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淺議供應鏈管理中企業采購模式

2008-3-11 2: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供應鏈是指一個企業與其供應商、供應商的供應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應商,以及與其銷售商、銷售商的銷售商,按此向后直到最終用戶之間的關系網鏈,即由物料獲取、物料加工,并將成品送到用戶手中這一過程所涉及的企業和企業部門組成的一個網絡。它不僅是一條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而且是一條價值增值鏈,能給相關企業都帶來收益。因此,供應鏈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是重要的流通組織形式和市場營銷方式。它以市場組織化程度高、規模經營的優勢,有機地連接生產和銷售,對生產和流通有著直接的導向作用。 

  一、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就是在產品供給的鏈條中,企業間就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管理活動,加強相互間的合作,形成戰略聯盟,通過信息的共有化、需求預測的共有化,來實現物流的分擔,實現產品流通全過程的效率最大化。供應鏈管理也是一種創新的管理策略,它強調供應鏈上各參與成員及其活動的整體集成。它把不同企業的目標集成起來,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整個生產和銷售過程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給客戶增值。 

  供應鏈管理是在現代科技促進產品極大豐富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管理理念,它涉及各種企業及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種跨行業的管理。企業間作為貿易伙伴,為追求共同經濟利益最大化而共同努力。因此,現代社會的競爭方式不僅僅是企業間的競爭,更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在這方面,經緯紡機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2002年以來,公司從集中采購入手,圍繞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思想,充分發揮經緯紡機采購規模優勢,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同時加強供應鏈管理,實施戰略采購,在提升供應商之間簡單的買賣關系到戰略合作關系、共同實現互惠多贏目標的過程中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二、公司采購的重要性及現狀分析  

  采購是供應鏈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物流活動的起點,采購涵蓋了從供應商到需求方間的貨物、技術、信息或服務流動的全過程。企業通過實施有效的計劃、組織與控制等采購管理活動,合理選擇采購方式、采購品種、采購批量、采購頻率和采購地點,以有限的資金保證經營活動的有效開展,在降低企業成本、加速資金周轉和提高企業經營質量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1.采購在企業生產和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采購成本是企業成本控制中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作為生產型的企業,經緯紡機通常要用銷售額的70%左右來進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購。采購的速度、效率、訂單的執行情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是否能夠快速靈活地滿足客戶的需求。采購成本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最終產品的定價情況和整個供應鏈的最終獲利情況,只有通過企業內部之間以及與外部的采購協同作業,供應鏈系統才可準時響應用戶的需求,同時降低庫存成本。因此,合理采購對提高企業競爭能力、降低經營風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學的采購不僅能降低產品生產成本,而且也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另一方面,合理采購能保證經營資金的合理使用和控制,從而以有限的資金有效開展企業的經營活動。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全球經濟運行方式和流通方式產生了巨大變化,企業采購模式也隨之不斷發展。對于紡機制造商而言,要做到的是如何以好的產品、在什么時間、以什么樣的價格、用最快的速度提供給客戶,最終達到供需平衡。而這個結果也是衡量一個供應鏈好與不好的重要指標。從這個意義上講,準確的預測和快速的反應速度是保證一條供應鏈良好運作的必要條件。 

  2.企業采購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紡機企業采購已基本實現市場化運作,現行采購模式主要有3種:傳統的不透明采購方式、公開招標采購方式、電子商務采購方式。其中,傳統的粗放式采購模式仍然是我們采用的主要采購模式。在這種傳統采購模式下,企業的采購職能被忽視,采購部門只是一個普通的職能部門,承擔事務性的采購工作。原來的企業采購暴露出了以下問題。 

  第一,采購成本數據庫沒有形成,無法對采購品種進行分類管理。在采購管理方面,80%的采購成本集中在20%的采購品類上,因此應當對采購品種進行分類管理。  

  第二,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采購活動盲目性強。各企業和供應商之間不能進行有效溝通,互相封鎖供應商信息、生產情況和市場行情。  

  第三,采購部門與其他部門相互獨立、分離,保持著明顯的界限,影響作業流程的協調性。但在業務流程中,各部門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部門之間的分離導致了業務流程的整體協調性較差。

  第四,對供應商關系沒有進行科學管理。當供應商流失或變更時不能主動應變,影響企業生產運作;與關鍵供應商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尚停留在交易層面,未注重深層次合作關系的培養;供應商的評估體系、供應商激勵機制和淘汰機制還未形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