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要求金融機構支持服務業 助符條件企業上市
2008-3-26 15: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日,對于中國蓬勃發展的服務業來說,也許是特別值得紀念的一天——掌管中國金融決策的“一行三會”(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推出《關于金融支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受益的“寵兒”就是服務業。
記者獲悉,《意見》要求加大對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服務業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發展。
《意見》鼓勵多領域開發適應服務業發展的金融產品。對具有一定還貸能力的水利開發項目和城市環保項目,逐步探索開辦以項目收益權或收費權為質押的貸款業務,促進公共服務業加快發展;鼓勵多層次拓寬服務業融資渠道。
同時,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等方式進入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優先考慮批準服務企業集團設立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引導外資依法進入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
《意見》要求大力扶持中小服務企業發展。積極提供融資支持,大力支持勞動密集型中小服務企業發展,以及電子商務和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大力支持服務企業“走出去”,滿足服務貿易企業合理用匯需求,支持有實力的中資服務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和跨國經營。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記者表示,在國家重點鼓勵和發展政策中,以金融手段來支持服務業發展“非常必要”。
不過,對于這一政策的表態,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經濟學博士范建軍就對記者表示,比起政策的強行推動,也許應該讓市場說了算,政策的強力支持“并不一定是好事”。
范建軍指出,從我國人均GDP來看,必須承認我們還處在一個重化工業的時代,這樣一個階段是任何國家都“繞不過去的”,這也決定了工業仍然將是主導產業,“隨著時間的發展,服務業自然會跟上”。
郭田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引導金融業轉變服務觀念,進行服務創新是關鍵。
他指出,通過轉變觀念,金融機構就可以進行一些金融創新,“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并沒有什么服務”,而轉變觀念之后,金融機構就要探討真正跟企業相適應的金融服務手段,比如知識產權可以作為抵押到銀行貸款等。
北京銀行小企業中心總經理徐毛毛對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北京銀行的支持重點就轉向了文化創意產業和節能減排企業。這個政策改變體現在具體的產品上,比如最近他們和IFC合作簽訂了中國節能減排項目貸款,這是城市商業銀行中的第二家。
“去年11月6日,我們和北京創意產業文化促進中心合作,對影視出版等企業授信5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