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淺談化工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

2008-3-4 20: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 
    工業革命以后,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和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制造業的生產效率空前提高,正由于生產效率不斷迅速提高,社會商品供給短缺變為供給過剩,賣方市場最終轉變為買方市場。進入20世紀90年代,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關鍵不再是大規模快速生產和更高的產品質量,而是快速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能力和更低的產品成本,隨著企業間競爭著力點的轉變,供應鏈及其管理的思想得以誕生。 
  在一條供應鏈中,廠商首先要采購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然后在一個廠區或將原材料分別運往幾個不同的廠區進行加工制造,再把生產出來的產品運往某個倉庫暫存,最后分期分批把產品運往批發商、零售商或客戶。供應鏈,也稱物流網絡,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儲運中心、批發和零售商、客戶。在這個鏈條中,先后產生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制造成本、儲存成本,有效的供應鏈戰略就是要考慮供應鏈各環節的相互作用,達到低成本且高質量滿足客戶需求的目標。 
  所謂供應鏈管理,就是指在滿足服務水平需要的同時,為了使得系統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應商、制造商、儲運中心、批發和零售商和客戶結合成一體來生產商品,并把正確數量的商品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正確地點的一套管理方法。在實際工作中,還有必要考慮供應商的供應商以及客戶的客戶,因為他們對供應鏈的業績都有影響。 
  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概念在西方被提出來,很多人對此開展研究,企業也開始這方面的實踐。世界權威的《財富》(Fortune)雜志, 就將供應鏈管理能力列為企業一種重要的戰略競爭資源。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來考慮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形成這方面的核心能力,對廣大企業提高競爭力將是十分重要的。 
    二、我國化工行業供應鏈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 
  (一)化工行業供應鏈現狀 
  我國化工物流的流向基本上是從沿海生產地向主要消費地如華東,華南,華北通過鐵路,內河及沿海水路運輸的,也有部分產品將通過外貿船舶出口至海外客戶。一直以來,國營倉儲運輸企業負責著化工產品的運送和存儲,隨著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和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現在的局面已呈三分天下之勢。 
  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雖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從總體上來說,仍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的層面,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低,經濟增長付出的物流成本較高。我國目前對生產物流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專業化分工不夠明確。 
  (二)我國化工行業供應鏈特點 
  1.專業性非常強 
  首先,化工產品的存在形式囊括了物質世界所有的形態――氣態、液態和固態,其化學和物理性質復雜多變,要求運輸和存儲必須根據不同的產品和性質,采取不同的專業化手段和設備,由專業的人員來實施。 
  其次,化工產品的包裝千差萬別,小到0.1升的樣品包裝、25公斤紙袋、紙箱、紙桶、120升膠桶、200公斤鐵桶、1噸IBC箱、袋,大到10-40噸的公路槽車,ISO集裝罐和鐵路槽車,更不用說成千上萬噸的內河,遠洋散化品運輸船和碼頭儲罐。 
  第三,化工產品的運輸方式除了公路,鐵路,航空,水路集裝箱和大宗散貨船,管道運輸也是其鮮明的特點。 
  2.安全是關鍵 
  化工產品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蝕性等特點,因此影響運輸安全的因素比較多,涉及到司機、車輛、貨物、制度、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且難于防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專門針對化學品生產、倉儲、運輸出臺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理》,以加強和規范化學品的生產和運輸行為。如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必須持有運輸手續,隨身攜帶運輸通行證明,在不超速、不超載的前提下,按照規定路線行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禁止通行區域。 
  對從事危險化學品運輸、倉儲企業進行認證。擁有10輛以上專用車輛,才能從事營業性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同時對道路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資格進行管理等。 
  即使有嚴格的法律法規,也不能完全避免化工事故的發生。近年來影響較大的有2004年4月發生在重慶的氯氣泄漏和爆炸事故,當時,重慶十多萬居民不得不緊急疏散,造成了極大的損失。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不僅造成事故現場多人死亡或重傷,而且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災難,直接導致哈爾濱市停水事件和松花江水污染以及其他社會環境問題,為此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辭職。這些事實都說明,代工供應鏈建設與管理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 
  (三)我國化工供應鏈發展的趨勢 
  化學工業高污染,高水耗、電耗,高資金投入,在西方,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所以發達國家的三高產業都在向第三世界轉移,它們在考慮工廠布局的時候,通常要靠近市場。中國是化工產品的需求大戶,是國際化工企業轉移的目標所在。這就直接導致了在我國集散的化工產品將達到前所有的巨大數量。以乙烯為例,1990年以來我國乙烯產能明顯提高,2003年為566.5萬噸。但隨著2003年到2005年底12個擴能和新建項目的投產, 2005年總的乙烯產量將達到1040萬噸。 
  相應地生產裝置將連續地加工消耗并最終生產出更多數量的衍生化學產品。面對巨大的化工物流需求,如何將如此龐大數量的、特殊的物料按照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數量、正確的質量、正確的狀態,運送到正確的地點,同時實現成本最優,就是擺在中國化工供應鏈相關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面前一道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所幸的是,目前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我國在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發展和優化化工供應鏈方面具有明顯的后發優勢。而且,供應鏈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其研究和實踐正是植根于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信息技術作為支撐,現代供應鏈理論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甚至根本就不會出現。 
    從信息技術應用來看,我國化工供應鏈的發展具有以下趨勢: 
  1.供應鏈建設中新技術的應用將更加普遍 
  目前,從事運輸劇毒化學品、爆炸品等危害性極大的危險化學品的車輛,還必須安裝GPS衛星定位系統或行車記錄儀和通訊設備。北京2008年奧運會,出于反恐考慮,北京奧組委從國外引進先進理念,所有化學品的槽車都要配備自動電源切換系統,一旦槽車運行到市區禁止進入的某個區域,就自動斷電,有鑰匙也打不開。 
  可見為保證安全,在化工物流上的高科技采用將不遺余力。 
  2.供應鏈管理軟件成熟并成功應用 
  供應鏈管理軟件目前主要有國外和國內兩大提供商群體,國外軟件的問題是本土化。國外軟件雖然先進,但本土化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是由中國目前化工產業布局的復雜性和多樣化的現狀所決定的。如前所述,隨著世界范圍內的化工生產消費實體向中國轉移,國外的供應鏈管理軟件可能會在外資的化工企業中得到成功應用,但面對中國廣大的中小規模的化工企業來說,本國的軟件產品會成為多數企業的首選。 
  鑒于目前國內化工企業信息化的水平參差不齊,并且平均水平也不高,實施專門的供應鏈管理軟件的企業仍然鳳毛麟角,更多的企業有的ERP系統都沒有上全,有的上了卻沒有用好。所以,供應鏈管理軟件的成熟并成功應用于我國化工供應鏈管理將有一個較長的過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