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功能
2008-3-21 12: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兆安
●作為與沿海并列為中國最重要的兩條經濟帶之一的長江經濟帶,緊緊抓住“黃金水道”航運功能這條主線,形成航運帶動物流、物流拉動產業、產業推動合作這么一條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合作與聯動發展的循環鏈,在新世紀新階段,其戰略重要性已日益突出
●長江水運具有運價低、耗能低、排放低、運量大等“三低一大”的運輸方式特征。從大處看,重振長江“黃金水道”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統籌區域發展,實現長江流域沿江城市的共同利益,推進循環經濟與建設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推進長江戰略與重振長江“黃金水道”是一個重大的系統性工程。在宏觀戰略層面上,一是迫切需要進一步強化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國家發展戰略,二是迫切需要先行制定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發展規劃,三是迫切需要抓緊啟動有助于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相關立法保障工作
作為與沿海并列為中國最重要的兩條經濟帶之一的長江經濟帶,緊緊抓住“黃金水道”航運功能這條主線,形成航運帶動物流、物流拉動產業、產業推動合作這么一條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合作與聯動發展的循環鏈,在新世紀新階段,其戰略重要性已日益突出。
長江“黃金水道”曾經是貫穿整個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脈絡,歷史上以江興城、以江興市、以江興業,無不與長江息息相關,如今,昔日沸騰的“黃金水道”似乎有些沉寂,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運輸方式的擴展和運輸結構的調整,公路、鐵路、航空等貨物運輸的突飛猛進,使得長江的航運功能有所削弱,水運市場的景氣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長江航道建設投入不足、港口功能比較單一、裝備保障水平不高、船舶標準不夠統一、航運體制不夠順暢、管理水平不夠完善、經營服務不夠規范等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問題,也嚴重制約著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的充分發揮。
從當前現實來看,盡管隨著“煤電油運”的全面緊張,長江航運市場有所“回暖”,但離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的充分發揮還相距甚遠。因此,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很有必要重振長江“黃金水道”的航運功能,充分發揮長江的水運作用,帶動長江經濟帶的聯動發展。從大處看,重振長江“黃金水道”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統籌區域發展,促進長江流域東中西部聯動發展,實現長江流域沿江城市的共同利益,推進循環經濟與建設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從小處看,長江水運具有運價低、耗能低、排放低、運量大等“三低一大”的運輸方式特征,能夠適應長江經濟帶的產業結構及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因而具有相對的產業比較優勢和市場拓展潛力。
當然,推進長江戰略與重振長江“黃金水道”是一個重大的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中央與地方采取一系列切實的政策措施才能奏效,而且更需要中央與地方、長江流域各省市,以及長江沿岸各個城市的聯合謀劃、各方協調、共同建設、實現共贏。為此,不妨從以下三個層面上予以積極推進:
在宏觀戰略層面上,一是迫切需要進一步強化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國家發展戰略。鑒于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物資流通黃金水道,長江流域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長江經濟帶是僅次于沿海且最有增長潛力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地帶,長江沿江地區地跨東、中、西三大地帶,在全國統籌區域發展和形成區域協調機制方面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戰略實施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慢、宜實不宜虛。二是迫切需要先行制定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發展規劃。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涉及多個國家專業管理部門、長江流域的各個省市,以及長江沿岸的各個城市,因而需要行政區域與經濟區域的有效磨合,也需要各方利益的有效整合,最終實現共贏。從這個視角出發,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需要統一規劃先行,整體規劃與專業規劃兼容。三是迫切需要抓緊啟動有助于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相關立法保障工作。目前,我國在航空、鐵路、公路等方面都已經有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而在水運、航道等方面的立法保障還相對滯后,為此,從推動長江“黃金水道”有序開發的角度出發,應加快相關的立法步伐。
在建設協調層面上,一是可以建立長江“黃金水道”建設聯席會議制度。長江水系涉及的中央和地方管理機構甚多,應借鑒國際經驗,從理順體制機制角度出發,實行全流域管理,可以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建立長江水系管理綜合協調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長江“黃金水道”的投入建設和聯動發展。二是可以建立強有力的組織協調機構,專司協調多個部門、多個省市和多個城市的利益關系,改變當前所謂“九龍治水”的現狀,促進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實質性推動。三是充分發揮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的功能。長協會在推動長江流域的區域合作方面已經發揮了一定作用,可以進一步發揮重要的協商與交流平臺的功能作用。
在建設操作層面上,一是要加大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投入。加大航道疏浚力度,改變大部分航道處于自然狀態而造成通達性差的現狀;加大支持保障系統的投入,提高設施和裝備水平。在這方面,中央政府與長江沿岸各級政府可以加大投入,也可以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二是要重點推進船舶標準化建設。長江航運發展潛力最大的是集裝箱運輸,為此有必要把集裝箱船舶標準化作為船型標準化建設的重點,也可優先考慮江海直達和江海聯運船型,同時還要考慮先進性和經濟性并重。三是要加快港口碼頭的標準化建設。重點是解決港口功能單一的問題,加快改善港口結構不合理的狀況,大力發展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集裝箱專業化碼頭,其標準化建設可以船舶標準化建設為參照系。四是要加快航運服務的標準化建設。重點是簡化手續、完善服務、加快轉運,積極推進長江航運體系的大通關進程,同時其他相應的服務也要盡快朝著標準化方向發展。五是要破除行政壁壘,鼓勵并推動長江沿線各港口、航運、物流等相關企業的深化合作。
。ㄗ髡邽槿珖舜蟠怼⒚窠ㄉ虾J形敝魑、《上海經濟年鑒》主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