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物流總費用接近兩成GDP

2008-3-29 11: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這一比例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一倍。我國一般工業品的流通費用約占商品價格的50%,而水果、蔬菜的流通費用約占70% 
  我國社會物流成本過高的狀況去年又有所加劇。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日前聯合發布的《2007年全國物流運行情況通報》顯示,2007年,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45406億元,同比增長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06年的18.3%提高到18.4%,上升0.1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我國每實現100元GDP的產值,就需付出18.4元的物流成本。而據統計,目前我國一般工業品,從出廠經裝卸、儲存、運輸等各個物流環節,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費用,約占商品價格的50%,而水果、蔬菜、某些化工產品的流通費用,有時高達70%。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介紹,目前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這一比率在8%左右。  
  在《通報》給出的三大結論中,“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速加快”超越了“物流業增加值增長較快”和“社會物流總額繼續快速增長”,排到了第一位。  
  三大費用齊發力抬升物流總成本  
  《通報》指出,受油價上漲、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響,去年我國社會物流費用的三個部分——運輸費用、保管費用、管理費用的增幅均超過了全國GDP的增長幅度。其中,運輸費用數額最大,達到24708億元,同比增長17.6%,增幅比2006年提高4.9個百分點,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54.4%;保管費用增速最高,總額14943億元,同比增長21.2%,增幅比2006年提高5.2個百分點,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32.9%;管理費用也穩步增加到5755億元,同比增長13.6%,增幅比2006年提高3.2個百分點,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12.7%。  
  《通報》提供的具體數據顯示,占據運輸費用“大頭”的道路和水上運輸呈現出強勁的“三增長”態勢。2007年,全國道路運輸費用為15623億元,同比增長17.9%,增幅比2006年提高5.2個百分點,占運輸費用的63.2%,比2006年上升0.1個百分點;水上運輸費用為3403億元,同比增長23.4%,增幅比2006年提高11.2個百分點,占運輸費用的13.8%,比2006年上升0.7個百分點。  
  鐵路、裝卸搬運及其他運輸費用同樣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不過增幅和占比略有下降。鐵路運輸費用為2521億元,同比增長11.3%,增幅比2006年下降0.3個百分點,占運輸費用的10.2%,比2006年下降0.6個百分點;裝卸搬運及其他運輸費用為2643億元,同比增長11.3%,增幅比2006年下降1.8個百分點,占運輸費用的10.7%,比2006年下降0.6個百分點。航空運輸費用270億元,同比增長26.5%,但增幅比2006年回落1.8個百分點,占運輸費用的1.1%,比2006年上升0.1個百分點。  
  2007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752283億元,同比增長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個百分點;全國物流業增加值為16981億元,同比增長20.3%,增幅比2006年提高5.2個百分點,占全國服務業增加值的17.6%,比2006年上升0.5個百分點,占GDP的6.9%,比2006年上升0.2個百分點。  
  雖然物流業增加值的數據表明其對服務業與國民經濟的貢獻進一步增大,但丁俊發指出,由于我國第三產業只占到GDP的39.1%,與美日等發達國家三產比例高達70%—80%的份額相比,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明顯落后。再加上目前我國大部分制造企業與流通企業仍處于“大而全”、“小而全”的運作模式,物流集中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粗放經營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有效物流需求與有效物流供給都不足。這兩點也是導致我國物流成本占GDP比率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主要原因。  
  最大的差距在于物流組織管理水平  
  “我國物流總費用中的倉儲保管費及管理費用明顯偏高。”丁俊發表示,我國與美國、日本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物流的組織管理水平。  
  我國物流保管費用高,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庫存水平高。據初步核算,目前我國歷年積累的社會商品庫存額與GDP的比例高達20%以上,而美國這一比例只在3%左右。據統計,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流動資金年周轉速度只有2.1次,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只有2.8次,大大低于發達國家10—20次的周轉速度。社會庫存比重過高,資金周轉速度低,這既帶來巨大的資金占用成本,又實際上減少了企業的收入,降低了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容易誘發各種債務危機,不利于社會擴大再生產。  
  目前我國物流管理費用與GDP的比率仍高達2.3%,而美國和日本均只有0.4%。丁俊發指出,我國管理費用太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體制性和機制性約束,部門分割、壟斷,地區封鎖的現象依然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物流競爭市場,沒有形成可控與自由運作的現代物流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我國的保管費用在快速增長中呈現出“大減小增”的結構調整態勢。位居保管費用前兩位的利息和倉儲費用雖然各自實現了16.6%和19.9%的增長,達到6310億元和3876億元,但所占保管費用的份額降至42.2%和25.9%,分別比2006年下降1.7和0.3個百分點;貨物損耗費用為824億元,占保管費用的5.5%,也比2006年下降0.2個百分點。而流通加工、配送、包裝等費用則在超過30%的增速之下,占據保管費用的17.6%、3.8%、3.5%的份額,分別比2006年上升1.2、0.5和0.4個百分點。保險費用占保管費用的1%,與2006年基本持平。  
  丁俊發認為,要改變中國物流成本過高的落后狀況,出路只有兩條,一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二是增加服務業在GDP中的比例。按“十一五”規劃初步設定的目標,服務業增加值2010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2個百分點。  
  按2007年GDP總量246619億元計算,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個百分點,則可以節約資金2466億元,如果我國能逐步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占GDP的10%),那就意味著將帶來近2萬億元的社會效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