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信息化未來在電子商務
2008-3-6 0: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電子商務的提出最終是為了加快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的處理速度,對于企業來說直接帶來了成本的下降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增強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是漸進式的,通過ERP等應用系統的實施提高企業的整體運作效率,然后與社會信息化融合,實施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在經歷了萌芽、成長階段后,已經進入成熟發展階段,現正與電子商務相互融合,朝著集成化、協同化和服務化的方向發展:
1、集成化。這主要體現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信息資源的集成應用;企業內部數字化設計、制造與管理的互連互通;企業與供應商、經銷商和服務商的信息集成和業務集成。目前,企業信息化正在從重點關注產品設計制造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發展;從進行企業內業務集成向跨地區、跨企業、跨國界的全球業務的集成發展。例如,美國“海狼號”攻擊型核潛艇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全模塊化設計、制造的潛艇,它是各系統高度集成的典型示范,而且體現了極高的生產效率。“海狼號”運用數字化預裝配,預先解決許多在建造中才能發現的碰撞,振動間隙和通道可用性等問題。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共享三維模型直接生成加工指令,驅動數控機床、數控彎管機和數控切割機進行加工,通過網絡將生產過程中的問題直接反饋給設計和管理部門,從而縮短了產品周期,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和維修性,降低了成本。
2、協同化。這是當今電子商務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展的必然趨勢,協同化使企業在國際化協作和資源配置的環境中,實現企業間的協同,使企業能夠優化配置全球資源。目前,大型跨國公司廣泛應用數字化綜合平臺,實現信息化集成應用、協同工作和資源的全球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優勢資源,降低成本,達到利潤最大化,在競爭中占據制高點。
3、服務化。這是電子商務的另外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其主要應用對象為中小企業。以公共服務平臺為基礎,采用一對多的服務方式,提供制造行業信息化的應用服務,支持企業的業務過程,實現企業間的信息和業務集成,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化應用和實施模式。中小企業及產業集群廣泛利用公共服務平臺實施信息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公共服務平臺也在逐漸由提供信息、資源服務轉向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的方向發展,以支持企業間業務過程協作和企業內核心業務為服務內容,達到提升中小企業的整體信息化水平。支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以韓國政府為例,韓政府考慮到大部分中小企業因缺乏資金、人力和長遠戰略難以實現信息化,因而專門制定了中小企業信息化計劃。隨著這一系列政策的運用,政府成功的使30752家中小企業達到了電子商務所需的企業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