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發展高層談“供應鏈金融”
2008-3-4 20: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深發展解決了我的大難題。” 重慶永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攀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與深發展合作之前,我們與上游鋼廠—攀鋼的結算主要是采用現款現貨的方式。由于流動資金緊張,無法向攀鋼打入預付款。2005年底,我公司開始與深發展接觸。深發展重慶分行在了解我們的具體經營情況后,設計出了一套融資方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給予了我們4500萬的授信額度。”
類似于永業鋼鐵,從深圳發展銀行“供應鏈金融”中受益的還有上萬家企業,遍布全國各個地區各個行業。而通過向行業內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中小企業進行貿易融資,緩解供應鏈中的資金緊張,深發展也成功地樹立起“貿易融資專業銀行”的形象。
“深發展就是要做銀行業中的‘供應鏈金融專賣店’。”近日,深發展副行長胡躍飛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這樣表示。
逼出來的“專業領先”
走專業化的“供應鏈金融”之路,是深發展深思熟慮后的戰略選擇。
在金融業全面開放的大背景下,各銀行之間的競爭愈趨激烈。工行、中行等國有四大行以固有網絡占據零售市場,花旗、匯豐等外資銀行則以高端客戶為主逐步向零售市場擴張。而類似深發展這樣的中小型銀行,正陷入核心競爭力缺乏、定位模糊的尷尬局面。
“我們就是在困難中尋找創新的希望。”胡躍飛說,中小企業大量的融資需求讓深發展看到了的契機,他們開始嘗試進入被很多銀行認為“高風險,低回報”的中小企業貸款領域。
“認為中小企業償付能力差,風險大,其實是因為目前銀行業金融產品的創新還不夠。”胡躍飛表示,雖然中小企業自身的實力達不到傳統的信貸標準,但如果其上下游企業的實力較高,而且貿易背景真實穩定的話,銀行就能夠有效控制資金流或物流。因此,對這樣的中小企業貸款,風險是可以控制的。“作為中小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是我們的本份,也是我們量力而行的選擇。”他說。
早在2000年,時任深發展廣州分行行長的胡躍飛針對廣州分行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不良資產率高的情況,就開展了專業化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并獲得成功。
2005年,廣州分行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得到了深發展新的大股東—美國新橋資本的認可,并醞釀向全行推廣。
2006年5月18日,深發展宣布正式整合推出“供應鏈金融”業務。
現在,深發展已整合了數十項產品(服務)到“供應鏈金融”中來。對于任何一個供應鏈節點的企業,如原料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等,都可以通過對其貨品或商業票據進行抵押或者質押,選擇到合適的融資方式。
“這種融資方式不僅受到中小企業好評,還讓它們的貿易伙伴,如中石油、中石化、兗煤、鞍鋼、格力電器等知名企業更好地了解這些企業。”深發展總行產品開發部總經理金曉龍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因為這種融資方式讓上下游企業的資金情況更為透明了。”
截至2006年10月底,深發展貿易融資授信總額近千億,授信客戶近萬家,而不良貸款率僅為0.4%。“專賣店”式的金融服務,在讓深發展區別于其他銀行百貨公司式金融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新增收益。
首推“自償性貿易融資評級體系”
所謂的“供應鏈金融”其實并不深奧,對商業票據或貿易貨品進行抵押質押貸款,也早已是國際貿易中常見的做法。但深發展的創新之處在于,大膽將國際貿易業務“移植”到國內貿易業務之中,并且創造性地打破了以貸款企業的資產實力或擔保為融資授信標準的限制,轉而重點考察該企業的貿易背景,以及物流、資金流控制的模式,從而衍生出一套新的信貸分析及風險控制技術。
“我們稱之為‘自償性貿易融資評級體系’。” 深發展國際貿易部馬黎民總經理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
所謂“自償性”,就是指企業通過銀行資金支持做成貿易,該交易的銷售收入能夠為自己還清銀行貸款。舉例來說,一家自身資金實力不強的貿易公司,想為下游一家大企業采購原料,但僅憑自身實力是無法完成交易的。這時他可以求助于深發展,先由這家大企業為其開出商業承兌匯票,然后用這張匯票去深發展抵押貸款,實現融資。在采購來的原料賣給大企業之后,其收入足以抵償公司從深發展的借款。據介紹,國外銀行總收入中有80%是來自于自償性貿易融資業務。
“自償性貿易融資評級體系是我們借鑒《巴塞爾協議》,并在總結自身大量貿易融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推出的。據我們了解,至今國內同業未有同類制度。”馬黎民總經理介紹說,正是基于這項創新的風險評審制度,使深發展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大大降低。現在,自償性貿易融資已確立為深發展業務轉型的主攻方向。
把“供應鏈金融”做成品牌
伴隨著深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成功開展,很多業內同行也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市場”。
據了解,深發展的該項產品在2005年就引來了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側目,并迅速開始了對供應鏈融資業務的爭奪。
“但深發展依舊是該領域的‘領先專家’。”深發展企業關系管理部副總經理夏逸楠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雖然有些銀行開始效仿我們,但我們在供應鏈融資業務上實踐經驗更豐富,也最為成熟。因此,效仿不足為慮。”
據介紹,目前深發展的貨押融資、票據融資在能源領域居于業界領先地位。今后,他們打算將該領域的成功經驗向更多領域“復制”推廣,醫藥、有色金屬、政府采購、電信經銷商和大型廠商的配套廠等都將成為重點考慮的對象。
此外,深發展已經為上萬家中小企業客戶提供了貿易融資解決方案,并通過供應鏈融資,讓越來越多的各行業大型企業認識到深發展的實力,成為其客戶。有媒體稱之為“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戰略。比如,以深發展的規模要獲得一個行業核心企業如寶鋼、一汽這樣的大企業很困難,但通過給其上下游客戶授信,順著其業務鏈條,就可以順理成章再做大企業的業務。
2006年,該行不僅在全行范圍內整合建立了以貿易融資為核心的業務管理架構,適時推出“深發展供應鏈金融”品牌,還面向產業供應鏈,提供本外幣、離在岸、內外貿一體化的全鏈條金融服務。在深發展分布于全國18個經濟中心城市的230多個網點中,供應鏈各節點的企業均可以享受到該行貿易融資專家提供的一站式“供應鏈金融”服務。
“經過五六年的探索之后,深發展覺得可以把供應鏈金融作為深發展的一個品牌來打造,而且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寬廣。” 胡躍飛充滿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