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穩步推進中西南戰略
2008-3-10 11: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編者按 今年2月21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隨著北部灣一攬子計劃項目的實施,武鋼擬在廣西防城港建立一個產能1000萬噸新鋼廠的報告有望獲批,武鋼與柳鋼“聯姻”之路頓然明朗。業內人士指出,武鋼落子北部灣經濟區,將有利于降低鐵礦石江海聯運的成本,率先占領中西南和東盟國家鋼鐵市場,使武鋼真正成為世界一流、舉足輕重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同時,這也是中國鋼鐵行業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贏得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話語權”的一著關鍵布局。
2007年,鋼鐵市場困難重重,鐵礦石和燃料價格持續上漲、出口退稅降低、貸款利率上調、海運費用狂漲。武鋼卻超額實現全年生產經營目標,實現銷售收入802億元、利潤9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4.06%、54.28%,創歷史最高水平,企業運行質量良好。
2007年,鋼鐵行業群雄逐鹿:寶鋼控股八一鋼鐵、與包鋼協議戰略合作框架、與邯鋼謀求460萬噸精品板材項目;鞍鋼集團與本鋼集團聯合重組進入實質性階段;武鋼重組昆鋼,加上此前的鄂鋼、柳鋼,武鋼中西南戰略發展架構基本形成。
中部試水:重組鄂鋼,3年放大效益10倍
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湖北省國資委保留49%的產權,將鄂鋼51%的產權無償劃給武鋼。2005年4月,鄂鋼成為武鋼旗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控股子公司。
這是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架構中西南戰略的開山之作。
重組以后,武鋼加大了鄂鋼的技改步伐。2007年11月,鄂鋼1500mm冷軋薄板工程竣工投產,這是重組后的第一個重點工程,主要品種為普通商用級、沖壓級、深沖級帶鋼等,其中以家電板和建筑板為主,產品質量可與發達國家同類產品質量媲美。
正在建設的4300mm寬厚板建設及配套項目,從原料場、燒結機、焦爐、高爐、轉爐、制氧機、無縫管、大棒,到水、電、風、氣等公輔設施,直至新建100萬噸鋼材深加工基地,包含22個重點工程項目,主要著眼于調整和優化品種、工藝結構,擴大高附加值產品產能。
有人說,這兩項工程投產后,一直做“饅頭”的鄂鋼也就能像武鋼一樣做“蛋糕”了。
鄂鋼顯然嘗到了甜頭。2007年,鄂鋼實現銷售收入86億元、利潤2億元。而重組之前的2004年,鄂鋼年利潤僅為2000萬元,三年放大效益10倍。
鄂鋼公司總經理鄭衛國說,到“十一五”末,鄂鋼基本實現工藝裝備大型化、現代化,產品結構、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改善,銷售收入將由“十五”末的68.5億元提高到250億元以上,實現利稅15億元以上。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或國際一流水平,建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國際一流鋼鐵企業。
率先西進:牽手柳鋼,關乎武鋼未來
2005年12月19日,武鋼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員正式簽署《武鋼與柳鋼聯合重組協議書》,共同出資設立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武鋼出資65.06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1%。這是我國中部鋼鐵企業首次重組西部鋼鐵企業。
更重要的是,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將作為向國家申報核準防城港企沙千萬噸級鋼鐵基地項目的業主,計劃投資600億元至700億元,興建一座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借助武鋼的技術、資本、人才優勢,結合廣西的資源、區位、政策優勢,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將努力打造中國鋼鐵行業強勢品牌,創建世界一流企業。
2007年6月,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曾對廣西作出指示,希望廣西抓好兩個一千萬噸工程,一個是欽州大煉油,而另一個就是防城港的千萬噸鋼鐵項目。
據了解,目前,防城港鋼鐵項目相關工作進展順利,碼頭建設和填海工程已經啟動,武柳公司的冷軋項目開始建設。
近日,廣西防城港市市委書記禤沛鈞率防城港市黨政代表團訪問武鋼。他們對武鋼近年來所取得的成就連聲稱贊。
