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交通物流現代化 最后要拼信息化

2008-3-3 1: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信息化已經成為實現交通物流現代化的必然途徑,也是現代交通物流產生最大效益的基礎。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隨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已經形成基本的運輸網絡(見表一),下一步交通物流現代化的建設必須以信息化手段為主,充分挖掘現有基礎設施的運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現運輸效益的最大化。原交通部部長張春賢曾明確指出:“交通信息化的目的是通過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交通產業升級,使社會公眾享有更多的信息資源,提高科研、生產和管理的效率與能力,加快推進交通現代化。”  
   ——不停車收費能使高速公路利用率提高2~3倍,聯網收費將“逢站必停”變為“終點結算”。  
  據測算,在提供相同路網通行能力的前提下,修建高速公路的土地占用量僅為一般公路的40%左右,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可減少三分之一的汽車尾氣排放,交通事故率降低三分之一,車輛運行燃油消耗也有大幅度降低。因此世界上公認高速公路是公路交通現代化的標志。到2005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1萬公里,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交通部規劃提出,到2007年底我國將全面完成國道主干線建設,形成溝通全國主要城市的骨架公路網,到2010年建成高標準的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國家高速公路網主要路線以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建成較完善的城際高速公路網絡。要在基本完善的高速公路網絡上充分挖掘運輸潛力,提高車輛通過的效率和道路的利用率,ETC(電子不停車收費)和聯網收費是當前最受關注的信息技術手段。ETC從功能上可以根據條件實現收費費率的靈活設定和調整,從而提高收費道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在收費口的擁堵。一般來說,高速公路的擁堵30%由收費站造成,使用ETC后效率可以提高2至3倍。同時,我國已經在很多省市開展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的建設,通過收費站點的聯網,建立信息共享的調度平臺,從而實現從“逢站必停”到“終點結算”的根本性變革。“省事省時”就是四川實施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后的最顯著的效果,以前平均每100公里司機需要交費1次,而現在司機可以跑250公里才交費1次。隨著省級高速公路網之間的聯網收費成為下一步的建設重點,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數字航道”打造“水上高速公路”,應用電子航道圖每年能節省上億元航標維護費用。  
  我國內河水運能力已經高居世界之冠,2005年全國港口完成吞吐量突破40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00萬標準箱,長江航道貨運量達到7.3億噸,均高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國正大力提高水運交通的效能,特別是以“數字航道”為標志的智能化航運系統建設。目前作為試點的南瀏段航道,數字航道的基本功能已經應用到南京航道局內部的航標工作船、航標維修船與海上巡邏船上,這些船舶都配備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數字助航系統和設備以及顯示電子航道圖的電腦設備,完全以信息化手段開展對航標的管理。通過電子導航圖上的虛擬航標,逐步取代南瀏段航道每個成本10多萬元、共計1000余個的實體航標,可以避免每年枯水、洪水期航標的上億元損耗。  
  ——綜合信息調度系統將有效提高裝車滿足率,車號自動識別系統提高正點率30%。  
  中國鐵路用世界鐵路6%的營業里程完成了世界24%的運輸量,平均負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已達7.5萬公里,但是裝車滿足率卻不到一半,這對車次調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在鐵路的應用,大大提升了鐵路的綜合競爭實力。融信號、通信、計算機、數據傳輸和多媒體技術為一體的,可靠、集中、透明的運輸調度指揮系統,能徹底改變傳統的鐵路調度指揮方式,大大提高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鐵道部已經投入使用的ATIS(鐵路車號自動識別系統),能為機務折返段內部的運輸調度管理部門的管理自動提供連貫性的基礎數據信息,減少各種與折返段運輸相關的輔助時間,從而提高機務折返段的管理效率,節約生產與運輸成本。該系統在鐵路貨車使用費用清算中實現了精確統計貨車數量,改變了原來“人工統計每天至少9000余輛貨車”的歷史,僅此一項每年就為鐵道部增收3億元人民幣;并且消除了鐵路運輸調度管理的盲區,對鐵路列車、車輛管理實現了“實時追蹤管理”,提高列車正點率30%以上。  
