義烏辦事處負責人陸克表示,今年一季度該公司至少有10%的面料、糧食業務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而丟失,但“中國造”不應該再與印度、越南等國在價格上拼低端市場,而應進一步增強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品牌等產品附加值。 
  美國采購商:匯率變化影響采購 
  記者在現場遇到的幾位“老美”采購商則認為,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從8.0一路走低到7.1,同樣數量的美元采購相同價格的產品數量銳減,使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未來的采購訂單。但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服裝、玩具等非生活必需品類小商品,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所受影響最大。 
  業內專家:主要受次貸危機影響 
  宏觀層面,部分專家分析認為,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主要通過貿易渠道傳遞,這一不利影響在我國對美國出口上已初步顯現。我國出口面臨急速下降風險,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我國外貿企業很可能在未來拿到的訂單不斷縮水。由于外需對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美國是今年以來我國的第二大貿易順差來源,所以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不利影響,主要通過貿易渠道傳遞。 
  國家發改委:政府在調控經濟增速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韓永文日前表示,自去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就不斷跟蹤、研究和分析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目前普遍的觀點是,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每下降1個百分點,可能會對中國的貿易出口影響4個百分點。對于次貸危機今后的發展,發改委還將繼續密切關注。從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我國內需增量不斷擴大、政府宏觀調控有意識地把經濟增速放緩一些等趨勢來看,發改委認為目前美國次貸危機所形成的影響對中國的經濟影響不是很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