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戶為中心的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
2008-3-4 0: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同管理信息化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一樣,物流管理的概念也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變得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企業管理信息化,不同類型的企業都有其獨特的實施方向和側重點。生產制造企業的信息化核心通常是ERP,金融企業的信息化核心是業務交易系統,貿易企業的管理信息化主要是電子商務系統等。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核心也具有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以物流的基本形態中的倉儲管理及運輸管理為主要內容,向外延伸到電子商務乃至供應鏈管理平臺。
由于物流企業的服務對象是生產和銷售型企業、商貿型企業或其他類型的企業,因此,物流企業信息化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上述不同類型企業在物流業務外包過程中對信息交換方面的要求,也就是通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信息流轉效率,并最終從總體上降低物流運作成本。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對于一個物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從滿足客戶需求的角度來講,物流企業在信息系統的建設方面至少要考慮以下關鍵問題。
訂單處理
訂單主要是指客戶為了指示物流服務商從事某種對業務支持的物流活動而發布的指令(order),其中可能包括進出庫指令、分銷配送指令、采購運輸指令、生產線配送指令、流通加工指令等不同的形式。單從物流服務商對訂單的接收和處理方面看,能夠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約信息交換成本。傳統上,客戶下達訂單通常是手工方式,而物流公司接到訂單后進行作業計劃等后續工作,也基本通過手工或半手工的方式,因此接收手段落后、數據重復錄入工作量大、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等問題難以避免。
目前較為先進的方式是通過電子文檔下達訂單,其中較為常用的又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客戶以文本文件或Excel文件的格式,通過電子郵件下達訂單,訂單接收后,可以由物流公司單據處理人員將文件中內容上載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由系統進行后續的倉儲或運輸方面的業務執行安排。
二是客戶從門戶網站上的訂單下達窗口將數據寫入物流公司為客戶專設的信息錄入頁面,再由物流公司的單據處理人員定時下載訂單信息并上載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中進行后續處理。
三是客戶將其自身的管理信息系統如ERP等的單據處理模塊的端口開放給物流公司,新的訂單信息通過提示信息欄提醒物流公司的單據處理人員進行收取和后續處理。
庫存狀態管理
如果客戶要求物流公司提供倉儲服務,將貨物存放在物流公司的倉庫內,則對于客戶貨物庫存狀態的即時反映,應該得到物流公司高度重視。國內很多傳統的倉儲型企業和一些剛起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管理水平的落后,較少采用庫位管理、貨架管理、批號管理和先進先出管理,貨物進出庫信息的即時反饋能力也相當薄弱,更談不上特殊商品的保質期管理、退貨和換貨管理等較高的管理能力。而通過實施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有望規范管理流程,使得信息的即時反饋能力得以迅速提高。通常,利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來進行庫存管理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出庫信息的及時、準確錄入。客戶非常關心其采購的產品或其銷售的產品是否已經入庫或出庫,并希望物流服務商能夠動態地提供即時的庫存品種、數量等信息,因此物流公司應該在完成貨物出入庫后立刻將信息錄入信息系統,并由信息系統自動調整貨物的庫存數量。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考慮人工的錄入方式,也可以使用條碼技術,通過無線射頻(RF)的方式,將進出庫信息迅速反饋到信息系統。
二是庫位管理的精細化。倉儲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尤其是實行庫位管理的經驗。由于庫位管理可以使得貨物有序地存儲,便于貨物的擺放、尋找和分揀,因此物流公司應積極推廣庫位管理模式。同時,庫位管理模式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由于先進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多數具有根據進出庫貨物種類、數量等因素,結合貨物的批號、保質期、先進先出的設定等條件,自動分配進貨擺放庫位或出庫揀貨庫位,因此實施精細化庫位管理十分必要。
