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構建我國陸上能源資源安全大通道的戰略構想

2008-3-4 12: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構建能源資源陸上安全大通道是我國打破能源資源瓶頸、突破“馬六甲困局”、緩解西方敵對勢力對我海上能源安全通道鉗制與威脅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礦產資源需求的激增,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我國石油消耗量3.1億噸,其中生產量1.815億噸,進口量1.362億噸,石油資源對外依存度已達43%以上,2006年我國原油進口1.45億噸,成品油進口0.36億噸,分別增長14.5%和15.7%,對外依存度高達45%以上,是世界上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也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到202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預計將達60%以上。而一些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已經接近或超過50%。目前,經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全球敏感地區輸往中國的石油,已占我國進口石油總量的80%以上。國內石油需求對中東和海上通道的依賴已構成我國能源安全的巨大風險。新疆與8個國家接壤,中亞及俄羅斯能源資源極度豐富,其中中亞石油天然氣資源量僅次于波斯灣,為世界三大成礦帶之一,是舉世公認的21世紀全球最具開發潛力的能源資源寶庫,也是我國最直接最安全的能源資源戰略供給區。我國與中、西亞國家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經濟互補性,尤其是近年來新疆與中亞及周邊國家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對接上優勢日益突顯,周邊國家的資源已經成為新疆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局面逐步形成。新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通過新疆構建我國能源資源陸上安全大通道,是世界政治經濟軍事戰略格局變化的必然選擇。面對我國能源資源短缺的現實,必須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加快我國陸上能源資源安全大通道建設,把和平利用周邊國家能源資源納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 
  一、構建我國陸上能源、戰略性礦產資源大通道是國家未來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首先,從我國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角度來考慮,中亞諸國、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既是能源和各種戰略性資源的富集地區,又是一個極為廣闊的消費品市場。上述地區人口總量比整個歐洲的總和還多,隨著這些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其社會消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未來我國大量的加工制成品市場空間也會越來越大。這就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拓展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其次,從國家經濟安全角度來考慮。目前我國的石油、天然氣和鐵礦石等大宗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的進口已經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正常進行不可替代的命脈,而這些大宗資源型產品的運輸通道又幾乎全部依賴海運,一旦出現戰爭、恐怖勢力襲擊等緊急狀態,海運線路極易被當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控制,經濟發展將承受嚴重打擊,政治上也將嚴重受制于人。 
  國家軍事安全的考慮。能源和多數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不僅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需品,同時也是軍事必需品。現代戰爭對武器裝備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而現代武器裝備的制造和正常使用,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金屬、非金屬礦產品。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上述物資的供應保障程度往往就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和平崛起是我國的外交長期戰略方針,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在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進程中,還有臺灣問題,中日領土爭端問題等熱點問題,極易導致出現局部戰爭或者其它類型的非常狀態,一旦出現戰爭狀態,軍事戰略上的主動權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能源和其它戰略性資源的控制權方面。建設西部陸上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大通道,對于在未來戰爭中掌握戰略上的主動權極為有利,可以使我國在面臨發生不可避免的與美、日聯盟等西方軍事強國的威脅面前擁有充足戰略性資源供應的戰略后方,保持戰略上的主動。 
  而向西開放參與中亞能源開發利用,符合我國和中亞國家的利益,可以實現雙贏互利。我國復雜的石油地質條件,使我國石油界在油氣勘探開發方面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培養鍛煉了一批高素質的專家和施工作業力量。在國際化經營中,我們可以同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我國可為中亞地區提供上游勘探開發和下游加工轉化的資金和技術,提高該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產出,在供應區內消費之余,可大量出口;建設輸送路線可為中亞油氣資源出口提供通道。對于中亞國家而言,一是中國政局穩定,與中亞國家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二是中國經濟正在崛起,石油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三是中國介入中亞石油能源市場,將對俄美在該地區的力量起到均衡作用,對改變中亞受單方控制,保持該地區穩定有積極的作用。 
  二、加快建設我國西北地區與中亞地區的能源通道勢在必行 
  石油是經濟發展重要的驅動力量,也是現代生活質量的關鍵決定因素,現代社會的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國防能力都高度依賴石油。加大石油生產、傳輸、儲備設施的投資,開辟多元化的進口來源和運輸通道,提高石油供給的安全程度,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面對的一個戰略問題。 
  新疆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是我國重要的原油生產和加工基地。但是,受地理環境條件限制,新疆石油企業遠離消費市場,由此制約著油田的勘探開發和石油加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我國西南地區和中部地區石油資源匱乏,大部分油品需從外地調入。因此,建設西北能源通道,就可以把新疆生產的原油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西部地區的十幾家大中型石化企業,從而實現新疆及西部地區石油產業由資源外輸向產品外輸的轉變,形成產、煉、化、運、銷完整的經濟鏈。輸油大動脈的貫通,還大大緩解了新疆鐵路運輸的壓力,為其它物資出疆創造條件。 
