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藥品召回沿著物流鏈追溯 誰的責任誰買單

2008-3-14 17:3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由于國內市場太大,對藥品一步實現從出廠到終端消費者的全過程流向記錄,還有一定的困難,目前只能是逐級地追溯。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召回的效率,請渠道成員和業內專家分別從渠道和終端消費者的角度探討召回的有效途徑。 
    嘉賓: 
    九州通集團董事局副主席 劉樹林 
    山東新華醫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鞠世忠 
    深圳金活醫藥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李從選 
    沈陽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利華 
    大膽談召回 
    記者:目前國內廠家都比較避諱談召回,其癥結在哪里? 
    李從選:一方面是因為公關意識沒有跟上來,另一方面是懼怕非專業的大眾媒體不客觀的報道。在工業企業有運轉良好的危機公關部門、藥品質量沒有大問題的前提下,如公關工作做得好,召回可以是很好的廣告傳播。近期跨國制藥企業默沙東的疫苗召回,就是危機處理和企業形象維護方面的典范。 
    鞠世忠:我認為危機公關給工業企業帶來的收益不應是最主要的考量條件,任何一個制藥企業在出現藥品不良反應時,都應該主動啟動召回程序。當前一個較為普遍的現實是,由于國內市場太大,對藥品一步實現從出廠到終端消費者的全過程流向記錄,還有一定的困難,目前只能是逐級地追溯。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召回的效率,但隨著藥品召回責任主體的明確,相信工業企業會更多地關注藥品流向。 
    孫利華:以終端消費者的立場,我認為對藥品進行召回管理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國內廠家消極避諱談召回不是“企業公民”的表現!端幤氛倩毓芾磙k法》的制定和實行,其目的在于加強藥品安全保證程度、提高公眾用藥安全水平。顯然,這一目標在藥品召回環節得以實現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及時發現真正需要召回的藥品,并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召回。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取決于三方的工作:生產方、使用方和監管方。 
    及時做溝通 
    記者:藥品召回僅靠工業企業單方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那么在最佳召回模式下,工商各自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劉樹林:我們會積極支持工業的召回工作,做好下游服務工作。規范的商業企業,其產品流向是很清晰的,這有助于協助工業企業實施召回,所以渠道在這方面應該加強自律,完全建立可追溯的藥品流通體系。 
    李從選:由于渠道與終端消費者、醫療機構有直接的接觸,醫藥商業通常會比工業更早知道藥品不良反應信息,有時還會早于各地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所以商業有義務第一時間告知工業此類信息,應該盡快建立一個旨在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的工業和商業溝通協調機制。 
    孫利華:上述建議很有必要。收回已上市銷售的存在安全隱患的藥品,客觀上是藥品生產企業的義務;藥品經營企業、使用單位發現其經營、使用的藥品存在安全隱患的,也有義務立即停止銷售或者使用該藥品,通知藥品生產企業或供貨商,并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誰的責任誰買單 
    記者:既然藥品召回涉及到工商協調問題,而當前的藥品流通環節返利現象又比較普遍,那么工商應該如何分攤召回所涉及的費用? 
    劉樹林:廠家返利與藥品質量不是一回事,因質量問題召回所產生的費用應該全部由廠家承擔。事實上,藥品召回需要商業投入很大的經費和精力,還會對渠道的產品結構造成影響,商業在無形中已經承擔了一定損失。如果同一家企業因藥品質量問題多次召回產品,我們將會考慮下次不再與其合作。 
    李從選:對于工業和商業如何分擔藥品召回所產生的費用問題,藥品召回管理辦法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規定。如果藥品召回是由工業企業不當生產所致,有質量問題的藥品經商業進入流通領域之前,商業在GSP檢驗方面不到位,把關不嚴,也是導致劣藥流向終端消費者的一個因素。故商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承擔一定的費用,至于負擔多少,政府應該在藥品召回法的具體實施細則里進行規定。 
    此外,在醫藥自然人不可能完全退出醫藥商業領域的現實面前,工業有義務對醫藥自然人進行相關藥品召回的培訓,并告知其一旦啟動召回,成本將由工業自己承擔?紤]到自然人對藥品終端的接觸可能會多于工業,自然人完全有必要也有義務及時向工業反饋產品質量方面的信息。 
    要激勵,也要強制 
    記者:然而在當前社會,工業和商業不履行告知義務的事例并不少見。如何避免這一現象? 
