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發:供應鏈將是未來市場競爭的主角
2008-3-10 16: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未來的世界市場不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中國企業必須從產業供應鏈角度來認識外資進入中國物流市場的現象。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丁俊發表示,物流業是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以及制造業進入精益化、流通業進入連鎖化以及居民消費進入個性化時代的必然產物。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貿易三大需求快速增長的支撐作用更為明顯。
丁俊發指出,世界物流業的發展有五個新的發展趨勢:全球物流發展進入供應鏈管理時代;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而中國是跨國物流公司必爭之地;全球跨國物流公司通過并購加速重組,控制全球產業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射頻識別標識(RFID)技術的研發、推廣與應用,是全球物流業一次革命;制造業與流通業的物流外包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一體化服務已成為全球性的兩大趨勢。
丁俊發認為,近些年來跨國物流公司用多種方式進入中國物流市場,對中國傳統物流業形成很大沖擊力,主要表現為:跨國公司在購買航線、投資物流設施,特別是港口設施方面力度加大,同時隨著產業轉移特別是制造業轉移,把亞太地區物流樞紐轉移到中國。據初步統計,全球前50名著名跨國物流企業大部分已進入中國市場,物流網絡已覆蓋全中國200多個城市,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已超過500個。
目前,我國的運輸業是外資投入最多的領域,港口與集裝箱是外資投資增長最快的領域,而高端物流市場與國際航空貨郵、快遞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在區域方面,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是外資優先進入的領域,近來制造業也成重點爭奪的領域。
丁俊發認為,外資進入中國物流業,有利于推動中國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變,加速與國際接軌;有利于中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成長,推進中國物流資源市場化進程。但是,外資進入中國物流業是國際產業服務鏈的延伸,他們80%是為外資制造業、流通業服務。雖然中國可以制造產品,但外資牢牢控制了為制造業服務的供應鏈。由于高端的物流服務設置了很高的門檻,使中國物流企業很難進入,在某些領域可能會逐步形成壟斷,進而損害中國物流業的利益。
丁俊發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未來世界不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中國企業必須從產業供應鏈角度來認識外資進入中國物流市場的現象。
第二,有必要制定或修訂一些物流法規,以解決外資進入物流業通行無阻與超國民待遇問題,防止外資在某些領域形成壟斷。同時,凡外資能進入的物流領域,應全部向國有特別是民營資本開放。
第三,大力扶持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長,使其能夠進入國際產業供應鏈體系,以打破外資物流公司壟斷高端物流服務領域的局面。
第四,盡快出臺全國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強化政府推動力度,形成橫向縱向的合力。同時,鼓勵多元化投入,加大對物流業融資力度。
第五,充分發揮全國與地方物流行業協會作用,強化自律管理,整頓物流市場,規范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