  加快建設我國新疆地區和中亞地區的能源通道勢在必行。從目前國內能源資源狀況看,大強度開發勢必會給西北地區油田企業帶來過大的上產壓力,并加速資源的枯竭,不利于西北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我國的能源安全。因此,要加快建設我國西北地區和中亞地區的能源通道,充分利用周邊國家的油氣資源,減輕我國西北地區油氣開發壓力,為西氣東輸和西油東送等國內能源大動脈提供強有力的資源支撐,確保西北地區油氣工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揮。要統籌區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市場優勢、經濟優勢和技術優勢,積極參與中亞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開發與合作。通過加強對外合作,提高境外油氣資源供應的能力,建立多元、穩定、可靠的能源供給保障。 
  我們獲得的資源,都應盡量在新疆就近加工后,再運到內地使用。為此,應建設和完善疆內、出疆、過疆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線,形成互聯、互通、互調、互補的油氣管線網絡,這是新疆發展石油、石化工業,構筑國家能源通道的重要支撐條件。建議國家考慮打通中巴“能源走廊”,使中國進口石油的80%以上繞開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通過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經由陸路或管道運輸至新疆,在新疆加工后再輸送到內地,最終建成安全、便捷的石油陸上安全大通道。 
  同時向西通過新疆把石油供應國(中東、中亞國家和俄羅斯)與亞洲的主要石油消費國(中國、日本和韓國)連接起來,不僅可以解決中亞普遍面臨的石油出口瓶頸問題,而且可以提升我國作為“泛亞全球能源橋粱”的戰略樞紐地位。 
  三、建立健全多層面的協調協作機制 
  加強中亞區域國家能源資源合作,構建我國西部陸上能源資源戰略通道,不僅涉及到新疆鐵路路網、油氣管網的建設,還涉及到國內相關省區和周邊國家。因此,在上海合作組織、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框架內,建立有效的雙邊、多邊協調協作機制顯得的尤為迫切。為此,一是國家相關部門、相關省區要進一步加強協調協作,在我國西部陸上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建設中對外共同采取一致性策略。二是充分發揮中國區域性大國的影響力,在國與國互利共羸的原則下,通過積極開展雙邊、多邊協調協作,爭取我國西部陸上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建設中的主導權。三是在操作層面上,要加強研究,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加重視跨境運輸所涉及到的通關、技術標準、管理體系以及運價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更加積極主動地與周邊國家開展在能源資源情況調查、鐵路路網規劃、油氣管線規劃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周邊區域國家鐵路運輸、油氣管網一體化進程。 
  同時,新疆是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相關國家開展經貿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隨著中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在新疆設立促進中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輔助性組織機構刻不容緩。 
  為此,一是在新疆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代表處。從中國的實際立場出發,貿易代表處的重點任務是推動國家向西開放,加快在新疆建立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陸上能源資源安全通道,進而形成我國東、西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新疆作為中國與上海合作組織、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相關國家距離最近的省區,具有明顯的地緣、文化背景優勢,同時擁有與中亞區域相關國家開展經貿活動的成功經驗。在新疆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代表處有利于國家領土安全和能源合作,有利于加快國家陸上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建設,有利盡快形成我區東、西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二是在新疆成立國家中亞研究院。鑒于中亞地區在國際上地位凸顯,同時對中國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利用新疆與中亞國家間地緣相近,文化背景類同,經貿活動繁多的便利條件,整合全國相關中亞研究機構,在新疆成立國家統一的中亞研究平臺,為國家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議和行動方案就顯得意義重大。 
  四、加強區域金融合作,推動中國西部陸上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建設 
  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中不僅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等多個中亞區域國家,同時還包括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復興銀行、伊斯蘭開發銀行等眾多國際主流金融機構。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從而加快經濟增長和消除貧困,該組織通過提倡運輸、貿易、能源和其它領域的區域合作來幫助成員國發揮經濟增長潛力,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 
  中國西部陸上能源資源戰略通道建設是一項促進區域運輸、貿易、能源合作的具體舉措,項目的實施有利于中亞區域相關國家合作共羸目標的實現。為此,在通道建設資金的籌措方面,新疆一是要爭取國家加快對通道主干工程的投入,二是多方引資,做好通道疆內配套工程的投入工作,三是在上述基礎上,加強與中亞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中相關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工作,爭取上述金融機構對通道建設給予金融方面的支持。 
  五、國家要確立新疆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 
  新疆豐富的能源資源和獨特的地緣優勢,必將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新疆能源產業的大發展,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國家應當重視新疆能源生產基地建設,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以更大的傾斜。加大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資源的勘探開發投入力度,不斷增加石油、天然氣、煤炭的探明儲量和產量;研究在新疆建立石油儲備機制;將新疆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納入國家的統一規劃,作為國家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重點區域,并將新疆電力發展納入“西電東送”大電網,促進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在能源產業布局方面,對新疆產出的石油、天然氣及周邊國家進口的石油、天然氣,其下游產品深加工優先在新疆布局,以更大地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以新疆為支撐,鼓勵企業以多種方式參與中亞各國的能源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就近、安全地獲得能源,這不僅是促進新疆經濟大發展大跨越、維護新疆穩定的迫切需要,同時對于構建我國能源安全戰略體系,確保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