他們說,親身感受了武鋼在改革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增強了防城港市與武鋼進一步合作共贏的信心。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將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領導要求,切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等不靠,全力以赴協助武鋼推進鋼鐵基地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領導也多次表示,武鋼與柳鋼重組后共同建設防城港企沙千萬噸級鋼鐵基地,是一項具有長遠眼光的戰略決策,完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要求,也符合兩家企業的利益,是一項重大的雙贏之舉。要加快推進兩鋼重組的后續工作,柳鋼也要在防城港易地進行改造。廣西已把該項目列入自治區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并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共同爭取該項目能早日通過國家批準并開工建設。
牽手柳鋼,既是提高產業集中度的需要,也關乎武鋼未來發展。
據統計,日本前5家鋼鐵企業的鋼產量占全日本鋼產量的75%;歐盟6家鋼鐵企業的鋼產量占歐盟整個鋼產量的74%;在韓國,浦項占據了全國65%的份額。據國家發改委的藍圖,中國的目標是將國內前十名的鋼鐵廠的產量占比由2005年的37%提高到2010年的50%,力爭到2020年達到70%。
武鋼地處內陸,所需礦石80%以上依賴進口,因而礦石運輸成本奇高,每噸鐵煉鐵成本比近海的寶鋼高200多元。加上環境成本、資源成本的壓力,使武鋼不得不走向藍海。
挺進西南:落子昆鋼,展現武鋼實力
在中西南這盤棋中,武鋼總經理鄧崎琳選擇落子昆鋼,也是大有深意。
早在4年前,一家國外鋼鐵巨頭就盯住了昆鋼,頻繁拋來“橄欖枝”。迫于國家產業政策的壓力,昆鋼也急需借助外力,加快昆鋼品種結構優化調整步伐,實現工藝、技術、裝備和產品的全面提升。
振興民族工業,武鋼責無旁貸。有著50年積淀的技術、產品、人才、裝備優勢的武鋼,也需要一個能力釋放的空間和平臺。
昆鋼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是西部開發的前沿陣地,又是我國商品進入東南亞市場最便捷的門戶。昆鋼作為云南省最大的鋼鐵企業,有豐富的礦石、煤炭等資源優勢。武鋼重組昆鋼,有利于立足云南、面向西南,通過優勢互補,形成新的競爭力,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2007年8月,武鋼與昆鋼簽訂重組協議。重組后,武鋼相繼派出了一大批專家到昆鋼,送技術,送觀念。以往昆鋼人的“普鋼意識”很快向“優鋼意識”轉變,在武鋼工藝優化、品種調整工作組的協助和指導下,昆鋼的品種鋼產量比2006年增加近40萬噸。石油天然氣管線鋼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也取得重大突破。
業界認為,利用武鋼的技術輻射,將優化昆鋼的產品結構,做強做大昆鋼的鋼鐵主業,提升其核心競爭能力,把昆鋼打造成為云南乃至東南亞鋼鐵產業的龍頭,促進云南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這也正是昆鋼選擇武鋼重組的要因。
2007年12月,第一次參加武鋼集團工作會的昆鋼集團總經理、昆鋼股份公司總經理李幼靈說,鄧崎琳董事長要求武鋼舉全公司之力,支持昆鋼股份淘汰落后產能、進行技術改造,將新昆鋼建設成國際一流的大型鋼鐵企業,成為帶動云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現在,只是短短的幾個月,昆鋼就發生了大變化。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205億元,利潤6.8億元,同比增長49.93%和65.85%。(白方 楊禮兵 孫 濱)
科學發展的宏篇巨制
——武鋼中西南戰略解讀
減輕環境承載壓力:“兩型社會”建設的需要
去年底,武漢獲批國家“兩型社會”建設配套改革試驗區。面對崛起的武漢,武鋼要有新思路。
早先的武鋼,在武漢市偏居一隅?墒乾F在,國家“十五”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110億元的武漢天興洲大橋,是目前世界上載荷量最大的公鐵兩用橋,這座大橋四個立交橋之一的友誼大道立交橋就在武鋼的大門口,而座落在楊春湖畔,總投資140億元的武漢火車站,離武鋼廠區也只有一箭之遙。武鋼已經漸漸成為武漢市的中心城區了。
面對武漢有限的環保容量,武鋼人將按照《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要求,把本部現有的規模做精做強,通過不斷改善品種結構,大力發展硅鋼、汽車板、容器鋼、橋梁板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在提升武鋼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提高國家鋼鐵工業的整體水平。
譬如,武鋼在產業鏈的延伸上有大手筆。
2005年11月,總投資達27.88億元的武鋼江北鋼材加工配送基地,在武漢陽邏開發區動工興建。
基地集鋼材倉儲、深加工、物流配送于一體,工程今年建成投產。將形成鋼材深加工能力210萬噸,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120億元至150億元,年利潤10億元至12億元。
基地建成后,武鋼現有的漢陽鋼廠、漢口軋鋼廠等8個鋼廠,將整體重組從市區遷往基地。原有廠區可騰出2000畝地用于發展現代服務業。
這8家鋼廠主要分布在漢口和漢陽的主城區內,發展空間有限,生產規模無法擴大,生產手段趨于老化,產品附加值不高。2004年全部加工能力為35萬噸,附加值極低的建材等產品就占8萬噸。
搬遷后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鋼材深加工基地,將生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鋼材深加工產品,8家企業的原有設備搬遷1/3,其余全部淘汰。