外協車輛資源的管理
由于多數物流公司自身的運輸資源有限,大量進行車輛資源的外協,而客戶通常對于這種方式都有較大的疑慮,害怕因為物流公司對資源的掌控能力有限而影響實際的物流運作質量,因此對于物流公司而言,最起碼應該做到對于外協車輛資源信息進行宏觀掌控。通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公司可以較好地將外協車輛資源的信息,尤其是一些長期穩定合作的車輛資源信息在系統中進行維護,對每一輛車管理到車號、車型、駕駛員情況、車況、合作記錄、熟悉的線路、費率以及其他各種相關的細節信息,這樣,在進行運輸或配送過程中的車輛調度時,系統可以根據業務訂單的內容以及其他限制條件如成本、賬期等,在系統中自動選用合適的內部和外部車輛。通常對于外協車輛的信息管理有以下兩種方法:
一是長期包租或外協的車輛,視同公司自有車輛資源,進行正常的信息錄入和定期維護即可。信息錄入過程中需要注意將車輛使用收費以及車輛維護責任等信息包括進去。
二是物流公司為充分整合社會車輛資源,尤其是特定線路上的回程車,以往需要派出大量的人手前往各個停車場區實地了解信息。實施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以后,可以考慮用以下兩種辦法來支持解決這個問題:一種是同一些擁有管理較為先進的停車場的信息系統進行對接,直接獲取該停車場地車輛進出情況;另一種是通過必要的宣傳,請社會車輛的所有者在物流公司的門戶網站上錄入其車輛的動態信息。
運輸在途跟蹤
對于大多數的客戶,尤其是消費品的生產和批發企業,對于其自身的客戶服務水平要求很高,例如一家化妝品生產商,其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縣級以上城市,銷售渠道分為批發商、大賣場類的零售終端以及自己的連鎖專賣店,在全國的客戶總數超過500個,其中零售終端型的客戶對于化妝品的即時庫存補充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很多大賣場嚴格地規定了補貨的收貨時間,如果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貨物補充到賣場的貨架和倉庫,則不予收貨,甚至將賣場內分配給這家供應商的場地轉給其他的供應商。由此可見,貨物的在途跟蹤,包括與收貨人的交接信息的及時準確反饋,直接影響到客戶對物流公司的信心。通常,在國內現有的條件下可以考慮以下的信息跟蹤方式:
一是配送運輸車輛的駕駛員和隨車人員定時向物流公司的管理中心通報貨物的狀態,可以用手機或其他的傳統通訊工具來實現。
二是實施車載的GPS系統,由物流公司總部安裝GPS軟件,并向衛星通訊服務商購買單點對多點的定位服務。
三是某些IT服務商提供公共的GPS平臺,可以同GPS平臺服務商合作,利用服務商軟件系統和門戶網站,并在自己的車輛上安裝該服務商提供的GPS車載設備,這樣就可以在該平臺上對自己的車輛位置進行跟蹤。
四是目前正在逐步嘗試推廣的手機定位系統,其原理類似于GPS系統,不同的是GPS系統利用衛星信號定位,而手機定位系統利用手機服務商分布在各地的機站進行定位。
一旦物流公司能夠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對在途車輛和貨物進行跟蹤,那么在門戶網站上對跟蹤信息定時進行更新,以便客戶通過門戶網站對自己的貨物進行查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各種數據的統計匯總
作為提供服務的單位,物流公司除了日常的物流業務操作,還有按照承諾的時間向客戶提供各種數據和表單的責任。沒有實施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之時,由于各種數據散落在倉儲管理人員、運輸調度人員、單據處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和其他各個有關的部門和崗位,而且數據的載體絕大多數都是數量龐大的原始單據和憑證,客戶要求提供的報表和數據往往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夠收集到。即便收集到,由于各種文件和數據的格式不同,還需要進行大量的人工錄入和整理,往往準備一份“周配送情況明細表” 就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在這方面恰恰彌補了不足,所有的原始數據都和客戶的最初訂單有關,所有的庫存狀態變化、車輛調配情況、人員使用情況、成本費用支出情況都因為需要以單據的形式落實而被強制在系統中隨時更新,因此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中儲存著相當完整的業務相關數據。通過表單的定制,可以將每個表單中所需要的數據從不同的來源進行獲取,然后自動寫入表單中相應的字段,在按照預先設定好的公式進行相關運算,最后產生相應的報告。整個表單生成的時間往往只需要幾秒鐘,數據量非常大的表單,如汽車制造廠的物料庫存狀態報告,也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得到。
以上我們分五個部分闡述了從客戶需求角度出發,物流公司對信息化應該關注的一些要點。除了從客戶需求角度,我們還需要從物流公司自身管理的角度出發,關注一下信息化能夠帶來的重要支持作用,這些支持作用主要體現在成本管理方面和非財務的績效指標的統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