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績效評價特點及原則

2008-3-2 1: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我們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都要通過對該活動所產生的效果進行度量和評價,以此判斷這項工作的績效及其存在的價值。同樣地,在供應鏈管理中,為了能夠使供應鏈健康發展,科學、全面地分析和評價供應鏈的運營績效,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現行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特點
    如前所述,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前饋的信息流和反饋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聯系起來的一個整體的管理模式,因此它與現行企業管理模式有著較大區別,在對企業運行績效的評價上也有許多不同。 
    現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側重于單個企業,評價的對象是某個具體企業的內部職能部門或者職工個人,其評價指標在設計上有如下一些特點: 
    ◇ 現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數據來源于財務結果,在時間上略為滯后,不能反映供應鏈動態運營情況。 
    ◇ 現行企業績效評價主要評價企業職能部門工作完成情況,不能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評價,更不能科學、客觀地評價整個供應鏈的運營情況。 
    ◇ 現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不能對供應鏈的業務流程進行實時評價和分析,而是側重于事后分析。因此,當發現偏差時,偏差已成為事實,其危害和損失已經造成,并且往往很難補償。 
    鑒于此,為衡量供應鏈整體運作績效,以便決策者能夠及時了解供應鏈整體狀況,應該設計出更適合于度量供應鏈企業績效的指標和評價方法。
    二、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的特點
    根據供應鏈管理運行機制的基本特征和目標,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應該能夠恰當地反映供應鏈整體運營狀況以及上下節點企業之間的運營關系,而不是孤獨地評價某一供應商的運營情況。
    例如,對于供應鏈上的某一供應商來說,該供應商所提供的某種原材料價格很低,如果孤立地對這一供應商進行評價,就會認為該供應商的運行績效較好。若其下游節點企業僅僅考慮原材料價格這一指標,而不考慮原材料的加工性能,就會選擇該供應商所提供的原材料,而該供應商提供的這種價格較低的原材料,其加工性能不能滿足該節點企業生產工藝要求,勢必增加生產成本,從而使這種低價格原材料所節約的成本被增加的生產成本所抵消。所以,評價供應鏈運行績效的指標,不僅要評價該節點企業(或供應商)的運營績效,而且還要考慮該節點企業(或供應商)的運營績效對其上層節點企業或整個供應鏈的影響。
    現行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主要是基于部門職能的績效評價指標,才適用于對供應鏈運營績效的評價。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是基于業務流程的績效評價指標。
    三、供應鏈績效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隨著供應鏈管理理論的不斷發展和供應鏈實踐的不斷深入,為了科學、客觀地反映供應鏈的運營情況,應該考慮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方法,并確定相應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反映供應鏈績效的評價指標有其自身的特點,其內容比現行的企業評價指標更為廣泛,它不僅僅代替會計數據,同時還提出一些方法來測定供應鏈的上游企業是否有能力及時滿足下游企業或市場的需求。在實際操作上,為了建立能有效評價供應鏈績效的指標體系,應遵循如下原則:
    ◇ 應突出重點,要對關鍵績效指標進行重點分析。 
    ◇ 應采用能反映供應鏈業務流程的績效指標體系。 
    ◇ 評價指標要能反映整個供應鏈的運營情況,而不是僅僅反映單個節點企業的運營情況。 
    ◇ 應盡可能采用實時分析與評價的方法,要把績效度量范圍擴大到能反映供應鏈實時運營的信息上去,因為這要比僅做事后分析要有價值得多。 
    ◇ 在衡量供應鏈績效時,要采用能反映供應商、制造商及用戶之間關系的績效評價指標,把評價的對象擴大到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
    四、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的作用
    為了能評價供應鏈的實施給企業群體帶來的效益,方法之一就是對供應鏈的運行狀況進行必要的度量,并根據度量結果對供應鏈的運行績效進行評價。因此,供應鏈績效評價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的作用。
    (1)用于對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效果做出評價。主要考慮供應鏈與供應鏈間的競爭,為供應鏈在市場中的存在(生存)、組建、運行和撤消的決策提供必要的客觀依據。目的是通過績效評價而獲得對整個供應鏈的運行狀況的了解,找出供應鏈運作方面的不足,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2)用于對供應鏈上各個成員企業做出評價。主要考慮供應鏈對其成員企業的激勵,吸引企業加盟,剔除不良企業。
    (3)用于對供應鏈內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做出評價。主要考察供應鏈的上游企業(如供應商)對下游企業(如制造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從用戶滿意度的角度評價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的好壞。
    (4)除對供應鏈企業運作績效的評價外,這些指標還可起到對企業的激勵的作用,包括核心企業對非核心企業的激勵,也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和銷售商之間的相互激勵。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供應鏈的績效評價一般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部績效度量,二是外部績效度量,三是供應鏈綜合績效度量。
    1. 內部績效度量 
    內部績效度量主要是對供應鏈上的企業內部績效進行評價。 
    常見的指標有:成本、客戶服務、生產率、良好的管理、質量等。
    2. 外部績效度量 
    外部績效度量主要是對供應鏈上的企業之間運行狀況的評價。 
    外部績效度量的主要指標有:用戶滿意度、最佳實施基準等。
    3. 綜合供應鏈績效度量 
    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21世紀的競爭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就引起人們對供應鏈總體績效和效率的日益重視,要求提供能從總體上觀察透視供應鏈運作績效的度量方法。這種透視方法必須是可以比較的。如果缺乏整體的績效衡量,就可能出現制造商對用戶服務的看法和決策與零售商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馳的現象。綜合供應鏈績效的度量主要從用戶滿意度、時間、成本、資產等幾個方面展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