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詭計?——美國港口查驗新政
2008-3-28 13: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就在美國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集裝箱的影響明顯顯現的同時,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發布消息稱美國將在港口實施新的進口查驗政策,以努力解決每年數以億計的玩具、煙花爆竹、打火機、衣物及其它消費品的進口增長問題。毫無疑問,我國相關產品進入美國將面臨更大困難。盡管這些消費品不是集裝箱運輸市場的主體,盡管新政的實施是集裝箱運輸市場規范和前進的表現,但是還是讓業界提出的疑問不少:“中國產品干脆放棄美國市場得了?美國人真的那么拽嗎?”
可怕的召回事件,新政出臺的背景
思緒把我帶回到去年的“玩具召回事件”,當然玩具只是其中之一,記住它完全是根據慘痛程度來決定的。盡管我們現在還無法得知新規定的具體細則,但是據廣東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在之前的采訪中透露:“新標準將要求玩具中的含鉛量削減至接近零的水平。還表示,除了含鉛禁令之外,今年輸美玩具還面臨一道新門檻:美國將出臺新規定,進口的玩具必須經過第三方認證,并由之前的自愿性改為強制性。 ”據香港貿發局玩具咨詢委員會主席林健鋒介紹,該新規定還可能加大相關處罰力度,將最高處罰金額由126萬美元提高到1000萬美元。
不僅如此,據廣東玩具協會的消息顯示,去年中國玩具因有毒物超標而掀起的召回風波已經輻射到日本。日本進口商MarushinToys去年底以來宣布召回23萬件中國產玩具。日本玩具協會稱:“這家進口商沒有進行必要的授權就給16類玩具貼上了偽造的安全標準,在其召回的玩具中至少有13.2萬件含鉛及其他化學物質含量超標。”新的“緊箍咒”已經捆綁住中國出口的手腳,玩具只是典型,新政出口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人懼怕的,是美國人的“詭計”?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經濟逐步走向疲軟,消費信心下降,造成其進口需求減少。加上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不斷創出新低,造成對美國出口的利潤空間壓縮,中國企業對美出口意欲減低,而紛紛轉向出口到匯率較為穩定的歐盟和東盟等地。據美國國家零售聯會及其下屬的“全球視野”網站上公布的信息,美國港口集裝箱進口量已持續下跌了7個月,今年2月份進口量估計下跌了10%。而上海及深圳等中國兩大集裝箱港今年前兩個月裝卸量大降的原因之一也是受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據相關新聞報道:“大陸各大出口集裝箱港今年成長動能,得靠歐洲線及近洋線帶動。 ”
難道,這是美國對繁榮的中國航運市場施下的詭計?顯然,現在的國際航運市場重心已經向歐盟以及中東地帶轉移,短時間內泛太平洋區域已經無力抗爭。眼看去年的中國航運市場上演的“清明上河圖”,航運大國的輪廓已經顯現,綜合實力的增強是否會讓稱霸已久的美國“眼紅”?而日前也有報道稱美國對歐洲的出口貿易正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勢。莫非,美國在航運市場也要認認真真的來和中國玩一次風云爭霸賽?
不管是處于什么目的,美國就是美國,用的還是高科技。這套能識別被召回產品及其他高危商品的新跟蹤系統將聯手美國海關一起在各口岸查驗進口貨物。新的港口查驗政策意味著我國相關產品進入美國將面臨更加復雜、嚴格的清關程序,我們出還是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