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營實務

中國采購:平衡國際需求與國內需求

2008-3-2 20: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過去20年中,跨國公司(MNC)在中國的價值鏈上不斷擴張,從90年代的制造角色,演變為90年代末兼顧營銷、銷售、供應的國際生產體系。如今,領先的企業不僅在中國加大產品開發與研發力度,而且利用中國的國際供應基地地位。中國的采購為跨國企業創造了很多新的機遇。    
    中國展示了來源國的優勢,同時又是眾多跨國公司國際采購組合的重要增長市場,基于這個事實,在中國進行采購是一種獨特的挑戰。看待中國采購問題時,人們需要綜合考慮一系列的因素,包括就選擇生產還是采購做出決定、采購能力的充足程度、消費市場、工作移民問題以及供應鏈整合問題。
  成功的中國采購者通常在開發和執行中國采購戰略時遵循以下三個基本步驟。
  首先,評估識別潛力較大產品的機遇,并對機遇的重要性進行衡量。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根據各種標準來篩選采購組合。要理解全部成本與成本動因,可以通過分解產品的價值鏈,認清并分析各個成本要素等方式進行。產品交貨期、設計的穩定性以及過程技術同樣也是必須考慮的關鍵要素。
  其次,選擇有能力的本地供應商以提供有效的報價邀請函(RFQ),并提供獎勵。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在滿足本地市場需求與產品出口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因為不同的市場對生產力會有不同的需求。建立本地供應商基地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從頭開始甄選和開發本地供應商,以及借道其他跨國公司已經選用的供應商。每一種方式都有利有弊,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總的說來,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需要對本地供應商進行徹底的財務評估,理解可變成本,并通過現場訪問或利用行業認清間接成本以及行業基本標準。
  最后,為了成功執行一項中國采購戰略,必須通過確定需要的規模和技術基礎來發展本地采購組織。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幫助制定前沿采購決策,維持并監督供應商的質量,支持產品發布,并處理正在進行中的交易。根據不同的采購側重點,需要采取不同的節約方式以及與中國供應商的合作方式,這樣一來,各個企業采購能力就形成了不同的發展程度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