  “十一五”期間,我國不僅將繼續深入推進各類交通領域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將更加注重不同領域間交通信息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整合,提高行業運行效率,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務。國家交通運輸協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高乃明指出,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系統之間不能互聯互通,無法形成“一票到底,一單子到底”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是當前交通運輸業存在的最大問題,而信息化在促進綜合化的進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在對效益要求尤其強烈的物流企業領域,雖然信息技術應用方興未艾,但是也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在對山東煙臺市勝通物流公司的調查中,其信息化運營分公司——云鴿衛星定位有限公司副經理于厚民告訴記者,通過衛星定位系統對物流車輛進行統一調度之后,雖然將原先的調度人員從10多個減少到一兩個,但仍有效保證了調度的準確性,大大提高了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信息化管理更是物流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例如海爾集團設計實施的BBP(電子采購平臺)項目,構建了基于后臺ERP系統的完善的內部供應鏈,大幅度降低了采購成本,倉儲面積減少一半,庫存資金周轉時間從30天降低至12天以下。  
  交通物流創高效——急需推進智能化  
  信息化是交通物流業走向現代化、產生高效益的重要途徑,但同時也是一個新興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還有較大差距,距離現代流通業應對國民經濟產生巨大推動作用的要求還很遠。  
  ——鐵路裝車滿足率僅35%,急需智能化綜合調度手段。  
  過去20多年間,中國鐵路發展滯后于國民經濟的增長,能力始終處于十分緊張的狀況。目前,全國每天有28萬輛左右的請求車,而鐵路裝車滿足率不足一半,大量貨物不能及時承運。鐵路發展的滯后,影響了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和整體效率的提高,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了瓶頸約束,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最新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已達7.5萬公里,但是對于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我國人均鐵路僅為5.6厘米。中國鐵路用世界鐵路6%的營業里程完成了世界24%的運輸量,平均負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已經是超負荷運轉,但仍然滿足不了運輸需求。目前,全國各地每天向鐵路部門申請車皮的數量已達28至29萬車,而2005年6月份實際日均裝車僅為10.04萬車,請求車滿足率為35%左右。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說,只有通過信息化手段推進鐵路現代化,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鐵路生產經營與管理決策的各項活動中,改造傳統產業,才能提高鐵路運輸生產率,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鐵路運輸經濟效益。  
  ——長江貨運密度僅為1015萬噸/公里,急需信息化支撐。  
  全世界貿易量的80%以上都是走水運的。據估算,水運耗能僅為公路運輸的1/8左右、鐵路的一半,成本僅為鐵路的1/6、公路的1/28、航空的1/78。在我國,長江航道運能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輕等方面的優勢,在國家實施的東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開發三大戰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黃強說,目前長江干線各航段利用程度在30%至70%之間,實際總運能約為8億噸。長江通航里程比美國的密西西比河長60%,而運量只有密西西比河的1.3倍。目前自然條件與長江相差甚遠的萊茵河,其干流的貨物密度是6050萬噸/公里,密西西比河水系的數據是2679萬噸/公里,我國京杭大運河是1190萬噸/公里。而長江干流的數據是1015萬噸/公里,整個長江水系僅為125萬噸/公里。據悉,今年底長江將建成“一路、一網、三庫”,預計2010年可基本實現長江航運信息化。“長江干線航道的系統整治,會盡快在本世紀頭20年內完成。”  
  與交通行業相比,物流企業對信息化的渴求更加強烈。物流行業專家、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戴定一也指出,對供應鏈進行精準的管理是物流信息化的根本目標,而信息技術和物流設備落后已成為制約我國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  
  ——物流運輸成本高達40%,占GDP約20%,急需突破信息技術瓶頸。  
  西方發達國家的物流費用一般占商品總成本的10%左右,中國卻是40%;2005年全國物流費用占GDP的比例約20%。與美國有代表性的運輸公司車輛空駛率在10%以內相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全國運輸汽車的空駛率約為37%,其中汽車物流企業車輛空駛率達39%。回程空駛、資源浪費造成的運輸成本高等問題,這正是造成我國車輛的運輸成本是歐洲或美國的3倍的原因之一。美國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的實踐顯示,美國公路的空駛率從20%左右降到了10%以內的奧秘就在于他們應用了信息管理技術,對車輛進行有效調度。專家指出,如果我國物流交通企業普遍采用移動信息管理產品,使空駛率降低十個百分點的話,每年就可以為國家節省200億元的巨資。為此,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到實際的物流業務之中,從服務水平、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等方面實現物流業的現代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