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信息化論文

加快物流信息化步伐 推動物流現代化進程

2008-3-3 1: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我國現代物流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物流概念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引入我國的。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我國現代物流取得了較快發展,由起步階段開始邁向理性、務實、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物流需求持續高速增長,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平穩下降,物流業增加值穩步上升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統計,200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38.4萬億元,同比增長29.9%,比2001年增長了一倍,是近10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2005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2.5萬億元,同比增長25.4%。200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21.3 %,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在煤電油運全面緊張、運價上漲的情況下,保持這樣一個水平是非常難得的。從近幾年的變化情況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總體呈平穩下降的趨勢。2004年,國內物流業實現增加值8459億元,占GDP的6%,占整個服務業增加值的19.5%,同比增長8.4%,增長速度快于整個服務業。2005年上半年,物流業增加值為4396億元,同比增長12.2%,占服務業全部增加值的20.9%。其中流通加工同比增長25.8%,配送同比增長27.3%,包裝同比增長28.5%。現代物流業已成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骨干產業和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第二,各類物流企業快速成長,物流經營管理和服務創新出現新的局面 

  經過幾年發展,我國物流市場上形成了由多種所有制、不同經營規模和各種服務模式共同構成,各具特色的物流企業群體。一是原有的國有物流企業通過重組改制和業務轉型,向現代物流發展,已成為我國物流市場的骨干力量。二是出現了營業收入超億元甚至10億的私營物流企業。三是一大批外資物流企業,特別是世界知名的跨國物流企業,紛紛進入我國物流市場。此外,港臺許多物流企業進入內地。 

  各種類型的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在競爭中相互合作,促進了經營管理和服務創新,出現了倉單質押融資、區港聯動、供應商管理庫存、精益物流、物流地產等新的經營服務模式。 

  第三,生產制造和商貿流通企業引進現代物流理念,優化企業物流管理,促進了資源整合和增長方式轉變 

  許多生產制造企業開始重視現代物流的應用,以訂單為中心改造現有業務流程,在生產組織、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運輸和倉儲等方面實行一體化運作,非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外包形成趨勢。 

  商貿流通企業加快改制重組,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統一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近幾年來,我國商業連鎖企業年銷售額年均增長在30%,2005年上半年,中國連鎖企業前30強實現銷售額2365億元,增長29.9%。連鎖經營的發展,改變了企業生產方式、經濟運行模式和人們的生活消費習慣,先進的配送系統成為連鎖經營快速發展的“助推器”。北京物美集團是我國自主連鎖品牌,自2001年開始,委托和黃天百這個專業物流公司對其在北京的300多家便利店和便利超市進行配送,效率和效益明顯提高。這種合作方式,打破了商貿流通企業自辦物流的傳統經營模式。  

  第四,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技術裝備取得長足發展,物流技術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交通運輸設施是物流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2004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7.4萬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8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43萬公里,沿海港口萬噸級深水泊位830個,內河航道里程12.33萬多公里。一批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場站和貨運樞紐等設施有了較大改善。以現代物流理念建設的各類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得到較快發展,有的已投入使用。立體倉庫、托盤、貨架、集裝箱、機動工業車輛、自動揀選設備等物流技術裝備發展很快。互聯網的應用普及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條件。 

  第五,物流信息化步伐加快,推動了我國物流的現代化進程 

  許多部門和地方政府把物流信息化作為一項基礎建設納入規劃,并加大了物流信息化的投入。一是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有了新的進展。近年來,各地特別是沿海較大城市,由政府牽頭,正在構建地方電子口岸大通關統一信息平臺,加快物流信息整合,推動區域經濟,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鐵道部和海關合作共同開發了口岸信息平臺系統,實現了鐵路與海關間的聯網互通、進口貨物信息的電子傳送和共享等功能;交通部建立了聯網收費、建設質量安全監控和水上運輸安全監控、公共信息服務等信息平臺;深圳市在信息化方面,建立起了以“大物流、大口岸、大通關、大平臺”為特征的物流信息網絡,提升了區域物流信息化水平;江蘇省建立的“綠色通道”通關信息系統,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二是企業信息系統加快了升級和改造步伐,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開始出現。鋼鐵、汽車、制藥、煙草、家電等行業的供應鏈管理應用出現了一批成功案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