    孫利華:決定《藥品召回管理辦法》落實效果的關鍵就是要有行之有效的引導或強制企業履行義務的措施與辦法。為此,一方面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措施,以促進和保證生產方、使用方主動履行義務;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和完善監測報告體系,及早發現需要召回的藥品,特別是需要提升監管方及時發現企業違規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保證在企業不主動履行召回義務時,及時地強制其履行義務。 
    上述兩大方面的措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個方面措施的弱化可能會影響另一方面措施的效果。 
    李從選:其實要讓藥品流通領域內相關各方在第一時間內履行告知義務,政府也應該正面鼓勵主動履行告知義務和實施藥品召回的相關方。 
    記者手記: 
    綜合分析本次論壇中大渠道、大物流、商業終端以及專家的觀點,可見藥品召回涉及醫藥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工業和商業不論大小都應該建立完備的可追溯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哪些途徑及時發現藥品安全隱患顯得尤為重要,而工業、商業、政府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正是確保在第一時間發現隱患并及時啟動召回的利器,其間的醫藥自然人也應該納入這種溝通協調機制內。 
    筆者認為責任的明確與落實事關召回的有效開展,的確有待細化,但這不應該成為避談召回的托辭;蛟S我們的企業確實應該學學外企在藥品召回中的危機公關意識,或許我們的媒體應該更正面地關注藥品召回。 
    本報之所以在“3·15”落筆藥品召回,是因為我們有所期待,而這種期待最終的落腳點在于國民安全和產業未來。
  外企召回錦囊書 
    2007年12月10日,《藥品召回管理辦法》正式頒布并予以執行。對習慣于“家丑不可外揚”的國內企業而言,無論是對其心態還是能力,這都將是個巨大的考驗與適應。召回是個當仁不讓的舶來品,部分跨國企業已經擁有比較完善的召回機制和善后經驗,值得國內企業借鑒: 
    主動溝通 
    無論是強制召回還是主動召回,“主動”的態度直接決定了整個事件的基調。在決定召回或必須召回之后,企業對信息公開的程度與技巧值得玩味:首先要主動和媒體溝通,爭取說話機會,借助媒體把事實傳遞給消費者。為了保持對外聲音統一,應盡可能保證只有一個發言人。 
    決戰24小時 
    危機出現的最初12~24小時內,消息會像病毒一樣以裂變方式高速傳播,公司必須當機立斷、快速反應,與媒體和公眾進行溝通。錯過了這個時機表達誠意,也許后面再多的承諾也無濟于事。 
    理順體系 
    在召回過程中,企業必須盡快理順相關體系,包括對內部員工的安撫、對患者的安排、對經銷渠道的承諾等,缺乏了其中任何一環的經營,都會“雪上加霜”。 
    新品取代 
    中美史克憑借不含PPA的新康泰克在危機后又重新崛起,這顯然不是好運使然。其實該企業早在危機發生之前就已著手研發不含PPA的新感冒藥,并獲得基本成功。召回事件反而成了一個契機,形象良好的史克自然而然地贏得了新產品上市的勝利。不能否認的是,強大的技術實力是召回企業能否順利實現新品取代的重要因素。 
    外企召回事件簿 
    中美史克PPA——國內第一起藥品召回 
    雖然是被要求強制召回,但作為國內第一起藥品召回的承擔者,中美史克在整個過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至今仍被譽為企業危機管理的成功典范。 
    2000年11月15日,國家藥品監管局下發通知:禁止PPA。次日上午,公司立即成立“PPA事件危機小組”,并表示將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并停止所有有關康泰克藥品廣告投放以及與各地區銷售商等相關產品的業務合同。不久,不含PPA的新康泰克出爐,市場反響甚好,史克的感冒藥領軍地位并未因“召回”而喪失。 
    默沙東萬絡——國內第一起主動召回 
    盡管之前已經發生了中美史克康泰克和拜耳拜斯停事件,但作為國內第一起制藥企業自愿回收藥品事件,默沙東的“主動與自愿”在中國藥品召回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同時也激起了業界對“中國版”召回制度的期待。 
    2004年9月30日,默沙東對外宣布,為了“對病人最有利”,全球召回萬絡(羅非昔布)。10月1日,萬絡全球召回計劃實施,默沙東(中國)的經銷商存貨回收啟動;10月9日,消費者退貨程序啟動。 
    阿斯利康“普米克”氣霧劑——首次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召回 
    阿斯利康此次召回的“普米克”氣霧劑是該公司在無錫的生產基地制造并僅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
2004年11月初,阿斯利康發現有2個批號的“普米克”氣霧劑中的個別產品因為“吸入噴口太緊”而不能正常噴射,這個問題是由于氣霧劑吸入裝置造成的,與藥品本身無關。但是根據公司內部的全球統一產品質量管理和產品召回標準操作程序要求,公司決定從2004年11月9日起通過全國經銷商渠道進行預防性主動召回。 
    默沙東普澤欣疫苗——《藥品召回管理辦法》出臺后的首次召回 
    又見默沙東!作為《藥品召回管理辦法》出臺后的首次召回,默沙東再次被歷史記住。美國當地時間2007年12月12日,默沙東宣布在全球范圍內緊急召回約120萬劑兒童用疫苗注射劑——普澤欣,理由是一家制造工廠的疫苗生產過程存在殺菌漏洞,可能使疫苗受到污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