國家產業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要求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第三條說,通過鋼鐵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實施兼并、重組,擴大具有比較優勢的骨干企業集團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到2010年,鋼鐵冶煉企業數量較大幅度減少,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
目前,由于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低,太多的小鋼廠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高,與發展性、成長性好的大型鋼鐵企業爭資源,爭市場,造成無序競爭,削弱了支柱型企業的競爭力。
產業政策支持鋼鐵行業的沿海布局。有關專家認為,在提高產業集中度的同時,就是要淘汰落后的鋼鐵產能。建設臨海鋼鐵精品基地,是我國建設鋼鐵強國的重要戰略舉措,只有加快建設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化臨海鋼鐵基地,才能從根本上改善不合理的鋼鐵產業布局,才能通過市場的力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落后產品的步伐,加快向鋼鐵強國的轉變。
武鋼瞄準的廣西防城港位于美麗富饒的北部灣畔,是一座新興的海濱港口城市,是我國沿海20個主樞紐港口之一。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的加快,防城港的戰略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廣西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但是市場潛力巨大。有分析數據表明,2010年廣西及西南地區年鋼材消費將達到6280萬噸,2020年將達到8800萬噸。而在2005年,該地區鋼材的年產量不足2600萬噸。
近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正式獲得國務院批準,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被認為國家戰略,是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完善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和開放合作的重大舉措。在此背景下,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項目、武鋼柳鋼千萬噸鋼鐵項目等專案意義非凡,將成為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戰略重點不可或缺的支撐點。
重組可以發揮武鋼技術優勢
目前,武鋼共有100多項產品獲全國、省、部優質產品證書;有30多個品種獲國家冶金行業實物質量“金杯獎”,在全行業中排名第一;有25個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造了高強度橋梁鋼、高性能壓力容器鋼、預應力絞線鋼、汽車輪胎用簾線鋼、大線能量焊接用鋼、耐火耐候鋼及取向硅鋼等一大批國內獨家生產的精品名牌。
武鋼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雙高”產品比例由2004年的54%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
有著“鋼鐵工藝品”之稱的硅鋼,其生產技術代表當今鋼鐵工業生產的最高水平。我國冷軋硅鋼片一直依賴進口。隨著我國機電產業的升級,硅鋼產品需求量越來越大。為壟斷市場,國外加大對硅鋼生產技術的全方位封鎖。
在封鎖和壟斷面前,武鋼加強了硅鋼技術的自主創新,開發了大量新產品和獨有技術,成為我國冷軋硅鋼品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其產品應用到小浪底、三峽、青藏鐵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神舟載人飛船等國家重點工程。
新近投產的武鋼二硅鋼23條作業線國產化率達90%,其中有武鋼的20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
武鋼的管線鋼先后中標陜京二線、冀寧管線、蘇丹管線、中哈管線、印度管線等十余條國內外重大管線工程。今年,武鋼中標的印度管線工程35萬噸合同創下世界高性能管線鋼一次出口合同數量最大的紀錄。
武鋼的橋梁用鋼和高強度結構用鋼成功中標杭州灣大橋、首都國際機場、北京電視中心、廣州新電視塔等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建設。
北京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中近70%的鋼材是武鋼自主研發的,具有強度高、韌性好、焊接性能優良的特點。保證了“鳥巢”最大可以承受530兆帕的外力,相當于每平方毫米承受50公斤的拉力。
今年1月30日,武鋼表彰2007年度“三個文明”建設突出貢獻者,其中10位特等勞模的獎品是奇瑞A5型轎車。而這一款性價比優異的轎車,車身用鋼全部產自武鋼,這也是武鋼首次向國內汽車制造商提供整車鋼材。
今年,武鋼預計生產轎車用鋼120萬噸,轎車面板3萬噸。除奇瑞外,武鋼正在與神龍、長安比亞迪等眾多國內汽車制造商緊密合作,以期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武鋼中西南戰略,可以發揮武鋼有著50年積淀的技術、產品、人才、裝備優勢,使一些重組項目迅速躍升為國際一流水平的鋼鐵基地,為把我國建成鋼鐵強國而貢獻力量。
戰略,已經確定;前景,值得期待。