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港聯動”正式啟動
2008-3-4 16:4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2月26日15點50分,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申報的2X40’’集裝箱的出口貨物進入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場站;半小時后,海關辦完驗核手續;18點20分,貨物運抵太倉港準備裝船。從企業申報到裝船整個操作程序僅花了2個小時20分鐘。
這一票出口貨物的辦理意味著全國首個內陸地區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優惠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與江蘇省第一集裝箱干線港——太倉港之間的“區港聯動”模式正式啟動。
據悉,蘇州地處內陸,一直以來都承受著作為港口腹地的競爭壓力和自身亟需轉型升級的挑戰。經過5年的發展,蘇州用SZV雙向直航空陸聯程模式打造了具有目的地和始發港雙重身份的“虛擬空港”。隨著今年年初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蘇州的“虛擬口岸”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園區的綜合保稅區完全享受洋山保稅港區的相關政策,并具有港口通關配套功能,無疑為正在建設中的“虛擬海港”注入了全新活力。而地處內陸地帶的綜保區也越來越需要借助就近優越的港口條件,增加進出口貨物的出海通道,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而此時,距離蘇州僅60公里的太倉港也在為如何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太倉港,將其發展成為省內第一外貿大港”的要求而積極開動腦筋。太倉港擁有江海交界的獨特地理優勢,是省內最近的出海口。但由于航線數量和貨運量有限,如何吸引周邊地區大量的進出口貨源作為支撐、進一步增加港口吞吐量和外貿航線、充分滿足企業就近出海的需求,成為蘇南地區經濟發展的緊迫問題。
相對于政府的需求而言,企業需求是推動“區港聯動”的主要力量。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物流經理賴秋銘先生表示,區港聯動、海陸聯運能夠滿足園區以及周邊地區企業的實際需求,他非常看好這一模式。而事實也證明,實施“區港聯動”、企業通過距離蘇州最近的太倉港進出貨物之后,整個流程至少可節省24小時,每一標箱可節約200-300元人民幣,節約幅度達到25%。
園區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區港聯動”模式最大的優點是將太倉港區的港口功能延伸至綜合保稅區口岸作業區,使口岸作業區成為具有集疏、儲運、包裝、理貨、配載和分送等綜合功能的海運始發地和目的地。通過建立綜合保稅區與太倉港區間的快速通道,實現區港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既是落實吳儀副總理關于在園區率先建成“以虛擬口岸為依托的現代商貿物流運營中心示范區”的要求的具體體現,也是促進蘇州地區外向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深遠意義。
目前,在兩地政府、海關、港務部門等的大力推動下,園區綜保區與太倉港的通關聯系辦法已正式出臺,企業在綜保區海關完成進出口海運貨物的通關、征稅、放行,在太倉港完成確認裝船放行,省卻了原先轉關環節的諸多手續,能夠基本實現“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